情感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情感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

雷小平

四川省华蓥市双河第三小学

摘要: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历来是旨在学生良好思想形成和道德践行能力培养的良好方法。正是这一原因让情感教学法有着非常广泛的教学市场。教学中,作为教师应想方设法把新课标赋予的任务化为情感式的交流,寓教于情、培德培情,促进学生立德做人。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  情感教学法  应用

情感,伴随人的一切活动,也称感觉、情绪、态度,即人们在对某一客观事实的需求能否达到自己预期所表现出来的内在体验和心态。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要用诙谐的话语、积极的教风所形成的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思想与感情再生“波澜”,从而将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在充满情感的课堂中进行教与学互动。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化情为育”让学生获得良好道德与法治教育而形成积极的思想品德教育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在“双主双优”课改践行中找到了情感教学法来助阵,而且收获满满。下面,我将结合身体力行的情感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体会作为一分享。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是情感教学法应用的前提基础

没有师生间情感的和谐就没有教与学的和谐推进。这当中,和谐是核心,而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又是基于尊重学生为前提的。所以,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施,其前提基础不是直接授课传教,而是利用情感教学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获得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的基础上产生“我要学”需要,从而把主体性投入到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交往中。唯有如此,课堂才能活力展现,拥有民主,在师生之间出现平等、尊重的氛围。而向师性强的小学生也能由此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我要学”兴趣,进而主动积极有动力。我在组织《学会沟通交流》这个主题活动时就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正确对待不同看法”“真诚坦率很重要”“与人沟通讲方法”三个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去探索恰当的沟通技巧。让他们从师生课堂互动中感受到和谐沟通交流就是要真诚,要正确对待、理性对待不同看法,在换位思考中学会理解。这虽是沟通交流的技巧但更多的一种情感技巧,能促进学生从师生关系中有更多的获得体验的机会。

二、搭建道德实践平台是情感教学法应用的有效举措

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学科更是一门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基础的思政综合素质教育课程,能促进立德修心、锻炼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此,我们每个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多给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和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校门、深入街道、社区进行社会调查,走访福利院、敬老院等社会团体,了解和关注社会问题,走近残疾人和弱势群体,学会关爱他人。例如《我家的好邻居》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与邻里的交往从情感的角度、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和处理邻里之间的事,既不要随意给邻里添麻烦又不要人为地造纠纷,注意正确的言行礼仪的应用。课堂中教师为了让学生从情感的角度去践行言行礼仪并形成实践能力就应搭建道德实践平台以助之,让学生在富有情感的交往交流中学会处理邻里关系。这种关系处理实际就情感教学法的“现场示范”。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活动为学生搭建“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平台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懂得我们的社会生活离不开富有情感的人际交往,每个人都要参与社会活动,学习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遵守社会规则,维护法律、社会制度,从而懂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面对这些小事,只要他们一件件认真地做下去,就养成了踏实做事的习惯,而且,在这过程中他们还可以获得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道德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是情感教学法应用的目标追求

对于思政课教改的中心思想就是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新课程还引入了以激发每位同学潜能、推动学科发展、提升教学品质、提升自身素质、提升职业素质等为目标的教学评估。注重评估的程序、评估的多样性和质量评估新的内容和方法,注重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促进他们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培养。鼓励他们在观察、探究、思考中去获得“拔节孕穗期”的最优化培养。情感教学法一个最典型的应用就是评价,通过评价方式多样化和常态化促进学生受肯定的机会无处不在。只有多赞赏多夸,小学生总能在他们内心最深处的需要得到满足中扬帆启航。我们知道,人不激不奋。而情感的激励正是促使他们不断努力奋斗的最直接做法。故而能让他们再添“我要学”的动力。例如,在《让我们的家更美好》课堂中要让学生树立家庭责任感我们就通过情感教学法来实施促使学生成为自立小达人,让他们扛起家庭责任不仅有担当意识更要有能力,学会体谅和关心,尊重和支持。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不能仅从口头上进行更要落实到行动上,言行一致是关键。这才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最终目标。

总之,情感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有热情,要在做好自身情绪调控的基础上当好学生情感的启掘者,通过教与学互动要善于培育学生的正面情绪,要做到以情感人,增强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而夯实他们的道德践行能力和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丽华,情感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管理,2021年。

[2]范森宇,情感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革新,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