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搭建学习支架,解读凝练的诗歌语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7
/ 3

合理搭建学习支架,解读凝练的诗歌语言

李敏

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坎山初中

【摘要】诗的严谨、精微,最基础的体现,就是在语言的凝练上。但是在“快消时代”,能沉淀心绪,静静读一首诗,品味诗词美好语言的人,已经屈指可数。学生更是认为:读诗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笔者试以“以形索义法”、“情境还原法”、“词语替换法”作为搭建品味诗歌语言的支架,进一步体会在此基础上诗人作品中意境的营造、情感的抒发。

【关键词】“以形索义法”、“情境还原法”、“词语替换法”、综合运用



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中说:“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了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分戏剧,都要当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杂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诗的严谨、精微,最基础的体现,就是在语言的凝练上。准确理解诗歌的语言,能帮助学生架构起诗人营造的意境,更好地展开想象,进而进一步理解诗歌主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作为教学支架,达到理解领悟诗歌语言的精妙的教学目标。

一、方法的探寻

(一)以形索义法

利用汉字表意性的特点,以“以形索义”法带动对诗歌的学习与理解,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从汉字本意出发理解文字意义,并深入理解诗歌意境,在以形索义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和联想,锻炼思维,站在文字的生动性中来探索诗歌言之不尽的意味;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汉字古老而熠熠闪光的神韵,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在诗歌《秋江的晚上》执教过程中,笔者试着通过“驮、翻、妆”等几个关键字的解读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的营造。

1.“驮”。诗中“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驮”的篆体是6232de2e59ab7_html_c78cf34cea04208f.png ,左边是马的古体,右边的“大”意思指体格强壮的马,强壮有力的马用脊背“驮” 物,仍感吃力,而且马背平坦,与飞鸟飞行的姿态相似,进而激发学生的画面联想。凸显鸟儿疲惫的姿态。

2.“翻”。诗歌中“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篆体6232de2e59ab7_html_8f753a4cd430b5c3.png ,从“羽”,表示翅膀振动的样子,“番”寓意次数多,所以“翻”意为多次震动翅膀的样子;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翅膀一拍”,放在这首古诗也很押韵,但是“拍”的篆体是6232de2e59ab7_html_9b976d9beba12054.png

6232de2e59ab7_html_a3d81b02d6fcf530.png 代表手,6232de2e59ab7_html_e46f257b0212b0ce.png 是声旁,意思是用手灭火时,火苗被煽动发出的的“白、白”声;所以此处“翻”字的准确性不言而喻了。

3.“妆”,篆体6232de2e59ab7_html_3b6b86caf990a0fd.png6232de2e59ab7_html_8df8f8ebe83601c1.png 是一个女子端坐着修饰容颜的景象。“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学生通过这样的字形很容易联想到,芦苇在夕阳的映照下,笼上了一层红光,就仿佛梳妆打扮的女子施上了一层淡淡的胭脂色。

通过关键字的解读,一幅“夕阳西下、倦鸟归途、芦苇映夕阳”的画卷徐徐展开。学生能更好地读懂这幅风景画中流露的淡淡伤感、疲惫不堪、渴望抛下沉重负担的情绪。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充满热情得记识字的意义,也能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深意。

(二)情境还原法

以形索义利用汉字的生动形象性来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学生的理解程度,课堂有时候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还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还原当时的心境。九下教材第一单元《我爱这土地》如果仅从“鸟”的角度是很难准确体会出这种“爱”的深切的。这“鸟”须得首先还原为人,如果回到1938年的祖国,我们目光所及是炮火轰天的、满目疮痍的土地,“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中的“打”,本意为用像钉子一样尖锐的武器,“击”则为“持杖敲打”,这用力狠毒的模样,像极了无情的炮火对地面的摧残。“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中的“汹”意为水波起伏不定的样子,“涌”字从字形追索,则是水波将要喷涌而出的状态。设想最爱的故土到处都是炮火轰炸后的坑坑洼洼,不远处传来更沉重的“邦邦”声,头顶轰炸机还在一架接着一架地掠过,这个中滋味,自然让我们的悲愤之情起伏不定直至喷涌而出了。这种义愤填膺真是感同身受!

(三)词语替换法

词语替换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字词的“微言大义”,感受精妙之处。九下教材第一单元《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诗中写道: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笔者做了这样的替换: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星在

无意中闪,雨点洒在花前。”

通过这样的替换比较,学生读出了“星子”的幼小、“细雨点”的轻和细小;

诗中又写道: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笔者又做了这样的改动:

“雪化后那片黄,你像;新鲜

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莲花。”

学生把替换后的“黄、绿、莲花”和原诗的“鹅黄、初绿、白莲”比较,能领悟到鹅黄、初绿的“嫩”,白的“圣洁”。

通过以上的词语替换,学生自然而然能联想到新生生命的幼小、细软、柔嫩、甚而至于带着圣洁的光辉的特点,一种初为人母的强大喜悦便从这些凝练的语言中流溢出来,浓得化不开、散不去。

二、方法的应用

(一)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在品析诗歌语言的过程中,以形索义法、情境还原法、词语替换法常常是综合、灵活应用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搭建起合理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入手,品读语言的精妙,徜徉诗歌的海洋。

例如九下课外古诗词辛弃疾所写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上阙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注释对“层楼”的解释是“高楼”,那么为何不直接写成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高楼”呢?李白诗中又有云,“危楼高百尺”,那么这里又为何不用“爱上危楼”呢?

引导学生思考这三个词有何区别?我们循着汉字的本源来看,“高”6232de2e59ab7_html_bcf752bd9216db3.png 是个象形字,

6232de2e59ab7_html_128a8afe2397975e.png 是尖顶,6232de2e59ab7_html_8aecc7e72faadcfc.png 表示城楼的形状,6232de2e59ab7_html_9de21b2f9f5da14c.png 表示下层的建筑物,中间还有一个门口。这样的建筑物类似用来防守的城墙的塔楼。“危”6232de2e59ab7_html_15ae9e2c6f29002e.png 是个会意字,上半部分是人猛地伸出手的样子,下半部分则是马车的车轭,意思是“人猛地抓住车轭,让它停住”,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所以登上“危”楼,意味着人有掉下来的危险,这样的楼,高度可见一斑。“曾”的篆体是6232de2e59ab7_html_3e6bbc5a7fb77321.png ,上半部分是一个人蹲坐的形状,而下半部分的“曾”则是古代一种蒸食物的炊器,所以“层”的高度就类似于人站在桌子上的高度,回到词中,还原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形象,正是“不识愁滋味,偏说滋味愁”的年纪,有各种成长的烦恼,此时,站在“层楼”的高度,最符合少年时不谙世事、没有愁苦,却强说愁苦的形象。综合运用词语替换、以形索义、情景还原的方法,能对“少年”这一意象把握得更深入准确!

再以七下杜甫《望岳》为例。其中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 “览”字是否可以用“临”替代?“临”篆文6232de2e59ab7_html_a73d07303dc7f9dd.png 表示俯视查看 ,也含俯视一切的内味。“览”篆文6232de2e59ab7_html_8d22e23e6f65be73.png ,上半部分是6232de2e59ab7_html_a73d07303dc7f9dd.png ,下半部分是6232de2e59ab7_html_7c9e601c517b7361.png 即见、看,本义为居高临下地看,所以“览”字既有居高临下看的动作,也强调看到的结果。

还原当时的情境,登高的杜甫站在山顶,居高临下,展现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更体现了诗人的心胸和气魄。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它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更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雄视世界的想望本身,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论气骨峥嵘,后作少有企及。

(二)现代诗教学中的运用

九下第一单元毛泽东所著的《沁园春·雪》中,雪景写得豪迈激昂: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但是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原”很高,像奔驰的蜡象,可以理解,但是“山”也很高,怎么就像蛇了呢?蛇是细长细长的啊?是不是该用别的形象替换,比如说“银豹”?

推究“山”、“原”两个字的古体字,“山”6232de2e59ab7_html_9ef909c7fa72b382.png 的古体字是长这样的,既有山体,也含山峰、山顶,鲁迅在《社戏》中写道“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用“铁的兽脊”写“山”,突出的是山的“势”。而“山舞银蛇”,也是以“蛇”的形状写“山势”,也就是山最高的部分起伏相连的态势,仿佛用白描的画笔勾勒出的山体最高部分的形状,而不是写整座山。“原”的古体字是6232de2e59ab7_html_eb439a382294b48.png ,它的地势平坦,就像大象的脊背。

切己还原当时的情境,看着“舞”动的山、奔“驰”的原,观察者的视角必定是站在高处,远望山原,视线流动,才能有如此生动的感受。此时追问学生,想象你自己是站在高处远眺的观察者,你现在会有什么感受?学生顺理成章就能感受到那种豪情万丈,极目的开阔又自然发出“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言壮语!

综合运用词语替换、以形索义、情景还原的方法,能更好地感受词中山原开阔意境的营造。

三、方法的总结

“以形索义”法来自于“训诂”。“训”,指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诂”指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以形索义”是通过分析字形的方式来达到解释字意的目的。在夸美纽斯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中,提出:“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跟前”。“以形索义”法,实则利用汉字的生动形象性来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从汉字的本义出发,探寻诗词的语境义。

“情境还原法”,旨在实现“言”与“意”之间的转换。诗人写意象,我们读意象。诗人用意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不是让思想感情直接站出来说话,“立象以尽意”;我们读诗词,就要把这个意象还原出来,这样才能体悟诗人的内心世界,“明象以见意”。在上面的案例中,笔者只是进行了最简单的切己还原的探索,勾连学生与诗人之间的精神世界。还有更多更好的还原法,还留待继续深入的探索。

“词语替换法”是最基础的语言灵敏度的衡量标准,突出的是语感,只有大量阅读积累的语感,才能更轻松地把握关键字词,进行语言的反思,启发有效的思维。

这些方法都指征诗歌语言的形象性。诗歌语言的造型功能,不同于绘画、舞蹈,它不具有直观性和直接性的品格,而是具有很强的间接性。所以要想了解符号承载的文化内涵,我们需要把它们进行转化。

在鉴赏诗词的过程中,灵活运用这些转化方法,搭建学习支架,能更深入地读懂诗歌,甚至读懂背后的文化内涵,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宽广,学生自然会发自本心地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

诗词语言是具有重大文化魅力的,古人极其讲究炼字炼句,认为“诗贵含蓄”,以凝练智慧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内涵,又始终含而不露,令人回味无穷。正因如此,诗词才成了我们国家文学史上的瑰宝,无论撷取哪一颗,都闪闪发光。诗歌语言发展到今天的现代诗,能位列“优秀诗歌”行列的,依然是那些语言经得起推敲的美好诗篇。但是今天的学生,读诗对他们来说,成了异常困难的事情。在“快消时代”,能沉淀心绪,静静读一首诗,叹一句“真是好诗啊好诗啊”的人,已经屈指可数。很多人的阅读只关心矛盾冲突如何剧烈,情节如何一波三折,真正是一种悲哀。真诚地呼唤:让我们一起来读诗吧!读一首好诗,让诗词美好我们的生活、涵养我们的灵魂,拥有更纯净、更高贵的品格!



【参考文献】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3

蒋勋.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中信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