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演奏中的音乐感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0
/ 2

扬琴演奏中的音乐感知研究

张娟

泰安市泰山民族乐团有限公司 271000

摘要:扬琴是一种相对小众的乐器,明末清初的时候由国外传到国内,当前已经成为我国的一种民族乐器,从引进到如今已经有四百年的历史,不过同古筝等中国传统主流民族乐器相对,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乐器。在国外,扬琴已经有差不多一千年的历史了,该乐器音色很特别,具有音量宏大、变化多样的特点。缓慢演奏时,声音就像叮叮咚咚的泉水一样轻快,快速演奏时又显得十分清脆。要想保证扬琴演奏效果,演奏者需要对扬琴这种乐器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能够对扬琴有区别于其他乐器的音乐感知。本文对扬琴演奏中的音乐感知展开研究。

关键词:扬琴演奏;音乐感知;研究

引言:每一种乐器在演奏方式、音色、呈现效果上都有一定的差异,即便是同一类乐器,不同的乐器之间总有细微的差别,因此演奏者要想完全发挥某一乐器的演奏优势,就必须加强自身对该乐器的感知,演奏者应该完全熟悉该乐器在不同的演奏环境下的演奏表现,结合自身对乐曲本身以及乐器的了解在演奏的过程中不断对演奏力度等进行调整,以便进一步优化最终呈现出来的演奏效果,增加乐器演奏的感染力。

一、扬琴概述

近几年民族乐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进入了更多年轻人的视野,而扬琴则是中国民族乐队的重要乐器,属于一种击弦乐器,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在演奏方式与演奏用途上,扬琴可以用来独奏、合奏、还可以为琴书、说唱以及戏曲伴奏,如果是在民间器乐合奏与民族乐队中,扬琴还可以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总之扬琴在乐曲演奏中占有重要地位[1]。

二、扬琴演奏方法

两手轮流交替是扬琴的基本竹法,弹、轮、颤、滑、点、拨、揉、勾是扬琴的八种最主要的演奏手法,通过上述手法可以让扬琴呈现不同的音色以及节奏,传统扬琴竹法为双手竹法,发展到现在已经变成更加方便与灵活的混合竹法。演奏技巧可以分为单音技术、双音、轮音、弹轮、分解和弦、两声部配置以及色彩技巧是扬琴演奏的七种技巧[2]。

三、扬琴演奏中的音乐感知

要想保证演奏效果,演奏者必须对扬琴演奏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音乐感知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演奏者越是对扬琴演奏感知丰富,所呈现出来的演奏效果越好。音乐作为最常见的艺术形式,能够有效调动人的情绪,激发听众的想象力,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以及情绪能够通过演奏传达出来,当演奏者能够有效感知每一个音符,将情绪与演奏结合起来,这时候就能够达到人琴合一的状态,音乐表现也将会更为强烈。

演奏者应该对不同的演奏技巧有不同的感受,比如同扬琴演奏中的双音不同,单音作为扬琴演奏的基本技巧,能够给人晶莹剔透、音色清亮的感觉,宛如珍珠落入玉盘的声音,风格古色古香,惹人遐想,单音慢弹给人音乐盒般情绪,而快弹则给人小河流水潺潺般轻快活泼,每名演奏者的个人经历不同,因此每个人对单音的想象,也就是感悟也存在细微差别,不过总体上差距不大,演奏者若是要想保证整体演奏效果,必须保证对单音的感悟同上述没有太大的偏差,若是演奏者在弹奏的时候什么感知都没有,只是机械化的按照弹奏要求以及节拍去弹奏,那么演奏出来的曲目必然是缺少灵魂的。与单音相对的是双音,双音的感觉更丰满有力,所蕴含的情感也要更强烈一些,演奏者在演奏双音的时候应该融入更为强烈的情感,让自己的情绪更丰满,从而更好的发挥双音的演奏效果。一般来讲,双音演奏多用来增强气势、烘托情绪,所以当一段曲目正式演奏到高潮部分时,这时候,扬琴演奏者应该用双音展开独奏或者是用双音更好的配合其他乐器,以便更好的烘托情绪。

除了双音和单音两种基础演奏方式,演奏者还应该对各种演奏技巧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有一定的感知。比如反笕和拨弦所呈现出现的演奏效果是清新悠扬,宛如牧童牛背上吹笛缓缓路过的画面;吟音、钩玄以及揉弦则能够让曲调更加深沉,仿佛满腹心事的女子;顿音则像是马蹄轻踏的声音,泛音会显得意境悠远,宛如空谷幽兰。每一种演奏技巧都给人不同的感觉,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除了将节拍、旋律控制好,更要将理想中的乐曲表现效果和各种技巧所能够传达出来的效果结合起来,以便借助自己对扬琴演奏的音乐感悟达到更好的演奏效果[3]。

从整体上来说,扬琴演奏所呈现的声音有一种独特的颗粒感,演奏者应明确感知到这一扬琴演奏特征,对“颗粒感”有所感悟,在演奏的过程中不断对演奏方式进行调整,以确保能将这种“颗粒感”呈现出来。当然要想呈现出这种“颗粒感”特征,最重要的还是演奏者要对这种特点有所感知。

四、扬琴演奏者保证自身演奏水平的方式

要想保证自身扬琴演奏水平,演奏者就必须借助对扬琴演奏的音乐感知以达到人琴合一的状态,更好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演奏中,而不是盲目的炫技或者是机械的按照曲谱弹奏。

(一)演奏者熟练掌握各种演奏方式及其技巧

保证演奏方式与技巧应用的熟练是保证扬琴演奏效果的前提和基础,若演奏者基本功不到位,很容易在演奏过程中弹错音,或者是乱了节拍,这样一来,演奏水平肯定达不到保证。若是用扬琴为他人伴奏,不仅无法起到辅助作用,还可能会影响他人的表现。因此对于扬琴演奏者来说,一定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以便在演奏的过程中能够心无旁骛的将注意力放在演奏本身上,而不是放在如何避免出错上。

(二)发自内心的去理解音乐以及理解扬琴这种乐器

演奏者要想具备一定的演奏能力,必须对音乐有所了解,能够切身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当音乐响起,能够被音乐调动情绪。而当自己演奏的时候,又能够借助扬琴抒发情绪,演奏者必须对扬琴这种乐器具有良好的感知能力,知道什么样的技巧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为了什么样的演奏效果去针对性且自然的使用怎样的演奏手法与技巧。

(三)追求自然避免浮夸

一级的扬琴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动作、表情均表现的十分投入,而这种 动作与表情的表现是演奏投入的必然结果,而不是因为动作表情投入才弹奏出好的音乐。部分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对好的演奏家的动作与表情进行模仿,将动作与表情也看做是演出的一部分,本末倒置,使得呈现出来的演出效果并不自然。因此扬琴演奏者一定要弄清楚扬琴演奏的重点,将重点放在音乐和音乐感知本身,避免浮夸[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扬琴作为一种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民族乐器,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以及丰富的弹奏手法与技巧。对于听众来说,可以从扬琴演奏中体会到不同的情感,对于扬琴演奏者来说,需要将自己对扬琴演奏的感知自然的呈现出来,这样一来,演奏者和听众之间借助扬琴表演来展开情感的交流。对扬琴演奏的感知对于扬琴演奏家来说十分重要,演奏者只有充分认知到扬琴演奏中不同技巧与手法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才能更好的达到人琴合一的状态。

参考文献:

[1]王钇丁. 基于扬琴演奏中的音乐感知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9,(20):10-10.

[2]刘恋. 音乐感知在手风琴演奏中的重要性及培养[J]. 艺术科技,2015,28(9):161-161.

[3]沈亚楠. 浅析扬琴演奏中的音乐感知[J]. 黄河之声,2015,(6):70-70.

[4]南艳琴. 关于扬琴演奏中音乐感知的若干思考[J]. 艺术大观, 2019(29):2-2.


作者简介:张娟,女,山东省泰安市,汉族,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音乐表演系,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泰安市泰山民族乐团有限公司扬琴首席。研究方向:扬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