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性的逻辑起点与路径重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2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性的逻辑起点与路径重构分析

陈利

济南市章丘区福泰小学 山东 济南 250200

摘 要:教师自身的执教经验与专业水平,既是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同时也与祖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教育体系的不断优化,不仅对教学方向有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价值性与专业性有了更高标准。基于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中小学教师应紧随改革要求,通过对思想的武装以及专业技能的强化,既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也能更好凸显体育教育的价值意义。所以如何通过专业性逻辑起点的挖掘,有效增强教师的工作信仰与专业能力,是笔者主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工作态度;体育教育;专业素质;中小学教育

引言

专业素养作为帮助教师完善教育观点、优化授课方向、制定教学计划以及强化执教能力的重要基础,只有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寻找增强自身专业素养的路径,才能创建出更满足学生运动积极性的体育课堂。素质教育工作的落实,不再一味以考试成绩为教育重心,而是更侧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需要体育教师积极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运动规律,制定更加专业的教育计划,并在自觉规范言行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积极向上的体育课堂中,学习更加专业的体育知识。

1体育教师专业性的包含内容

1.1执教能力的专业性

教师作为肩负传承文化、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职业,体现出独特的陪伴性、教育性与不可替代性。因此,教师自身的专业性,往往经过长时间参与教学任务,所自然而言形成的素质,既难以被其他行业的从业者所代替,也展示出教育工作独特的价值意义。体育教师的工作任务,主要集中在带领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开展管理工作方面,既需要在教学中强化学生体育素质,又应在有序的管理工作中,为学生营造更好的运动环境。因此,体育教师所具备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的专业性上,需要教师通过对自身执教能力的提升,使设计出的授课计划与教育安排,都更加贴合中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运动规律,并在因材施教中,保证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基于体育课程的运动性、趣味性与实践性,教师应根据当前的教学要求,意识到提升执教能力专业性的积极意义,并与时俱进的优化授课观点,不再以灌输式的方法讲解体育知识,而是通过对授课内容的优化,更加侧重对学生运动技巧、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充满趣味性的体育课堂,更好在教师专业的执教能力中,取得积极的教育效果。

1.2体育技能的专业性

积极的工作态度与专业的体育技能,是助力体育课堂高质量开展的重要基石,并指引教师在自我革新中,找到更加新颖的教育策略,推进体育教育事业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取得更好蓬勃的发展。体育教师的执教理念与工作目标,既与其他学科教师保持一致,又因为体育学科自身的专业性与实践性,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体育技能,才能在不断实践中,带领学生在热烈的运动环境中进行身体素质的强化。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落实,体育教师除了应完成教育工作外,还需要对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关注,设计更加科学的运动训练活动,才能使学生在教师专业体育技能带领下,既保证对基础运动知识的快速掌握,又能树立明确的发展方向,在终身运动观点的助力下,使身体素质得到快速增强。因此,教师应通过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不断增强体育技能的专业性,在积极学习中强化教育能力,并发挥体育实践课程开放性、专业性与实践性的特点,成为符合教育改革标准的专业化教师。

2增强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性的具体途径

2.1增加教育知识储备

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很强的运动技能,还需要通过教学手段、教育理论、授课思想以及心理健康学等知识的掌握,才能在完善的教育知识体系中,更好推进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的高成效开展。不少教师往往将很多精力放在学习授课方法中,却很少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进行专业技能的强化。这样不仅会使开展的体育课程缺少新意,也在一刀切式的授课内容中,无法与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协调。因此,各中小学院校应根据本校实际的教育情况,积极为体育教师提供增加专业知识储备的平台,利用互联网建立数据库,要求教师定期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并通过专业资料信息的整合,能够根据自身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方向性的强化知识储备,才能在专业性不断提升中,助力教育工作有序推进。同时,教师自身也需要重视积累授课经验,能够有意识对学生的运动反馈进行收集,通过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或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在不断整理中了解自身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之处,并有针对性进行调整与改正,保证体育课程可以贴合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在提升其身体素质的过程中,有效帮助教师增加教育经验,使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性在不断增强的同时,为学生打造充满趣味性与科学性的体育课堂。

2.2坚定职业理想信念

科技的飞速发展与教育体系的不断优化,使应试教育观点下的唯成绩论思想逐渐被时代摒弃,需要教师更尊重学生综合能力与身体素质的增强,才能培育出德才兼备的多元化学生。很多教师在陈旧的授课思想下,认为体育学科的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强身健体,与升学考试关联性不强,所以很多教师在得过且过的心态下,并没有对授课内容进行精心,也缺少自我提升的意识,导致教育效果不仅大打折扣,也严重阻碍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在新时代的教改浪潮中,积极坚定理想信念,不仅意识到增强自身教育专业性的价值意义,还需要在不断创新中,使体育课程在更加多元的教育内涵中,达到促进中小学生强健体魄、自觉规范行为意识以及提升运动积极性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名师交流会、网络合作课堂以及研讨会等形式,与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名师进行交谈,既保证授课思想能够与时俱进的不断革新,也在坚定的职业信念中,能够不断增强自身专业性。另外,学校也需要建立教师学习组织,要求体育学科的教师能够进行定期学习、教学思想汇报,并通过教育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对教师的执教能力专业性、知识储备专业性以及运动技能专业性等方面进行评价,鼓励教师在自我学习中,既保证教育实效性的快速增强,又在自我提升中使专业化的体育课堂,助力体育教育活动的高效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专业素质,是推动体育课堂高成效开展的重要前提。为了使中小学体育教育更满足教育改革需要,教师应重视对自身专业素质的增强,在不断学习中优化教育思想,并自觉规范行为意识,以积极的工作态度与较高的德行操守,为学生做好学习的榜样。同时,各中小学院校也需要重视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积极组建专业性的体育教师队伍,使体育教育事业不断注入新的生命力,为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打好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卉君,马成亮,姚蕾.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性的逻辑起点与路径重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6):89-98.

[2]邵雪梅.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困境及其出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9):46-49.

[3]张晓波.职前体育教师专业身份的建构路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4):115-121.

[4]周仕德,刘翠青.我国"教师社会学"理论建构与实践愿景:教师组成结构视角[J].高教学刊,2018,(17):139-141.


作者简介:

陈利(1976年3月—),男,汉族,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福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