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共舞——大班幼儿幼小衔接之时间观念培养的路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3

与“时间”共舞 —— 大班幼儿幼小衔接之时间观念培养的路径探究

王丹 盈

宁波市第二幼儿园 浙江省宁波市 315000

摘要大班幼儿处于幼小衔接的关键期,同时也处于对抽象的时间概念有了一定认识并萌发自主管理时间意愿的时期。如果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妥善运用时间,不仅会影响平时的生活作息,更可能因此失去一些学习或成长的机会。因此帮助大班幼儿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是大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集体活动认识时间、一日生活环节感知时间、家园合作管理时间,多样态多角度渗透对时间的认知及重要性,以期在对待时间的行为习惯方面帮助幼儿顺利衔接过渡。

关键词大班幼儿;幼小衔接;时间观念


大班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其中是否拥有良好的时间观念是衡量幼儿能否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的关键之一。而大班幼儿刚好也处于对时间的认知及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的敏感期,认知能力、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时间等比较抽象的概念逐步有了一定认识并萌发自主管理时间的积极情感。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也不能管理。时间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资源,除非严加管理,否则就会一事无成。”要学会管理时间,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时间观念不强的幼儿经常做事拖沓、备受家长教师的催促,甚至因此失去一些主动学习、活动的机会。所以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对幼儿长远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幼儿的时间观念指的是幼儿对时间的流逝有一定的认知,并在时间观念养成的基础上,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珍惜时间上。在进行幼儿时间观念的关键经验确定时,主要需要经过以下阶段:1.对时间的认知。通常来讲,3—4岁幼儿能区分白天和黑夜,4—5岁幼儿能区分昨天、今天及明天,5—6岁幼儿对时间有更深入的认识,能具体知道几点钟;2.对时间的感觉和掌握。由于时间具有抽象性、一维性等特点,需要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关联时间点逐步提高幼儿对时间的感知,并在活动中渗透时间概念来提高幼儿掌握时间的能力;3.对时间的管理意识。知道时间的重要性,能有意识对自己的事情进行时间上的安排,促进自我的可持续性发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时间是无处不在且永不停歇的,如果能处理好自我与时间的关系,便能有效地提高自我效能感,在做事中处于主动地位、增强自信心。造就良好的心态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幼小衔接中所谓的真正赢在起跑线。根据以上分析,我将从幼儿在园的集体活动、一日生活环节及家园合作中有意识地关联时间点、认识时间、体会时间、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等途径来达成大班幼儿良好时间观念的养成。

集体活动识“时间”

对幼儿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没有可视可触的形状与颜色,看不见、摸不着,掌握难度很大。在日常的集体活动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幼儿认识时间,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集体教学活动

认识时间是培养大班幼儿时间观念的第一步。“爸爸妈妈下午四点钟来接你。”“快点马上到八点二十分了要迟到了。”“请在十一点半之前用完午餐。”……自入幼儿园以来,幼儿已在家庭、幼儿园生活中有意无意地接触了不少时间概念。到了大班个别孩子已经对钟表有了十足的兴趣和粗浅的认知,有时候在老师讲到时钟时其会特意强调自己也会看时钟。基于幼儿对时间概念的认知及兴趣萌芽,我们可以设计、组织专门的教学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认识时间。

当然一个教学课时并不能完全涵盖这一目标,我们可以将其拆解成几个课时来共同达成。课时一《钟盘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钟面,认识指针、数字排列及刻度。发现指针有长短、粗细之分,进而认识最长最细且走得最快的是秒针,中等长度、不粗不细且中等速度的是分针,而又短又粗走得又慢的是时针。钟面上的数字和刻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首先可以观察计量出它们的总数,12个数字、60格小格,其次会发现每两个数字之间间隔着五个小格,进而寻找到两者之间的排列规律及关系。课时二《滴答滴》,观察各指针转动差异,探究钟表运行规律,即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转一圈时针走一大格。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并支持幼儿动手设置整点半点钟来巩固认识。课时三《一分钟》,1分钟到底有多长,每个人感受都不相同。设置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来体会不一样的1分钟,静默端坐一分钟、自选游戏一分钟,幼儿会切身体会时间的流逝速度与自身正在进行的事情时的喜好程度呈负相关,越是做喜爱的事情一分钟过得越快,而做着越无聊的事一分钟过得越漫长。课时四《各种各样的计时工具》,从古至今世界上使用过的计时工具有很多,日晷、沙漏、浑天仪、时钟、手表、秒表等等,通过认识各种各样的计时工具使幼儿对无形的时间有了具体有形的感知。同时这些计时工具也反映着人类从古至今对时间孜孜不倦的探寻,激发了幼儿珍惜时间的美好情感。

·区域活动

大班幼儿对时间的长短没有清晰的概念,可以给孩子准备具象的计时工具——有表盘的钟表、沙漏等,在各大区角内投放这些计时工具,来促进幼儿对时间更好的认识和识别。如投放在益智区,供幼儿自由摆弄操作闹钟,通过不断地旋转闹钟背面的旋钮,感受秒针、分针、时针各指针之间转动的快慢差异及转动关系;投放在表演区,可以在制定演出计划表时记录上时间,使小演员们和小观众们能更加有序准点就位;在娃娃家内也可以投放闹钟,情景表演的环节中引入时间更显合理性,如扮演妈妈者对扮演宝宝者说“现在是晚上八点了宝贝要乖乖上床睡觉了哦”等等;阅读区、建构区投放闹钟或沙漏,可以计时看一本书、搭一个积木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或在固定时间内可以看多少书、搭多大积木。区域内的各种活动都可以用上准确的时间概念,使幼儿感受到时间的无处不在及用处。

·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规则游戏的一种,常以竞赛性为主。大班幼儿有了较强的竞争意识,他们喜欢各种比赛,也期望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在体育游戏中孩子们个人比赛、小组团体比赛的形式多样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运动数量多或同等运动量所花时间少为的一方为胜,评定标准都离不开时间为度量衡。例如,跳绳一分钟内计数、两组赛跑快慢计时等等。输了的一方往往都会在赛后总结经验,“要是下一次我们能再快一点就好了”。所以在体育游戏中幼儿能深刻感受到时间的重要性,加深对时间的认识。

这样的竞赛性游戏能大大提高幼儿对加快速度、抓紧时间的兴趣和意识,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针对这一特点,可以将此法迁移运用到一日生活环节,有意识或随机地举行一些比赛,如起床后穿衣叠被比赛、收拾整理书包箩筐比赛等,来促进幼儿提高做事的效率、节约时间。同时可以在活动中邀请幼儿看时钟为自己计时,这样既巩固了对时钟的认识,又帮助幼儿建立了时间观念,养成按时高效完成任务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日生活感“时间”

·今天你准时到园了吗

早上入园除了校园门口的打卡机签到,我园还实行各班门口设立签到牌供幼儿自主签到。从小班到大班,根据幼儿年龄的不同实行不同的签到模式:小班照片,中班自画像,大班名字等等。自大班上学期幼儿认识时钟后,幼儿对到园时间及是否准时都有了更加具体且清晰的认知,孩子们经常会讨论今天是否准时到园、几时到园。于是我们将时间签到也纳入了大班的签到形式中,在班级门口的签到牌旁放置小茶几、闹钟、人手一份的到园时间记录表。孩子们一到班级翻好自己的姓名牌便仔细查看闹钟上的钟面将到园时间准确记录下来。通过纵观自己的到园时间对是否守时且养成守时习惯有了更为直观具体的体现。到了大班下学期,教师还可以在门口张贴一张全班幼儿的早到打卡表,幼儿可以按照从早到晚到园的顺序自行按序记录自己的到园时间,再通过全体的纵向对比更能激发幼儿守时的决心。

·精彩十分钟可以怎么安排

随着生活环节自主化的推进,自助早点环节到集体教学活动之间留存了十分钟的弹性时间供幼儿自由支配,我园称之为精彩十分钟,类似于小学的课间十分钟。为了帮助幼儿能够顺利衔接到小学的时间安排,在大班的精彩十分钟组织要求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合理安排这十分钟内的活动内容为集体教学活动做好准备。首先我们会提前告知我们本日集体教学活动的内容,孩子们可以将活动中需要用到的物品提前准备好;其次将喝水、如厕、盥洗等生活事务解决妥当;最后余留的时间可供同伴交往、游戏玩耍等。同时我们以背景音乐及沙漏计时器为协助,使十分钟具象化。一则能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二则通过体验在固定时间内完成了哪些活动来初步了解感知时间的长短。

·一日生活时间表如何更一目了然

在幼儿园里的一天是有规律的一天,每个活动的时间节点都是精心且合理布局安排的。可以利用在园的一日生活常规来帮助幼儿掌握时间观念,例如利用进餐、起床、睡觉等事件来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之后帮助幼儿加深对时间的认知,使其逐步提高时间观念。但是怎样才能让一日生活对应的时间点更加一目了然呢?孩子一句无心的感叹启发了我:“要是时钟上除了数字和指针,还有图画就更好了!”何不把一日作息安排按照所在时间段绘制在时钟的表面,形成“一日时间饼图”呢?在钟面上用不同颜色标出不同课程和活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色块大小又具象地体现了该活动时长长短,使幼儿在进行活动时对时间了然于胸。建立时间与自身活动的联结。自觉对照时间点来评价自己完成活动的速度及效率。

  1. 家园合作理“时间”

放学时段、双休日时段都是家长在家中实施家庭教育的时间段,时间长度并不比在幼儿园短,在此期间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作用不容忽视。而往往在幼儿园养成的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事情的习惯总会因为家中宽松的环境而退行。幼儿在家做事拖沓常常是家长向教师抱怨诉苦的事情之一,对时间没有概念,要做的事情总是拖很久才能完成……种种不良习惯让家长头痛不已。鉴于此情况,我们应该协同家长不断引导幼儿形成“我的时间我安排”“自己的事情我管好”的观念,养成先做正经事再放松娱乐的良好行为习惯。借鉴使用了以下两种方法供家长们在家中陪伴幼儿使用。

·“番茄钟”挑战

尝试现下非常流行的时间管理办法“番茄钟”来提高幼儿时间观念。番茄钟指的是先做有挑战的活动或任务25分钟,再休息5分钟,并进行重复,完成四个番茄时间后,可安排一个半小时的完整休息时间。在大人的陪伴下,长期坚持完成番茄钟挑战助推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及时间观念。

·“to do list”计划清单

和孩子一起制定放学后或周末“to do list”计划清单,把要做的事项与实施时间都一一规划记录下来,每完成一项后及时做好记号,可打勾或划去。每日完成睡前对照清单回顾核对自己完成的情况,孩子会发现自己的计划时间和实际所需时间大相径庭,通过总结调整,制定第二日的“to do list”。持续的时间计划与实施中,孩子对时间的体验和掌握也更深刻了,当然对自己的能力和速度也有了更客观的认识。

一日活动都在无形的时间中度过,如何与“时间”和谐共舞,培养幼儿良好的时间观念,便是大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帮助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顺利衔接过渡。通过渗透在每一个在园的集体活动、一日生活环节中,调动家长的教育力量,带着孩子一起探讨时间的意义,感知时间的长短,今儿激发幼儿珍惜时间的情感,掌握利用时间的方法,为大班幼儿今后升入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娜.幼儿良好时间观念的养成:关键经验与获得途径[J].戏剧之家,2016.

[2]胡婷婷.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J].学前教育,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