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5
/ 2


如何通过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陈祖琴

贵州省清镇市红枫湖镇幼儿园 5514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园本教研作为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却往往忽视新教师的主体地位,致使新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不敢发言、参与积极性不高、对研讨内容无所适从……从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如何通过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做论述。

关键词:园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

引言

幼儿园园本教研是一种以幼儿园为研究基地、以园长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为对象的研究活动。园本教研也是重视教师的体验和感受、重视教师的实践智慧并强调现场学习效果的一种教研方式。园本教研是提高保教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园本教研是否有效,涉及其三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也与人、物、事等诸多因素有关,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幼儿园园本教研开展的现状,发现存在的现实共性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1制度引领,激发研究热情

结合新教师的特点及需求,我们及时完善了教研制度,为园本教研有效、健康、深入地开展提供了保障。1.完善分层教研制度,满足新教师不同需求。除中心教研组外,我们还设立了区域活动研究组、主题活动研究组、幼儿观察分析研究组等。每个研究组组长学期初公布本组研究方案,并通过现场答辩的形式在全园招募成员,新教师可结合自身现状及发展需求参与不同的教研组。我们引导新教师选择适宜的研究组,为积极参与研究做好铺垫,引领他们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深度研究。2.推出干部“三个一”活动制度。第一个一是幼儿园的老教师与新教师结对捆绑教研,即在参加教研活动前、中、后,老教师要与结对新教师一起就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理念及问题解决策略上给新教师搭桥引路。第二个一是园长每周参与一次专题组教研活动,每周深入教研现场一次,与新教师进行互动,及时了解新教师的研究参与情况,在此基础上协同各专题组长不断调整研究方式和思路,让每一位新教师始终保持积极的参与热情。第三个一是每月组织一次活动观摩,由教研管理者及骨干教师展示,让所有教师观摩和评析,用具体的案例来带动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3.优化教研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在《教研积分制实施细则》的基础上,优化教研成果奖励制度,新教师的教研成果获得镇级、区级、市级及以上荣誉的,均加倍奖励并在园内进行成果发布,让其他教师参与交流评析,从中查找问题予以整改,从而优化研究成果,使研究更深入。

2创新求实,更好地开展园本教研活动

现在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负担越来越重,为了更好地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幼儿园需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针对园本教研活动的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教研活动的内容还需要和以下几方面充分结合在一起:园本教研活动需要和教师的教育实践结合在一起;园本教研活动需要与幼儿园的教学水平以及质量结合在一起;园本教研活动需要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充分结合在一起。如果园本教研活动当中的问题来自于教师日常教学的需求时,那么教师在教研活动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自身成长,更加完善地处理好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在教研活动的过程当中还能够更加主动地去探究,从而发现自身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及时解决。

3优化幼儿园教研投入产出规模

首先,从办园性质来看,公办园需要着力扩大社会服务,民办园则需要着力扩大教学产出和科研产出;从所处地域来看,苏南幼儿园需要着力扩大科研产出和社会服务,苏北地区幼儿园需要着力扩大教学产出。其次,不同幼儿园需要根据其教研投入规模优化其产出规模。由于幼儿园办园性质、所处地域、师资状况的差异,不同幼儿园的教研资源丰富程度确实有所差别,现实情况不允许所有幼儿园教研都能实现高投入—高产出,对此,不同幼儿园需要根据其教研资源实际情况追求与其匹配的教研产出规模。对于低投入规模的幼儿园来说,中低水平的教研产出规模较为适宜;对于中低投入规模的幼儿园来说,中高水平的教研产出规模较为适宜;对于中高投入规模的幼儿园来说,高水平的教研产出规模才是其应该追求的方向。

4深度开展“云”教研感悟

在深入思考解决一系列现实问题后取得的成效,用实践证明深度开展的“云”教研有以下优势。“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方式,除了自身学习之外,更好的方法就是幼儿园团队同研磨、共进步。通过领读的可行性初探,以深度教研实现学习价值,以提升思维视野充实教研力量,更能精准、循序渐进地给予教师崭新体悟,并成为幼儿园园本教研新的内驱力,更能有效提升教师真实的参与度,帮助教师在教研中真正拥有专业成长的动力。这样的研讨氛围更浓厚,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主动分享,实现线上教研落地有声。精准明确的线上教研模式,节约了记录教研内容的时间,实现教研资料的在线实时跟进。“云”教研结束后,教师养成及时梳理研讨过程性内容、提炼要点的习惯,既是对于研讨过程的有效记录,也便于教师团队反思协同的过程和方法,不断吸取经验,为后续教研奠定基础。因疫情而产生的不聚集研讨新模式——线上教研平台的开放,不仅能节约集团园教师集中研讨所需要耗费的时间,还有利于教师在宽松的线上平台敢提真问题,会提真问题,勇于尝试解真问题。后期自主生发的各类线上教研,也有利于实现教师随时随地产生的教研共鸣、共情。

结语

总之,好的园本教研使教师专业成长的羽毛不断丰满,让教师越来越自信和快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创新园本教研策略,把园本教研作为“立园之本、兴教之道、强师之路”,让扎实有效的园本教研照亮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琼,等.园本教研新视角〔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6-7,65-66.

[2]黎奇.校本教研基地建设模式〔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6-7.

[3]曹晓薇,蔡迎旗.基于园本教研的专业引领有效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2017(1):1-4.

[4]李月英.在问题的追寻中促进师幼快乐成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