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3
/ 2

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操向东

河南省西峡县城区第一初级中学 474500

摘要:在教育教学领域新兴的微课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转变传统的“教”与“学”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优势。微课作为新兴信息化教学产物在课堂上的呈现,能够极大转变传统以灌输式为主教学模式的束缚,对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改革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将之与初中化学教学融合起来,能够将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及沉闷的教学局面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进而使化学教学呈现出与以往教学局面不同的面貌。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和切入点,针对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具体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化学;微课;生动呈现;实验教学;辅助复习

微课作为针对教学中的某一知识点或是教学环节进行细致讲解的、情境化较强的新型网络教学资源,本身有着主题鲜明突出、呈现方式多样化等特征,是辅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潜能的有力武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微课,能够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以直观生动、具体可感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实现抽象化学实验的具象化、生动化展现,达到事半功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本文谨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微课的具体策略进行一番个人看法的阐述,以期对提升化学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一、生动呈现知识,化解教学重难点

化学本身是一门以讲解微观世界事物为主要内容的学科。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微观世界的事物是抽象、不可触摸且肉眼无法看到的,这种现象很容易造成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而未知的微观世界对学生来说又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是学生乐于探索的知识内容。为了更好地解决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好奇心理造成的矛盾,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抽象的知识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将这神秘莫测的未知世界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所学知识展开探究,从而使单调、枯燥的教学课堂变得丰盈而灵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得以被充分调动起来。

例如,以“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章节内容为例,本章节涉及的两个小节的内容“分子和原子”以及“原子的结构”都是与微观世界事物有关的知识内容。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为直观、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本章节知识展开论述。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原子的内部结构及其和外电子排列状况,以及物质的内部结构,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而原子则是由原子核和和外电子构成的,其中原子核又包括质子和中子,对这些内容进行生动、直观地演示,在此基础上围绕所学内容进行深刻讲解和分析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此,便将教学中一些难以展示、抽象复杂的知识难点以清晰、直观的方式展现了出来,达到了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目的,使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得以迎刃而解。

二、链接实验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核心和灵魂的学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获取大都是通过观察和操作实验的形式完成的,因而实验是化学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受实验器材、场地以及实验本身性质的影响,导致一些比较重要的实验难以在课堂上操作并展示出来,使得学生对具体的实验内容缺乏具象化的感知和理解。而微课的出现及其在课堂上的广泛运用则能有效弥补这一不足之处。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具有一定危险性、在课堂上难以操作的实验,利用微课构建高效化的实验教学课堂,使化学教学内容变得丰盈而充实。

例如,不当的实验操作很容易造成危险情况的出现。以“制取氧气”这部分内容为例,在进行通过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完成实验后如果先将酒精灯熄灭再取出导管的话,很容易造成水倒流回试管从而使之发生炸裂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教师在操作实验时应注意的地方。又如,稀释浓硫酸时如果直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的话,很容易造成易燃易爆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些可能性危险的出现,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播放相关的实验,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实验操作流程进行观察,从而增强对具体实验流程的深刻了解和认识。微课的优势还在于它本身具体的缩放和随时播放功能。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效果随时利用这些功能,保证学生所看到的实验流程是清晰、明了、准确的。如此,便有效弥补了传统以演示和操作实验为主实验教学模式下的各种不足之处,将具有危险、难以操作的实验生动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丰富了化学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对提升化学教学质量和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辅助学生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微课本身具有的点状特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以单元、专题讲解、经典题训练等等为主要内容的课后复习,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有力武器。微课本身具有的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特征能够对复杂、抽象的知识点进行精准独到的讲解和分析,在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巧妙利用微课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并通过循环播放微课的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深化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引导学生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以“金属和金属材料”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后复习,教师可以给学生制作介绍本章节知识的微课,并以资源共享的形式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加以借鉴和运用。在微课中,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如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及如何保护和利用金属资源等内容以分门别类、清晰条理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对本章节主要的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有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复习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除了以教材顺序为基础进行复习之外,教师还可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性的复习。例如,在让学生进行以“化学式”为专题的复习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做出复习指导,即首先在微课中给学生呈现出围绕这一专题学生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比如学会准确描述化学式的意义,记住常见的21中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掌握如何书写化学式、化合价等等。之后,围绕这些目标列出详细的复习计划。比如第一步是带领学生回顾简单的基础知识,即了解并掌握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利用口诀记忆化合价,如何正确书写化学式,什么是原子团和根等等。之后是重点和疑难知识点的讨论,本专题的重难点有:讨论化合价与离子所带电荷数值的关系,探讨所有气体单质的化学式都可以用A2表示吗等等。重难点知识的讲解之后便是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指导以及有关知识能力的习题训练。利用微课将这一专题中所要注意的内容以及具体的复习流程清晰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在微课的指导下结合课本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重难点知识的探讨以及习题的训练,从而对这一专题知识有深刻、全面地了解和认识。

如此,便将微课在复习环节的作用和优势充分发挥了出来,夯实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基础并巩固了所学知识,使学生的复习过程以及学习方式得到了优化,同时达到了弥补知识空缺以及课堂教学不足的目的,帮助学生更为牢固、深刻地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

总之,微课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它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攻克教学难点以及弥补教学空缺方面都显现出自身特有的优势。初中化学教师理应与时俱进,处于不断求新探索的状态中,积极将微课这种全新的教育辅助工具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具有时代的气息并符合时代发展的特征,从而最终达到构建高效化教学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陆凯.从“微课”视域角度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实践[J].中学生数理化,2014

[2]张云芬.初中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浅谈[J].理科考试研究,2015

[3]余军华.浅谈微课在城镇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农经,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