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图形语言” 加深数学理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2

运用“图形语言” 加深数学理解

陈漂

义乌绣湖小学教育集团春华校区 322000

[摘要]“图形语言”是数学学习的对象,也是数学交流的工具。对于“图形语言”的认识,及如何运用“图形语言”,加深数学理解,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即:“图形语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教学中小学生“图形语言”培养的方法。以提供可借鉴的途径和素材。

[关键词]图形语言;数学理解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书上常用的数学语言有:“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这三种语言相辅相承,它们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更是数学思维的形式。在儿童数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图形语言”的地位与作用举足轻重,是不可替代的。那么什么是图形语言呢?

自选图形 230自选图形 229 图形语言”是数学学习的对象,也是数学交流的工具,在小学中常见的图形有△、 、□、○、 、 等。作为一种特别的数学语言,它优于一般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它把繁杂的事物用简便的形式表现出来。“图形语言”具有直观、简明、易懂、易记的特征。

二、“图形语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借助“图形语言”,引探学习起点

良好教学情境的导入会影响学生一节课的学习效果。而用画图的方式来寻求学习起点可以使教学更有趣味性,更赋予直观性。

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一课,教材中就借助了“图形语言”,通过学生直观操作活动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教材是这样设计的:

  1. 呈现情境,同学们在手工课上折纸,小红用了一张纸的5f60857089722_html_5a9020c8214e9e89.gif 折出一只小船,小明用同一张纸的5f60857089722_html_d7c8e173b3112859.gif 折出一只小鸟。他们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 教师引导学生先画出5f60857089722_html_953991d897c7d0bf.gif5f60857089722_html_1341e295029ac64f.gif 。如图:

5f60857089722_html_4099f24460c575ed.png

3.学生通过对图形的仔细观察,得出结论5f60857089722_html_953991d897c7d0bf.gif +5f60857089722_html_1341e295029ac64f.gif =5f60857089722_html_9a6a2b4f4476e642.gif ,为后面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借助“图形语言”,建立数学模型

用“图形语言”来描述数学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便于学生寻找策略和数学模型来解决数学问题。

如:北师大版五上数学《图形中的规律》一课,教材在问题1中设计了“三角形个数、摆成的形状、小棒根数”三个板块,并把1、2、3、4个三角形摆成的形状依次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探索三角形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见图1)

在问题2中,教材呈现两种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归纳三角形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关系的思维过程,从而解释了自己的猜想。(见图2)

5f60857089722_html_df97023de9aff904.png5f60857089722_html_c876df5ba9750cc8.png

图1 图2

这样借助于“图形”化抽象为直观形象,学生对建立的数学模型理解深刻,同时也体验了“数形结合”的学习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借助“图形语言”,理解数学概念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现实情境中的数学概念、定义等。

比如这样一道题目:猫妈妈有8条鱼,小猫有6条鱼,猫妈妈要给小猫几条鱼,它们就一样多?很多同学都会错认为8-6=2(条),对此题的本质意义理解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解决。用○代表小鱼,如图:

5f60857089722_html_c5a522a21de2e3ed.png

这样,通过“图形语言”,学生发现一排小鱼的增加和另一排小鱼减少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实现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新课程理念。

(四)借助“图形语言”,抽象概括数学法则

数学规则学习常用的学习模式有“例证——规则”和“规则——例证”两种。在使用“例证——规则”学习模式时,为了引导学生发现,可借助“图形语言”,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进而发现数学规则。

如:在学习两位数竖式加法时,就可以借助“图形语言”进行教学:

计算“34+25”。 如图:

5f60857089722_html_5da06c32668fb532.png

先出示和34、25相对应的长方形个数,让学生观察、思考:如何求有多少个长方形?图中很明显看出,可以把“3个十与2个十相加”,“4个一与5个一相加”。这里面暗含着“个位与个位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紧接着,结合口述计算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一个算式来表示相加过程?抽象出“34+25”的竖式写法过程。

运用“图形语言”不仅使学生知道了怎么算,而且知道了为什么这样算,使学生明白算理,进一步理解数学规则。

“图形语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概念,还有利于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但是如何发挥好“图形语言”的作用,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挖掘。

三、教学中小学生“图形语言”培养的方法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图形语言”应用的意识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图形语言”,首先要提高教师“图形语言”应用的意识。要提高教师”图形语言”应用的意识就必须让教师了解到“图形语言”的重要性以及知道“图形语言”做为工具性给教学带来的各种好处。最后使学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图形语言”。

(二)教师要培养学生“图形语言”应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小学生”图形语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他们喜欢上这门语言,感受”图形语言”奇妙作用。知道用”图形语言”可以更容易去理解概念,更容易帮助我们解决难题。

(三)教师应找准时机将图形语言与教学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渗透与训练

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对部分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碰到一些复杂的题目不太喜欢画图解决,他们觉得画图太麻烦了。此外,习惯画图的学生也比较少,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用“画图”来解决数学问题,分析问题时,应慢慢地让学生感受到画图的优势,让学生对“图形语言”的认识有所改变。

四、结束语

当然,“图形语言”也有明显的局限性。比如:求“100是2的几倍?”此题要是用画图的方法就不好解答,这时列式计算就会显得便捷。但是“图形语言”对小学数学而言是不可替代的,它是数学思维的形式,也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发展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第1版.

[2] 心理学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2).

[3] 童子双.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4] 王永.图形的语言功能[J].小学青年教师,2004.

[5] 王春波、宋煜阳.关于图形工具性的认识与思考[J].学月刊(小学版),200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