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3
/ 2

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王凤杰

云南省个旧市个旧一中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要进行合作学习,但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分析,很多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学习效率不高、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资源浪费等,这些都是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为此,文章分析小组合作教学存在的误区,并重点分析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于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任务,以学生为课堂中心进行教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能力。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也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优点、思考价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分析所学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小组合作教学存在的误区

2.1 没有科学分组

从平时的教学分组中可以发现,部分教师按照班级人数平均分组,使得小组与小组之间性别、个性以及成绩搭配出现失衡的情况,让小组与小组之间缺乏竞争性与可比性。部分教师按照学生学习成绩分组,虽然说层次性比较强,但是学科间的均衡化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被模糊,如此就出现个别小组沉闷、个别小组活跃的情况。这些分组都存在不合理搭配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2.2 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在实际实践高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时,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形式主义现象严重。在教师角度并不重视这一教学方法,只是当作学校布置的任务,没有贯彻执行,依旧是按照原先上课的形式,只是将临近座位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小组,没有刻意引导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教学观念没有转变,难以理解小组合作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在实际运用时只是简单分组,达不到预期目标。在上课时,教师不注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生难以得到个性化发展,小组合作也徒有其表.教师缺少针对小组合作的训练,小组合作只有讨论这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感到乏味,效果不佳。

3 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科学组建合作小组,教授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

教师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组,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组间竞争以及组内合作。在分组时,应保证小组人数为5人~6人,让学得较快的学生教学得较慢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展示自我,共同进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小组成员之间要明确分工,携手作战。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整个小组的一切事务,同时还设有副组长、纪律员、记录员等,不可让部分组员产生依赖与懈怠,而要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小组探究的内容之后,要使部分小组成员能快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帮助其他组员完成任务。这样,小组成员就会踊跃、积极参与、互相倾听、虚心学习,都能在合作中获得提高。此外,为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教师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使学生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2 为合作学习明确目标,确保实施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动力,也是推动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故而合作学习也要具备教学目标,这样才能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实施。合作学习的目标是指为学生布置合作任务,让学生根据合作任务开展合作学习。因此,合作学习的目标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目标的设置应足够重视。第一,合作学习目标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设定。第二,合作学习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具有探究意义。这样学生才能够通过合作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合作学习才真正有意义。例如,在高中数学“指示函数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合作学习目标:一号学生准备2粒米,二号学生准备4粒米,三号学生准备8粒米,四号学生准备16粒米,以此类推,到51号学生时要准备多少粒米?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讨论,并且这个问题能够为指数函数概念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三,合作学习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激发兴趣的作用,也就是说教学目标的设定要让学生感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投入到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在设计合作目标时可以以学生的生活实践进行设计,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内容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3.3 发挥教师引导者作用,提高合作效率

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应做好引导者的作用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目的。同时在合作交流模式下应把握自身的角色,担负起课堂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提高课堂教学的意义,明确每节课合作学习的目的。教师需要精心设置问题,把握给学生提问的生活性、实际性与恰当性。比如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解决难度不高的问题,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切实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重难点。比如说在学习双曲线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结合一个比较长的拉线给同学们演示了什么是曲线,之后让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掌握双曲线的相关内容。这个过程中师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学生也能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理地在高中数学教学时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保证上课效果,但当前的运用有很多不足,不能达到期望目标,这需要从学校到教师正视小组合作教学,深度学习有关教学经验,重新制订相关教学培养体系,发挥小组合作优势。合理利用小组合作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沟通表达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保证学生轻松学习数学,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 严佳佳.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95-96.

[2] 王小勇.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16.

[3] 李军. 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的设计分析[C]. .教育理论研究(第一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82-186.

[4] 胡柏荣.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117-118.

[5] 郭先玖.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