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本细读的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3
/ 2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的策略探究

叶敏华

四川省简阳市明德小学641400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小学阅读教学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课程的开展既要满足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与阅读量的要求,又要注重学生理解力与探究能力的不断提升。本文通过剖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宽学生思维与想象力、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所谓文本细读,就是以文本为中心,对阅读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重视对文学背景、情感内涵、语境语义、写作技巧等的深刻挖掘,从而提升阅读质量,促进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文本入手,加强对文学作品的探究和分析能力,深入开展文本细读工作,从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为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撑。

一、文本细读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

将文本细读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在当前阅读教学的形式上更加关注对学生理解能力、联想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教”而非“学”,注重“读”而非“用”,注重“量”而非“质”,阅读教学的开展围绕教材内容展开,但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对文章背景、上下文间的联系、内容联想、思维启发、文章提炼和应用等方面的关注却十分不足,这就导致学生读到了表面内容,却读不到深层含义,学生的思维固化在了文章阅读上,却忽略了通过阅读所应提升的思维方式与探究能力。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其重视阅读的深度、精度和广度,重视对文章内容的探究、分析和联想,通过一篇文章的精细阅读,学生可以掌握更为全面的知识,并通过不断探究增加语文知识积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促进个人阅读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

1.注重对阅读文章的反复推敲。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传递了表面含义,更融入了作者深刻的情感体验、人生经历、社会背景、价值观念,文章的内涵往往是需要通过反复的推敲、分析、琢磨,才能够慢慢体会其深刻的意味。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分重视形式,重视完成阅读任务,却常常为了追求所谓的阅读量,而忽略了阅读中最为重要的体验和领悟,这就导致学生读到了表面含义,却无法真正深刻地钻研和体会文章背后所包含的情感内涵和背景。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开展,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和推敲,深入领会文章所包含的内涵,通过挖掘文章背后的历史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当时的社会百态、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原因等,加强学生对文章的领会能力,从而实现以文本细读,提升阅读质量,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目的。

2.深度挖掘文章的情感内涵。优秀的阅读文章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都包含着作者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内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是通过阅读提高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是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小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支撑。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开展,应当注重深刻挖掘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内涵,从人物关系、情绪表达、故事情节多个方面入手,通过文章所描写的场景,体会作者在描写这篇文章时想要传递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从而通过阅读见识人间百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

3.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开展中,教师应当注重结合文章内容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的能力,阅读教学应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和思考空间,教师不应局限学生的思维,或直接将阅读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应当鼓励学生通过自主的阅读和深入的探究,不要以所谓的标准答案束缚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充分的独立思考和多角度的分析中提升思维能力,促进个人综合素养的不断提高。例如,在《幸福是什么》一课的教学中,幸福是一个非常抽象和笼统的概念,每个人对于幸福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文章内容虽然揭示了三兄弟各自对于幸福的不同理解,但每个学生对于幸福都有自己不同的体会。因此在这篇文章的文本细读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一下,对自己来说幸福是什么呢?幸福既可以是一件小事,也可以是一种感受,也可以是看到的一片风景,学生不必拘泥于固定答案,也是可以从文章入手,结合个人的经历说一说自己对幸福的不同理解,通过这个过程,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阅读的效果更为深刻和有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开展,可以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文学内涵的积累与综合素质的养成。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深入探究,多角度分析,对文章内容多思考、多推敲,将文章读精、读细、读通,才能保障阅读效果,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朱艳玲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4-6。

[2]唐艳明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