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内镜治疗并发菌血症的研究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肝硬化患者内镜治疗并发菌血症的研究现状

孟茹晗刘模荣

孟茹晗刘模荣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贵州遵义563000)

【摘要】肝硬化为临床上最常发生慢性进行性肝病,因为该病的病人自身的免疫能力会有显著减弱的情况,所以,该疾病的病人容易出现菌血症。通过本研究,希望能给预防菌血症的情况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肝硬化;菌血症;内镜治疗;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R5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6-0074-02

肝硬化为临床上最常发生的肝病,因为患有该病的病人自身的免疫能力会有显著减弱的情况,所以,该疾病的病人容易出现菌血症。胃底静脉曲张导致的出血也是该疾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第一次发病的病死率比例能够达到一半[1],迅速并且有效的防止大出血是诊治的重中之重,预防再出血也不可忽视,现在内镜下硬化剂注射等诊治手段已变成了最好的诊治方案[2]。由于内镜技术不断在临床中使用,相关的并发症也逐渐的增多,因此受到广泛重视。该种方法进行诊治虽然对创伤面积比较小,但依然会对其粘膜有所损害,在消化道内部的细菌有可能经过已经损伤的粘膜从而进入到血液当中,引起了菌血症,其后果是特别严重的。现在国际上还对其缺少认识,为增加在临床中对该疾病使用内镜诊治过程中出现菌血症的了解,本文将对此进行综述研究。

1.肝硬化患者并发菌血症

菌血症就是表示外界细菌通过体表或是感染等入口,进入了血液中,之后在机体的血液里面进行繁殖,并且能够扩散到全身的现象,很多的细菌都是在局部病灶的破损出进入机体的血液循环,全身并没有中毒的临床表现,但能够在血液里面检测到相关的细菌。Johnson等[3]报道,肝硬化病人出现菌血症的比例能够达到70%,且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其比例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因为肝硬化病人自身的免疫能力会有显著减弱的情况,包括网状内皮系统严重受损、中性粒细胞缺陷、补体缺陷、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缺陷、免疫球蛋白缺陷、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缺陷等,此类病人更容易出现菌血症[4]。除此之外,有研究证实,肝硬化病人发生菌血症主要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只有少部分的菌血症病人能够测定到革兰阳性菌。因此,预防性运用抗生素,能够有效的降低菌血症的发生率。因为肝硬化病人出现了菌血症的情况,并且该疾病的病人食管胃底出现静脉曲张的情况,导致破裂出血,需要使用内镜下对其进行止血操作,这个过程为侵入性操作,细菌感染的几率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2.内镜下治疗并发菌血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也是肝硬化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出血程度较大,致死率比较高,有数据证实,第一次出现该种并发症的年死亡比例能够达到30%[5],虽然经过诊治将出血点控制,但是在1~2年中第二次发生出血的比例能够达到60%,死亡比例也上升到33%[6]。因此对于该种并发症的防治显得不可忽视了。现在对与该种并发症有很多的诊治方案,其一是使用药物进行诊治,这种方法的弊端为不经将曲张静脉闭塞情况完全治愈,仍存在出血风险,且再出血率较高[7]。其二选择急诊行外科手术治疗,但风险极大,亦不适合作为首选治疗方法[8]。其三是使用内镜下止血进行诊治,现在由于内镜下诊治技术不断的普及,其诊治迅速、简单、有效的优点在临床中已经展现,该种方法变成了治疗胃肠道疾病中最好的方案,因此使用该种手段诊治该类疾病,其病人的病死比例显著的减少。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用橡皮圈结扎含有曲张静脉的食管黏膜,以物理方法阻断曲张静脉血流,随后在套扎处有静脉血栓形成、组织坏死并逐渐纤维化达到止血和减少再出血的目的。套扎序贯硬化剂治疗是指EVL诊治后序贯EIS,EVL能够将合并症发病程度降低、安全性提高等优点,同时EIS能消除食管旁或交通静脉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和再出血率,对减少相关并发症具有相对明显的优势。

3.抗生素的使用

肝硬化病人出现菌血症的诊治需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需要将其感染进行控制、改善肝功能、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对症进行诊治等,在这里抗菌诊治是最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目前有研究表明,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显著降低肝硬化并发菌血症患者的死亡率[9]。肝硬化并且出现食管静脉曲张病人机体的抵抗能力是比较低的,在使用内镜下止血这种诊治方式能够使得感染情况的出现,导致病人病情加重的情况发生,所以,最近一些年以来,很多研究人员提到这样一种观点,该疾病病人在内镜下诊治前需要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这样不仅仅能够有效的控制感染情况并且还能够减少再出血情况的出现,也能明显降低病人的死亡率[10-11]。

通过上述能够得知,肝硬化最为临床上最常发生的肝病,因为患有该病的病人自身的免疫能力会有显著减弱的情况,当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需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套扎、注射硬化剂、组织胶),但相关研究表明内镜下治疗本身非绝对无菌,仍可导致术后发生菌血症。目前国内对其发生菌血症的机制及原因尚未明确且研究量较小,尤须进一步分析调查。因此通过对其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如菌血症的发生率、细菌种类及药敏情况、麻醉方式以及与是否出血、注射药量、穿刺点数、肝功能分级等相关因素对其进行客观、真实、准确的评价。此调查依然需要使用大量临床样本,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昊,林涛,雷团结,等.肝癌患者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现状[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8):3450-3451.

[2]程志才,班秀丽.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和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5(a01).

[3]JohnsonDH,CunhaBA.Infectionsincirrhosis[J].InfectiousDiseaseClinicsofNorthAmerica,2001,15(2):363-371.

[4]周光文,杨连粤.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治专家共识(2015)[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10):1086-1090.

作者简介:孟茹晗,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消化内科、肝硬化。通讯作者刘模荣,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消化内科、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