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尝试与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尝试与体会

朱根弟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英语;个体差异

一、分层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必然

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片面强调英语的知识点、语法的模式化教学,忽视学生的英语学习创造性。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评价,只注重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习惯于单凭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程度,显得过于单一,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极为不利。

在笔者看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亦即“以生为本”,就是要承认学生差异,张扬学生个性,提高综合素质,这就势必要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分层教学模式。我们高中英语教学课题组对高中英语教学模式作了有益的探索,进行了各种尝试。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宗旨,以英语实验教学为主要手段,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高中英语分层教学模式,即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点评与小结。

二、分层教学的前提条件

分层教学是在“着眼于学生可持续性的、良性的发展”的教育观念指导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涉及到三个前提:

第一,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个体不同,因而他们不仅有英语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在对新的英语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而建构新的英语认知结构上能力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这些差异无一例外地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大小不一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learningdisability)。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好英语。只要提供给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采取不同的针对学生学习障碍的教学策略,不同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或者说每个学生都可以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对应的新的英语认知结构,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达到知识与能力双赢的结果。

第三,从新的教学观看,高中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观,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不同的学生来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单调的、唯一的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设计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准备阶段。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是实施分层教学能不能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前提。我们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在对教学目标的确定上,表现出与常规教学设计鲜明的不同之处。

首先,从现状看,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实际上存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一个是基于学生达到会考水平的知识与能力层次要求,另一个是参加高考,进入大学进行深造的要求。两者都不可偏废。这就要求教师对会考和高考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上的不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一方面是对会考说明的深刻领会,另一方面是对高考说明的认真研究。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尤其要研究两个说明对学生要求上的差异。

其次,学生与各个层次的要求如何界定?前边提到,我们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是产生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的客观要求。但这种差异往往又不是显而易见的,甚至于一些被认为是差生的学生,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或是某个特定的知识点的学习上或是某次考试中,其表现完全可能比好生更为出色。因此,我们对学生属于哪一种层次所要求的学生,应持有一种不带有任何偏见的、动态的观点。对于我们认为是属于能参加高考进一步深造的第一层次的学生,任何时候都不能降低要求,只是在一些难点问题上,不一定要求其一定要一次性达到教学要求;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处在第一层次和第三层次之间的学生;真正属于第三层次的学生(即其学习一贯地表现为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或是一贯地表现出存在学习障碍)实际上也只有少数学生。对第二层次学生的把握,是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在。进行分层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学生存在的学习障碍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三、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

首先,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调整英语课程设置。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于目前高中阶段的学生,我们确定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立足会考,兼顾高考,培养兴趣,发展特长,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还明确提出了“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的要求,并确定了“开齐基础课,上满提高课,落实活动课”的可操作性方案。

其次,调整教学内容,保证每位学生各有所得。调整课程设置,只是做出调整改革的一个方面。而要想从高一入学开始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次安排就成为在具体操作上的一个难点。我们的安排是:(1)备课内容分层次。教师备课时要兼顾基础与提高两套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以基础课为主,适当渗透提高课本内容;(2)课堂讲授分层次。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兼顾到所备课的内容的实施,做到“顾此也顾彼”,也就是说,课堂讲授顾及到不同层次的学生;(3)课后练习分层次。每节课的课后作业除按基础课教学大纲的要求留必做题外,还适当加一至两个提高教学大纲要求的题作为选做题;(4)考试内容分层次。学校组织的每次考试,在试题的分量和难易程度上都加以区分,一般基础内容占65%~70%,提高内容占30~35%。这样便保证了各类学生都能学有所得;(5)课后评价分层次。针对不同学生所完成的相应学习任务,给予适当的评价和褒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最后,改变辅导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教法和学法的研究。我们认为,教师教学的重要之点是教会学生学习。所以,我们在调整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变换了辅导方式。我们采取了“个别辅导,分层推进”的办法。具体说,就是:(1)对本学科的尖子生,教师要有目的的布置题目,压担子,尽量挖掘其内在潜力;(2)对大部分中下等水平的学生,教师要在基础课的基础上适量加提高内容,以促进其知识的加深和拓宽;(3)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课堂多提问,学生多练习,教师多批改,集中进行训练的办法,提高兴趣,强化基础内容的巩固。由于采取了不同的辅导方式,针对性更强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分层教学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手段,在英语教学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地互相交流,民主地、和谐地、理智地参与教学过程,这正是师生相互作用的最佳形式,因而也是发挥教学整体效益的可靠保证。

与此同时,指导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掌握“提出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具体有:

1.学生学会自我设问。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学生会由此对同一种问题形成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各人接受能力也不相同。我们在英语教学和辅导过程中创设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并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独立地提出问题。

2.学生之间相互设问。学生在英语教学进行自主学习英语课程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可以查阅参考书或直接向其他学生询问。对于某些英语教学内容,教师有必要组织学生查阅参考资料、网络或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

3.试卷和练习的分层设计。为了使低分数段的学生有成功感,高分段的学生有激励作用,我们将测试题设计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达标级,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第二层次为提高级,在达标级基础上增加分析层面的学习和变式练习;第三层次为优胜级,增加了新旧知识联系的综合层次练习;第四层次为欣赏级,提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高考试题和英语竞赛试题分析与解答。

五、分层教学的点滴体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层教学后,我们进行了阶段性小结,我们已经改变了只抓少数尖子生的做法,使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得到了落实,增强了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使学生各取所需,学有所得。基础差的学生转化的很快,厌学的学生大大减少。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经过自身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全体学生奋发向上的自信心。

但是,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思想素质还有待提高,对分层教学意义和作用认识的不足。分层教学的决策和具体实施还有一定的差距,可更现实、更具体、更周到,尤其不能出现优生不优,差生更差的局面。分层教学的模式仍有可改进或优化的地方。我们分层教学模式的改革仍在实验和实践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我们在分层教学实践中也感到,学生的负担减轻了,但教师的负担加重了,怎样把教师的负担也减下来,还应当继续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伍日金.分层次教学[M].青岛:山东科技出版社,2004.

[2]林立,李云.分层次英语教学活动[M].译林出版社,2008.

[3]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县第一中学

邮政编码:2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