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以躁狂症状首发1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肝豆状核变性以躁狂症状首发1例

万育辰

万育辰

(陕西省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心身科陕西西安710032)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躁狂发作

【中图分类号】R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4-0199-02

1.病例资料

患者魏X,男性,27岁,主因间断情感高涨2年,复发伴行动迟缓、腿部不适1月入院。患者于2012年4月份无明显诱因出现情感高涨,精力充沛,言辞夸大,经常向家人称自己是包工头,能挣大钱,话语量增多,语速快,睡眠需要量明显减少,尚无明显冲动行为。当时入住当地精神病院,诊断躁狂发作,具体检查化验不详,给予口服利培酮5mg/日、丙戊酸钠缓释片1000mg/日治疗,住院1月,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患者遵医嘱继续服药,但因发呆等症状复诊,逐渐换用阿立哌唑5mg/日维持治疗。2012年7月患者出现左下肢肿胀,伴乏力,时有站立不稳,因此多次就诊于当地市医院神经内科,行肌电图、脑电图、头颅CT、下肢血管B超、甲状腺功能五项等检查化验均未见明显异常,期间患者右下肢也逐渐出现发作性不适(具体不适感患者难以描述)。2013年1月就诊于我科,考虑为药物不良反应,给予氯硝西泮、米氮平药物治疗,患者病情好转。患者于2014年1月病情反复,表现为情感高涨,话多,情绪不稳定,乱买东西,双下肢不适感,考虑诊断仍为躁狂发作,再次入住我科,给予利培酮、丙戊酸钠治疗,情绪逐渐稳定,但双下肢不适感始终未消失,2014年7月中旬停药。2014年8月因动作迟缓,肢体僵硬,流涎,失眠,腿部不适感再次入住我科,入院后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口齿欠清晰,流涎,四肢肌张力增高,余无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术前感染四项、血糖、离子五项、心电图、胸片无明显异常。考虑诊断: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给予安坦,米氮平等药物治疗近14天,患者流涎较前减少,睡眠改善,吐词不清、腿部不适症状较前无明显变化。经上级医师再次查房,考虑患者已1月余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且已给予抗副作用药物处理,器质性疾病仍需进一步排查,建议行头颅MRI,腹部B超,血清铜、铜蓝蛋白化验。头颅MRI检查:1.轻度交通性脑积水;2.双侧大脑脑白质少许异常信号。血清铜3.9umol/L,铜蓝蛋白2.8mg/dL,腹部B超提示:肝硬化。进一步眼科检查K-F环结果(+)。修正诊断: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给予青霉胺口服治疗,建议定期神经内科门诊复查,追问其家族遗传病史,患者表姐存肝豆状核变性病史。

2.讨论

肝豆状核变性(HLD)又名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铜代谢异常导致患者体内血清铜蓝蛋白合成不足和胆道排铜减少,因而大量通沉积在脑基底节、肝、肾及骨髓中,引起多系统出现症状[1]。据报道,肝豆状核变性发病率为1/30000~1/100000[2],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多数患者在5~35岁发病,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近年报道的<5岁及>40岁的HLD患者越来越多[3]。其临床表现主要因神经系统症状(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构音不清,吞咽困难等),肝脏损害及精神症状为主。首发症状以锥体外系症状较为多见,而以精神症状为首发者约占20%,表现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可有情感障碍,有的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也有急性病例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极易与精神疾病混淆,难以鉴别。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锥体外系症状,角膜K-F,血清铜蓝蛋白、血清铜含量降低,尿铜和肝铜含量增高[4]。

在本例中,患者首次发病以典型躁狂主诉就诊,于当地精神专科医院行常规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予以常规抗躁狂治疗方案治疗有效,后期虽出现明显椎体外系反应,但由于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首先考虑的往往是由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进一步增加了本病的确诊的难度。故而对于精神科就诊的患者,再次入院的精神障碍患者仍需完善相关检查避免器质性疾病的漏诊。动态观察,不受既往诊断影响,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亦是避免医疗过失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新华,张欣欣.肝豆状核变性诊疗进展-美国肝病学会诊疗指南专题报道[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9,8(2):222-229.

[2].AlaA,WalkerAP,AshkanK,eta1.Wilsonsdisease[J].Lancet,2007,369(9559):397-408.

[3].RobertsEA,SchilskyML,AmericanAssociationforStudyofLiverDiseases(AASLD).DiagnosisandtreatmentofWilsondisease:anup-date[J].Hepatology,2008,47(6):2089-2111.

[4].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28-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