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参与式护理(FIC)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PI)的效果观察

/ 1

家庭参与式护理(FIC)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PI)的效果观察

苏亚梅邓丽霞文秀丽

(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山西太原030009)【摘要】目的:研究家庭参与式护理(FIC)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P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VLBWPI纳入研究,共计40例,将其按照就诊顺序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0例。参照组住院期间由护理人员负责所有的护理工作,只允许家长在规定的时间内探视患儿;研究组患儿在其病情稳定后,与家长一起入住家庭参与式病房,由患儿家长负责患儿的全部的非医学性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儿的体质量增长速度、母乳喂养率以及喂养不耐受率。结果:数据显示,研究组所有数据均优于参照组,并且差异为P<0.05。结论:对VLBWPI应用FIC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疗效,改善其生长发育结局,因而FIC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考虑广泛使用。【关键词】家庭参与式护理(FIC);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PI);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77-02临床将出生时体重低于1500g的早产儿称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PI),因该类早产儿的各项器官均未发育完善,并且其体重较低容易引发较多健康性问题,所以护理干预对于VLBWPI来说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对家庭参与式护理(FIC)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具体见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以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VLBWPI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按照就诊先后的顺序将所有患儿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0例,对两组患儿的基础性资料进行对比,差异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出生体重<1.5kg,胎龄<34周,排除先天性发育畸形儿。1.2方法参照组患儿接受早产儿传统护理法进行护理,其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均由护理人员负责,只允许家长在规定的时间内探视,在患儿家长入院时为其普及有关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让其了解母乳喂养的益处、转运储存等知识,在患儿出院时,由护理人员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让其了解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研究组则接受家庭参与式护理进行干预,具体内容:(1)准备工作:对病房进行消毒,更换床单被罩,对新生儿暖箱进行消毒,并在患儿入住前0.5h进行加热,病房内各项急救物品准备齐全。每间病房内只允许1个家庭入住,准备好家庭日常所需生活用品。由护理人员对参与护理的家长进行培训,通过讲座、视频以及示范操作的方式让家长了解护理的内容,主要内容有新生儿护理内容、喂养的方式、重症的识别、窒息复苏急救措施等[2];(2)进行FIC:患儿初入院时与参照组患儿同样接受常规NICU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患儿病情稳定后,可以摘除呼吸机时,可与家长一起入住家庭参与式病房。患儿家长负责全部非医学性护理工作,24h陪伴患儿并独立完成皮肤护理、喂养等工作,观察患儿的情况,护理人员则在旁进行指导。家庭参与式病房的目的是提高家长的护理能力,让其能够掌握患儿的护理知识,所以该病房只允许患儿的父母参与护理,其他家属只允许在规定的时间探视。探视者进入病房前需进行消毒工作并且穿戴好隔离衣和口罩,每日探视人数≤2人,探视时间不得超过0.5h。1.3观察指标统计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体质量增长速度母乳喂养率以及喂养不耐受率。1.4统计学处理对研究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取(均数±标准差)的形式对体质量增长速度的对比进行表示,予以t检验,使用(率)的形式对母乳喂养率以及喂养不耐受率的对比进行表示,并进行卡方检验,差异显示P<0.05时,则存在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儿体质量增长速度对比研究组患儿的体质量增长速度为(19.9±2.5)g/d,参照组的为(17.6±3.3)g/d,研究组的体质量增长速度快于参照组,并且数据对比t=2.4844,P=0.0175,符合临床统计学意义。2.2两组患儿母乳喂养率以及喂养不耐受率对比研究组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参照组,喂养不耐受率则低于参照组,数据对比验证了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详情见表1。表1两组患儿母乳喂养率和喂养不耐受率对比(n/%)组别例数母乳喂养率喂养不耐受率研究组2020/1003/15参照组2015/7510/50X²5.71435.5840P0.01680.01813讨论VLBWPI的死亡率较高,并且其并发脑瘫、视听障碍、智力障碍等后遗症的几率较高,因而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VLBWPI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临床数据显示,多数VLBWPI家长缺乏对患儿护理的经验,对于喂养也存在许多问题,随着VLBWPI存活率的提高,如何使得VLBWPI出院后顺利地回归家庭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FIC能够有效增加患儿家属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对于促进VLBWPI的恢复具有显著作用[3]。本文对FIC进行了相关研究,接受FIC的VLBWPI能够24h接受家长的护理,因FIC拥有独立的空间,家长能够放松地对VLBWPI进行非医学性的护理干预,并且还方便了母乳喂养,同时母亲的声音能够对VLBWPI造成刺激,有利于增加每天的喂奶次数和喂奶量,母乳是VLBWPI首选的营养物质,能够有效减少患儿喂养不耐受的情况。通过FIC家长不仅可以24h与孩子在一起,同时还能够亲自对其进行护理,有效的降低了因分离带来的不安感,同时也满足了父母的成就感。在本文的研究中,接受FIC的研究组,其患儿的体质量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参照组,其母乳喂养率高于参照组,喂养不耐受率则低于参照组,且数据对比均为P<0.05。综上所述,对VLBWPI实施FIC,有利于改善患儿的生长发育结局,对于促进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侯文娅,王嘉乐,何淑贞.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家庭参与式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8,33(7):39-41.[2]伊婷婷.过渡期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有效延续居家护理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164-166.[3]沈萍,肖艾青,吴美玲.家庭参与式护理提高早产儿病房家属满意度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2):76-77.

相关关键词

家庭参与式护理(FIC)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PI)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77-02 临床将出生时体重低于1500g的早产儿称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PI),因该类早产儿的各项器官均未发育完善,并且其体重较低容易引发较多健康性问题,所以护理干预对于VLBWPI来说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对家庭参与式护理(FIC)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具体见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VLBWPI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1例 女性19例,按照就诊先后的顺序将所有患儿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0例,对两组患儿的基础性资料进行对比,差异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出生体重<1.5kg,胎龄<34周,排除先天性发育畸形儿。 1.2 方法 参照组患儿接受早产儿传统护理法进行护理,其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均由护理人员负责,只允许家长在规定的时间内探视,在患儿家长入院时为其普及有关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让其了解母乳喂养的益处 转运储存等知识,在患儿出院时,由护理人员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让其了解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研究组则接受家庭参与式护理进行干预,具体内容 (1)准备工作对病房进行消毒,更换床单被罩,对新生儿暖箱进行消毒,并在患儿入住前0.5h进行加热,病房内各项急救物品准备齐全。每间病房内只允许1个家庭入住,准备好家庭日常所需生活用品。由护理人员对参与护理的家长进行培训,通过讲座 视频以及示范操作的方式让家长了解护理的内容,主要内容有新生儿护理内容 喂养的方式 重症的识别 窒息复苏急救措施等2 (2)进行FIC患儿初入院时与参照组患儿同样接受常规NICU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患儿病情稳定后,可以摘除呼吸机时,可与家长一起入住家庭参与式病房。患儿家长负责全部非医学性护理工作,24h陪伴患儿并独立完成皮肤护理 喂养等工作,观察患儿的情况,护理人员则在旁进行指导。家庭参与式病房的目的是提高家长的护理能力,让其能够掌握患儿的护理知识,所以该病房只允许患儿的父母参与护理,其他家属只允许在规定的时间探视。探视者进入病房前需进行消毒工作并且穿戴好隔离衣和口罩,每日探视人数&le 2人,探视时间不得超过0.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