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外来务工子女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刍议外来务工子女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

王梅英

王梅英

〔摘要〕外来务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推进的。随着我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教育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外来务工子女学困生成因转化

1外来务工子女学困生的成因

1.1自身原因。

1.1.1学习动机问题,导致学习困难。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如下两种情况:第一,为父母和老师学习,这样的同学大都是在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恳求”下才来学习的。第二,为“读书”而读书,为“学习”而学习。这部分学生之所以来学习,完全是因为其他同龄人都在学习,所以他们上课时既没有认真听讲,也并没有其他什么小动作,总是很“茫然”的样子,学习起来困难重重。

1.1.2学习策略问题,导致学习困难。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义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学生学习策略如各学科时间分配失当会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1.1.3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导致学习困难。意志是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之一,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和难点的增多,心理崩溃,丧失了迎困而上、奋力追赶的决心和勇气,没有坚强的意志,最后导致学习困难。

1.2家庭原因。据我了解的实际情况得知,这部分学困生都是跟着父母到太平来务工的,更有多名学生的父母亲已离异,艰苦的打工生涯更让其父或母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及学习,而有的家长却是因为思想觉悟低,知识水平有限,又忙于打工挣钱,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只给孩子物资上的关怀,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对其学习不闻不问;认为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事,难得的休息日宁可玩扑克、麻将也不关心孩子学习;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认为识几个字能打工挣钱就行,对孩子没有正确的引导,也没有一定的期望,从而造成了孩子的学习一落千丈。

1.3教师原因。我们得承认有部分教师缺乏爱心和责任心,关爱优生有加,而关爱学困生不足。有的教师不能以人为本,对学生不够尊重、不够耐心、评价偏颇,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有的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4社会原因。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学校周边不良环境的影响,如网吧、游戏厅等。

2外来务工子女学困生的转化

2.1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对学困生充满爱心。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们,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在教育转化工作中要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尊重、信任学困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教师应严于律己,走出心理误区,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也暴露出教师的偏狭和无能。

2.2有效地安排课后辅导。不同的学生在基础、能力、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解决差异的有效办法就是因材施教,及时有效地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课后辅导可以由教师根据学困生当天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及时补缺补漏,做到“当日知识当日清”。也可安排好差结对,让他们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提高。还可与学困生进行个别交流,这样针对性、有效性更高。同时,经常检查也是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学困生的自觉性差,需要教师的经常督促,如利用早读时间抽查他们的作业等等,都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2.3优化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学。新课程强调:在教学内容上,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的整合。因此,在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好知识的查漏补缺以及衔接工作。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关注学困生,遵循“低起点,高要求”的原则,对他们放低要求,从基础抓起,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使他们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

2.4体验成功,引发兴趣,树立信心。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要注意知识的重点性、系统性,方法的启发性,问题的针对性和学困生的学习个性;此外还要经常与学困生谈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予以必要的鼓励,培养他们的成功感。学习成功带来的愉快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使他们产生新的需要和更浓的学习兴趣。在感兴趣的基础上,为他们设计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用目标来激励他们的进步,让他们在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2.5努力做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工作。召开家长会工作例会,通报学校办学情况,商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办法。继续办好家校通平台,通过家访、家长会、家校通平台、校园网专栏、给家长公开信等途径,宣传正确的教育观。班主任坚持保持学生———教师———家长的直线联系,争取取得社会与家长的支持,努力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更大、更多的进步。

作者单位:甘肃省瓜州县渊泉小学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