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诗英译的形蕴再现——基于文化传播的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中西文化的差异,汉英语系的区别,汉英诗歌各自文体特征的不同,译者精神视域的局限,常常导致汉诗英译本每行诗的音节数、长短、音律等形式与原诗不符,而错误的词语意象解读更是损害原诗整体的意韵和意境,故翻译界素有"诗不可译"之说。然而,通过"以步代字/顿"的办法,采取音律形式上的创造性对等,甄别空间意境的描写、动静意境的对比、透视意境的观照,综合审慎言内因素(形韵)和言外因素(意蕴),我们还是可以再现原诗的形蕴。《江雪》16个不同译本反映了当前译诗理论和实践上的上述问题,以这16个译本为例,认真分析各译本不同的形蕴表现,可以使《江雪》及其译本成为汉诗英译形蕴再现的理想样本,促进我国汉诗翻译及其翻译教学的发展,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作者 邹琼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 2015年5期
出版日期 2015年05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