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带状疱疹患者采用伐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带状疱疹患者80例,按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伐组)40例,对照组(阿组)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两组疗效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显著(χ2=9.46,P﹤0.05)。结论在带状疱疹的治疗过程中,伐能够获得更佳疗效。

  • 标签: 带状疱疹 伐昔洛韦 阿昔洛韦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泛颗粒干燥失重方法学,探索出适合乳糖含量较高的泛颗粒的干燥失重的实验方案,研究不同干燥剂对泛颗粒干燥失重的影响,建立一种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的检验方法。方法:分别使用硅胶、无水氯化钙、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在减压干燥器中,于80 ℃下将泛颗粒干燥至恒重。比较使用这3种干燥剂时泛颗粒干燥失重结果,并与费休氏法测定的样品水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使用硅胶、无水氯化钙、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测得的泛颗粒干燥失重分别为0.17%、2.04%和2.61%。利用费休氏法测定样品中水分含量为2.6%,与使用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测得的干燥失重结果一致。五氧化二磷作为干燥剂测得的干燥失重结果主要为样品中结晶水和游离水的减失重量。使用无水氯化钙为干燥剂的结果比五氧化二磷的较低,其干燥失重结果主要为样品中部分结晶水和游离水的减失重量;使用硅胶为干燥剂测定的干燥失重结果最低,只有0.17%,主要为样品中的游离水。结论:使用五氧化二磷和无水氯化钙为干燥剂测得的干燥失重结果都主要是乳糖中结晶水的减失重量,而使用硅胶为干燥剂不但能够克服乳糖中结晶水的影响,还能克服因结晶水导致的不易达到恒重的问题。使用硅胶作为干燥剂的检测方法耐用性较好,准确度高,重复性好,能够轻松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 标签: 泛昔洛韦颗粒 干燥失重 乳糖 游离水 干燥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巴林与阿治疗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于我院感染性疾病科的70例水痘患儿,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5例,给予该组患儿静脉滴注利巴林进行治疗,观察组35例,给予该组患儿静脉滴注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停止出现新发皮疹时间、结痂时间以及治疗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水痘采用阿进行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缩短治疗时间,与利巴林相比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利巴韦林 阿昔洛韦 小儿水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70眼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阿治疗,观察组接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用药后7天的IL-6(56.18±14.38)、TNF-α(65.24±2.19)以及INF-γ(123.36±11.4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用药后7天的IL-6(72.26±15.02)、TNF-α(68.44±2.35)以及INF-γ(96.25±13.58)因子变化水平,P

  • 标签: 更昔洛韦 病毒性角膜炎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脑炎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10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采用治疗的5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基于对照组前提下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的5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72%,P<0.05;组间观察指标对比,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神经节苷脂 更昔洛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中联用炎琥宁和的效果。方法:对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随机选取及分组研究,双盲选分组后 90例患儿被分为 45例联合组及 45例单一组,所有患儿均在治疗中应用,联合组同时应用炎琥宁,将其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致病菌转阴率予以比较分析。结果:与单一组患儿相比,联合组患儿治疗效果较高,症状改善时间短,同时致病菌转阴率高,两组以上观察指标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中联用及炎琥宁,可显著缩短其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及致病菌转阴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 更昔洛韦 炎琥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用凝胶治疗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对我院眼科2015年3月—2018年2月接收的130例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病人给予眼用凝胶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130例病人治疗后治愈的有99例,有效的有26例,无效的有5例,治疗有效率为96.15%;130例病人用药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仅有2例出现眼痒,1例出现灼热感,1例出现轻微的视力模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症状较轻微,不影响治疗;随访半年后,只有2例病人病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54%。结论对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病人采用眼用凝胶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应用于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诊治的84例巨细胞病毒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2例予以单药治疗,研究组42例予以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并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症状改善效果、血清生化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血清生化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肺炎效果显著,改善患儿病症情况。

  • 标签: 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 布地奈德 更昔洛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早期应用静脉注射2周预防CM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404例儿童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静脉滴注预防CMV感染分为预防组235例和未预防组169例,记录两组受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随访资料。比较两组术后存活率、CMV感染发生率、首次CMV感染发生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404例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856 d,CMV感染的发生率为39.1%;预防组与未预防组两组间性别、年龄、原发疾病、术前PELD评分、CHILD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免疫抑制方案、排斥反应发生率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儿童受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 014 d与731 d;术后CMV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7.4%(88/235)与41.4%(70/169),术后首次CMV感染发生平均时间分别为术后75.5 d与110.2 d,首次CMV感染后再次CMV感染率分别为26.1%(23/88)和18.6%(13/70),以上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肝移植术后早期应用静脉注射2周并不能降低CMV感染的发生率,也不能延缓CMV感染的发生时间,不推荐作为儿童肝移植术后CMV感染的预防方案。

  • 标签: 肝移植 儿童 巨细胞病毒 预防
  • 简介:摘要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染。易感儿接触水痘患儿后,几乎均可患病1。少数患儿疱疹发生于口腔、咽喉、结膜、阴道黏膜,破裂形成溃疡。有极少数发生于患儿头皮,面部皮肤。合理选用抗病毒药是有效控制感染和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阿昔洛韦 水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强的松和阿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Bell麻痹)早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集了108例72小时内发病的面神经麻痹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与强的松、阿及安慰剂治疗疗程10天,所有病人常规给予维生素B1B12及康复等治疗,以House-Brackmann评分为评分标准,观察病人的痊愈率。结果激素组3个月痊愈率为83.3%,阿组为66.7%,安慰剂组为63.9%。结论早期应用激素能有效改善Bell麻痹病人的痊愈率,无明显证据证明阿能改善面神经麻痹的痊愈率。

  • 标签: 强的松 阿昔洛韦 Bell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治疗儿童水痘疗效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2月—2016年12月选择水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治疗,药物治疗应用5d。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为88.3%,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分别为2.33±1.38分和4.46±1.93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7.89±1.19分和7.88±1.29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治疗儿童水痘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总体疗效,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阿昔洛韦 儿童 水痘 疼痛 丙种球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泛片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泛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片治疗,两组均辅以甲钴胺分散片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泛片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带状疱疹 泛昔洛韦片
  • 简介:1名57岁女性患者,因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病史。住院期间因带状疱疹给予阿500mg静脉滴注,2次/d,治疗第3天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定向力差、嗜睡,血电解质、血肌酐、血红蛋白、体温较前无明显变化,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发现。头颅CT显示存在新发及陈旧脑梗死。给予桂哌齐特治疗,并将阿用量减至500mg,1次L/d,但患者意识障碍继续加重。连续3d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并停用阿后,患者的意识迅速恢复正常。

  • 标签: 阿昔洛韦 意识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阿对手足口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手足口病患者1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9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阿结合用药实施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使用利巴林静脉注射实施治疗,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平均体温恢复时间、平均皮疹消退时间。结果通过1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83.33%,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XX,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体征改善时间方面,观察组也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对手足口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阿昔洛韦 手足口病 治疗效果 体征改善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