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采取眼用凝胶、阿滴眼液治疗,观察对比疗效。方法选取126例被诊断为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63例)、参照组(63例),将眼用凝胶治疗举措应用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将阿滴眼液应用于参照组患者的治疗,统计并比较疗效情况。结果比较治疗时间,研究组少于参照组,差异性明显,P<0.05;比较疗效,参照组低于研究组,差异性显著,P<0.05;比较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情况,研究组均显著的优势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采用眼用凝胶以及阿滴眼液方案均能得到较好疗效,但眼用凝胶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阿昔洛韦滴眼液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和利巴林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7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和利巴林组,各36例患者,组应用和生理盐水混合液行静脉滴注,利巴林组应用利巴林和生理盐水混合液行静脉滴注,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疗效的比较,组总有效率(88.9%)明显大于利巴林组(6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比较,组在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以及病程时间方面均小于利巴林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带状疱疹更具疗效,且能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更昔洛韦 利巴韦林 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补液纠酸,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病毒唑10mg/(kg·d),静滴,日1次。治疗组48例在补液纠酸,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mg/(kg·d),静滴,日2次,思密达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44例,显效率为91.67%,对照组显效20例,显效率为66.67%,经统计学处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730,P<0.0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好、安全、高效、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按住院序号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利巴林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6%。两组对比后者治疗效果更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观察组患儿所用时间更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更昔洛韦 小儿病毒性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病毒唑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组,病毒唑组各80例,两组计退热时间,手、足、口腔疱疹结痂时间,及并发症,同时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组平均退热时间及疱疹结痂时间,明显少于病毒唑组。两组药物治疗过程中无明显毒副作用。组并发症只是白细胞减少。结论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明显优于病毒唑。

  • 标签: 足口病 更昔洛韦 病毒唑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方法两种药物分别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后各0.1ml混合。结果出现浅乳白色,震荡后不消失。结论临床上若病情需要使用这2种药物时应分开使用,不应连续输注,最好中间输注0.9%氯化钠溶液以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甚至药物变性。

  • 标签: 更昔洛韦 阿拓莫兰 配伍禁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LED红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6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8例,给予静脉输入,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口服,同时联合LED红光照射皮损部位;对照组30例,仅使用上述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水疱结痂、疼痛消失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水疱结痂及疼痛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联合LED红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单独药物治疗。

  • 标签: 带状疱疹 LED红光 更昔洛韦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微乳型滴眼液,并对其理化性质及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通过在25℃下绘制伪三元相图,考察不同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等对微乳区大小的影响,并结合粒度、pH值和稳定性选择出最佳微乳配方。结果聚氧乙烯蓖麻油-甘油(31)-中链甘油三酯为微乳的最佳处方,其外观澄清透明呈淡蓝色乳光,pH值在6.35左右,平均粒径为28.2nm。结论通过优化处方制备出的微乳粒径小、分布均匀。

  • 标签: 更昔洛韦 伪三元相图 微乳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治疗,对照组用利巴林治疗,观察两组病人发热持续的时间,口痛,流延,疱疹及溃疡,牙龈红肿消失的时间,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平均发热时间(2.81±1.24)天,口痛,流延,疱疹及牙龈红肿消失时间(3.52±1.36)天,对照组平均发热时间(5.72±2.45)天,口痛,流延,疱疹及溃疡,牙龈红肿消失的时间(6.23±1.45)天,治疗组明显短与对照组(T=3.41,3.67,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6,P<0.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治疗疱疹性口腔炎比利巴林相比,临床疗效更佳,且治疗时间短,明显缩短病程,可以减轻病人治疗痛苦,及经济负担,所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更昔洛韦 疱疹性口腔炎 单纯疱疹病毒1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清开灵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静脉滴注治疗,同时采取维生素B1和B12的肌肉注射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静脉滴注的基础上联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67%,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止痛时间为(1.35±0.24)d,结痂时间为(5.39±0.38)d,治愈总时间为(7.41±0.81)d,对照组患者的止痛时间为(3.35±0.88)d,结痂时间为(7.26±0.52)d,治愈总时间为(11.06±1.04)d,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带状疱疹患者采取联合清开灵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时间,促进患者结痂,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促进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更昔洛韦 清开灵 带状疱疹 治疗效果
  • 作者: 吴大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南京市鼓楼区挹江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03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实施阿滴眼液与眼用凝胶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区间为2021.1-2021.7,选取该时间段内本科室收治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52例进行研究,利用红篮球分组方法进行分组,常规组26例实施阿滴眼液治疗方法,研究组26例实施阿滴眼液与眼用凝胶治疗方法。观察比较2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有效率25例(96.15%),明显比常规组高,组间差异明显可见(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概率1例(3.84%),明显比常规组低,组间差异明显可见(P<0.05)。结论: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采取阿滴眼液与眼用凝胶治疗效果突出,不仅可以使患者治疗效果得到极大提升,而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用凝胶与阿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选择60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阿滴眼液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眼用凝胶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一年后复发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一年后复发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用凝胶与阿滴眼液比较,前者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更加理想,且用药安全性更高,疾病复发率也更低,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阿昔洛韦滴眼液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 简介:目的:观察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将82例住院手足口病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利巴林静脉滴注,两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62%,对照组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临床疗效较利巴林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更昔洛韦 利巴韦林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给予凝胶与阿滴眼液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2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21例)及对照组(12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凝胶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滴眼液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12个月内复发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内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给予凝胶与阿滴眼液治疗,前者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控制复发风险的效果均显著优于后者,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更昔洛韦凝胶 阿昔洛韦滴眼液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治疗中眼膏与阿滴眼液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HSK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行眼膏治疗,对照组行阿滴眼液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8.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8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疗应用眼膏,治疗效果更好,安全,更不容易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HSK 更昔洛韦 阿昔洛韦 安全有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阿与盐酸伐对儿童水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儿童水痘患者80例,随机分为阿组与盐酸伐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阿与盐酸伐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盐酸伐组的有效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阿组的67.50%(27/40)(P<0.05)。结论盐酸伐对儿童水痘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阿,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阿昔洛韦 盐酸伐昔洛韦 儿童水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9例8个月一3岁患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炎琥宁)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发热、吐泻、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发热、呕吐、脱水、腹泻次数,血、大便常规改变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治疗组退热、轮状病毒转阴和腹泻次数好转平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d后消化道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 标签: 更昔洛韦注射液 轮状病毒肠炎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观察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观察临床疗效,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58例,显效率为77.4%,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28例,显效率为42.4%,总有效率为87.9%,经统计学处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9.60,P<0.01)。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好、安全。

  • 标签: 更昔洛韦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 验证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EB病毒感染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重组人干扰α 1b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咽喉和扁桃体肿痛消退时间以及淋巴结肝脾肿大消退时间;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EBV-DNA)、EB病毒衣壳抗IgM抗体 (EBV-CA-IgM)及EB病毒壳抗原IgG抗体(EBV-NA-IgG)转阴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咽喉和扁桃体肿痛消退时间以及淋巴结肝脾肿大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更昔洛韦 小儿 EB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