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血管病为临床常见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影响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而急性、慢性重症脑血管病更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必须对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的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后遗症。其中熟练的护理配合内科脑血管病的护理中起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重症脑血管病 护理配合 身体健康 护理人员 常见病 脑梗死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不良的饮食习惯,目前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升高,并且逐渐年轻化。脑血管病致残率很高,许多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等,这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脑血管病的致残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早期对病人进行全身心的康复护理,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血管病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时性血管通路及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出血、血肿局部压迫止血;云南白药或凝血酶局部加压包扎或冰袋冷敷指压20~30分钟;用低分子肝素或无肝素透析透析结束后仍出血不止,可经静脉注入适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作用;遵医嘱使用止血药。

  • 标签: 临时性血管通路 护理
  • 简介:摘要心脑血管急症容易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发病,其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心脑血管急症是心脏血管及脑血管急症的统称,大多是由高血压、高血糖或者高血脂所引起的。心脑血管急症的发病率非常高,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还会产生很多并发症,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心脑血管急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病因的头号杀手,令人们十分头痛。就目前来说,心脑血管急症的救治现状与进展已经成为了很多医学专家密切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心脑血管急症的救治现状及进展问题做了相关描述,以供大家参考。

  • 标签: 心脑血管 急症 救治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血管的选择研究进展。方法收集近年国内外关于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和护理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结果静脉留置针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深得广大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欢迎,具有减少穿刺次数、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液体外渗、易掌握、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是在抢救危重病人、长期输液病人、外周血穿刺困难者,能赢得抢救时间,保护血管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护患皆益。但在临床应用中,若血管选择应用不当,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且增加消耗和病人的痛苦,但是只要根据病人情况,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的实际出发,认真做好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在临床灵活运用目前国内外行之有效的静脉留置针血管选择的方法,不断探索,努力研究,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和突破性进展。结论合理选择血管,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血管选择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CT引导下硬化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影像诊断婴幼儿儿童头颈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患者,采用CT引导下,局部穿刺平阳霉素硬化治疗,药物配伍平阳霉素2mg、生理盐水2ml、2%利多卡因2.5ml、1ml泛影葡胺。结果35例患者,25例治愈,治愈率71.4%,9例有效,有效率为25.7%,1例无效。6例发生副反应,副反应发生率为17.1%。无误穿正常组织和正常组织药物渗漏现象。结论婴幼儿头颈部软组织内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平阳霉素CT引导下硬化治疗,安全可靠,治愈率高,可以作为该类疾病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围手术期实施术前访视、术日接送、术中护理和术后回访对手术患者心理效应的影响。方法将312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6例。观察组,术前访视、术日接送、术中护理和术后回访由同一人实施;观察组,术前访视、术日接送、术中护理和术后回访由不同人实施。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心率(HR)、血压(BP),焦虑和抑郁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入手术室HR、BP,焦虑和抑郁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围手术期实施术前访视、术日接送、术中护理和术后回访由同一人负责的整体护理,可有效地缓解手术患者术前的焦虑和抑郁及其带来的心理压力,有益于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

  • 标签: 整体护理 心理效应 围手术期 手术室
  • 简介:摘要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致残率和病死率仍然较高,成为青壮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重型颅脑损伤的概念和并发症类型,然后详细介绍治疗并发症的两种方法,并对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对治疗这种疾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作用进行详细分析,最后综合论述标准去骨瓣减压方法的发展前景。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 并发症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侧块螺钉固定结合颈全椎板减压手术在颈脊髓损伤临床效果,分析疗效不佳原因,为改进手术方式,提高手术疗效提供更有效的措施;方法我院从2008年9月到2011年12月收治大量有明显的颈脊髓损伤患者,排除后路椎管内骨性占位、先天发育性椎管狭窄及退变性椎管狭窄患者,共收集16例患者,MRI诊断脊髓损伤2个节段3例(C6-C71例,C4-C52例),3个节段9例(C5-C75例,C2-C42例,C4-C62例),4个节段4例(C2-C52例,C3-C62例),椎间盘损伤变性12例,椎间盘轻度突出4例。X线及CT诊断合并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3例,棘突及关节突骨折8例,C5滑脱后经过颅骨牵引复位2例,无骨折脱位3例。所以病例均采用后路侧块螺钉固定结合颈全椎板减压治疗,根据临床资料及家庭回访结果,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的ASIA分级改变及JOA评定。结果1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0-48月,16例患者ASIA分级术前A级9例,B级4例,C级3例,末次家庭随访时A级恢复至B级1例,无效8例,B级恢复至C级1例,无效3例,C级恢复至D级2例,无效1例,术前JOA评分2-8分,平均4.3分,末次随访2—11分,平均5分,术前与末次相比,JOA总体平均改善率13.6%。结论侧块螺钉结合全椎板减压治疗颈脊髓损伤总结疗效不佳原因主要与后路减压范围不够、手术时机把握、术后瘢痕形成等有关,对于此类患者需要术前充分评估病情,术中需要充分减压,加强患者颈椎稳定性、防止脊髓二次损伤是提高颈脊髓损伤疗效的关键。

  • 标签: 侧块螺钉 减压 颈脊髓损伤 疗效不佳
  • 简介: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监测已广泛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但是目前ICP监测较少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早期行ICP监测对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尤为重要,准确可靠的连续监测能够提供ICP变化的客观指标,有利于早期发现血肿扩大,

  • 标签: 颅内压 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优势。方法对2008年3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03例为实验的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比不同方法对患者的诊断价值。同时为7例合适患者进行介入手术性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使用DSA发现患者的病变血管支数最多,与多层螺旋CTA检查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3例部分合适患者使用介入治疗,效果均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7例,经过临床处理后恢复正常,随访后无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结论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诊断准确率更高,治疗效果较好,手术后并发症少。

  • 标签: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通过配合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进行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术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的配合度。术后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巩固治疗效果,更快恢复健康。颅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术后病人康复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颅脑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肝脏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和配合的体会,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归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肝脏手术患者的资料。结果肝脏手术的并发症少,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结论围手术期进行手术护理,能减少肝脏手术的的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肝脏手术 护理 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我院自开展手术访视以来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手术访视效果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视下瓣膜成形术或者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再次行瓣膜手术的临床资料和经验。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的155例瓣膜直视手术后再次行瓣膜手术病人,包括各种瓣膜的再次单瓣置换术,双瓣置换术和三尖瓣成形术,和瓣周漏修补术等。再次手术间隔1~260(94.82±85.37)月。手术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应用灌注冷晶体或者含血停搏液下完成。结果再次瓣膜手术住院死亡率为5.81%,其中2006年至2011年的住院死亡率为2.75%。再次手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房室内径明显缩小。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室性心律失常和低心排。结论掌握再次瓣膜手术特殊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诊疗策略,能提高再次瓣膜手术的疗效。

  • 标签: 再次手术 心脏瓣膜 人工瓣膜
  • 简介:摘要脑血管疾病(cerebralvasculardiseases,CVD)是由各种血管源性病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并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为特点。目的讨论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意识障碍患者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常规观察记录生命体征和瞳孔的变化;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患者着凉,而并发呼吸道感染;定时进行通风和紫外线空气消毒,防止病房内交叉感染。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意识障碍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