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作者: 陈光远 朱毓 王子迎 傅忠华 韩雪 王园园 彭幼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15期
  • 机构: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 200092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上海市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20dz2261000),上海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护理部,上海 201315,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上海市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20dz2261000),上海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护理部,上海 201315,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护理部,上海 20012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子重离子治疗癌症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接受治疗的674例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医疗社会支持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4.0和AMO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变量间的关系。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74份,回收有效问卷610份,有效回收率为90.5%(610/674)。结果610例质子重离子治疗癌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18.38±7.64)分,自我管理效能感总分为(94.30±22.72)分,社会支持总分为(73.97±13.94)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除生活支持维度与运动锻炼维度无相关(P>0.05)外,患者的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P<0.05);患者的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自我管理效能感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P<0.05);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P<0.05)。自我管理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与医务人员沟通行为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23.4%(P<0.05)。结论质子重离子治疗癌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差。护士可以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升社会支持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促进其质子重离子治疗的精准实现和及时完成。

  • 标签: 肿瘤 质子重离子治疗 自我管理效能感 自我管理行为 社会支持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干预在食管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10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5例食管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试验组联合应用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随访6个月后的希望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希望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希望评分和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干预有助于增强食管癌化疗患者的希望水平,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

  • 标签: 食管肿瘤 化疗 罗森塔尔效应 心理干预 希望水平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克罗恩病(CD)肛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分析自我隐瞒与应对方式在CD肛瘘患者病耻感和生活质量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以期为CD肛瘘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0月北京市肛肠医院收治的226例CD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隐瞒量表(SC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社会影响量表(SIS)和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QLI)对其进行调查。采用Amos 21.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26份,回收有效问卷212份,有效回收率为93.81%。结果212例CD肛瘘患者SQLI总分为(5.24±0.48)分,SIS总分为(63.91±7.56)分,MCMQ总分为(54.86±6.87)分,SCS总分为(30.59±4.32)分。自我隐瞒与应对方式在CD肛瘘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成立,总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9.40%,其中自我隐瞒的特定中介效应占25.30%,应对方式的特定中介效应占16.87%,自我隐瞒与应对方式在病耻感和生活质量间的链式中介效应占7.23%。结论CD肛瘘患者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自我隐瞒与应对方式在CD肛瘘患者病耻感和生活质量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护理人员可通干预病耻感来降低患者自我隐瞒倾向进而调节其应对方式,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肛瘘 病耻感 生活质量 自我隐瞒 应对方式 链式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酸梭菌(CB)致敏树突状细胞(DCs)诱导免疫效应细胞(IECs)对BALB/c裸鼠皮下BxPC-3移植瘤的抑制效果。方法BALB/c裸鼠安全性评价实验:28只裸鼠随机分为7组,实验第1天,取对数生长的BxPC-3注射于裸鼠左下臂,14 d后测量各组裸鼠皮下移植瘤大小,空白对照G组注射无菌生理盐水,A~F组分别皮下注射不同浓度CB致敏的DCs和IECs。49 d后测量移植瘤的大小。BALB/c裸鼠体内效能实验:28只BALB/c裸鼠随机为7组,实验第1天,取对数生长的BxPC-3注射裸鼠左下臂。14 d后,G组裸鼠左下臂移植瘤注射无菌生理盐水,A~F组分别皮下注射不同浓度CB致敏的DCs和IECs。49 d后处死裸鼠并分离皮下移植瘤,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裸鼠皮下移植瘤病理切片,电子称称其重量并计算抑瘤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BALB/c裸鼠生物安全性评价实验结果。A组(0.99±0.27) cm2最大,F组(0.45±0.20) cm2最小,其他组为B组>C组>D组>E组,其中D、E、F组与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34,P<0.05)。(2)BALB/c裸鼠生物效能实验结果。A组(1.24±0.26) g,F组(0.77±0.22) g,其他组为B组>C组>D组>E组,其中D、E、F组与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64,P<0.05)。同时,F组抑瘤率高达46.52%,A组抑瘤率最低13.8%,其他组皮下移植瘤抑制率为B组<C组<D组<E组。结论CB致敏的DCs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诱导IECs抗BxPC-3移植瘤作用。

  • 标签: 丁酸梭菌 树突状细胞 免疫效应细胞 胰腺癌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救护理流程风险管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8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1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急诊入院后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急救护理;随机选取2019年1~8月急诊收治的1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作为试验组,试验组基于FMEA模式对患者急救护理流程进行风险管控,统计两组患者急诊接诊后各项急救措施落实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护理过程中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从急诊接诊到首份心电图完成的时间、到ACS确诊的时间、到高敏肌钙蛋白检测完成的时间、到实施球囊扩张治疗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出现管道意外、设备故障、急救物品准备不充分、护理文书不完整、护理交接不完整、护患纠纷等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LVEF、LVEDD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试验组患者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救护理流程中进行风险管控,可有效缩短患者接诊后各项检查治疗的时间,减少患者急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急救护理流程 风险管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β值重建经部分容积效应校正(PVC)后对68Ga-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PET/CT半定量准确性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模型实验中,基于正则化重建算法(BSREMA),β值从100~1 000进行图像重建。计算恢复系数(RC)、对比度恢复(CR)和背景变异性(BV)分别评估半定量准确性和图像质量。在临床研究中,回顾性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间行68Ga-PSMA PET/CT检查的21例前列腺癌患者(年龄45~78岁)的图像数据,共计29个腹部显像阳性淋巴结,全部纳入进行不同β值(100~1 000)的图像重建,并分为小淋巴结组(最大径<10 mm;12个)和大淋巴结组(10 mm≤最大径≤30 mm;17个)。测量2组的SUV参数,包括SUVmax、SUVmean和SUV峰值(SUVpeak);同时进行PVC来评估不同β值对2组SUV参数的影响,使用病灶信噪比(SNR)和主观评分评价图像质量。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Kappa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数据。结果模型实验示,随着β值增加,CR、RC和BV均下降。医师对图像质量、图像清晰度、病变显著性和图像总评分均显示出较强的一致性(Kappa值:0.65~0.87,P值:0.026~0.043)。对于小淋巴结组,β值为600时图像总评分最高(分别为13和14分);对于大淋巴结组,β值为700时图像总评分最高(分别为13和14分)。β值为100~600时,2组的SNR稳定增加,SNR增加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2.49~8.99,P值:0.023~0.038);当β值大于600时,小淋巴结组的SNR达到平稳(t值:1.28~2.00,P值:0.072~0.098),而大淋巴结组的SNR继续增加(t值:2.98~4.63,P值:0.012~0.029)。PVC之前,2组SUV参数和β值之间呈负相关(r值:-0.94~-0.64,P值:0.039~0.046);PVC后,2组的SUVmean和SUVmax和β值仍呈负相关(r值:-0.78~-0.68,P值:0.035~0.042),但2组的SUVpeak和β值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值:-0.22、-0.28,P值:0.069、0.126)。结论通过主观评分和半定量指标,68Ga-PSMA PET/CT显像基于BSREMA选择β值600和700进行图像重建半定量准确性和图像质量较好;小病灶在PVC后SUVpeak稳定,其临床价值应进一步探索。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同位素标记 镓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TCI)不同低效应室浓度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6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5月,全身麻醉应用TCI舒芬太尼及丙泊酚,随机分组,甲组(31例)效应室靶浓度为0.08ng/ml,乙组(31例)效应室靶浓度为0.12ng/ml,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舒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方面,甲组比乙组少,差异明显(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复合丙泊酚时的TCI舒芬太尼Ce的浓度建议是0.08ng/ml,不进可以平稳血气指标,而且可以减少舒芬太尼用量,缩短术后拔管时间。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丙泊酚 舒芬太尼 靶控输注 效应室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5-FU联合奥沙利铂对晚期转移性小肠癌患者生存率及继发效应的研究。方法:根据信封随机分组法将我院进行治疗的89例晚期转移性小肠癌患者(2018.8~2021.12)分为两组,其中,第一组采用卡培他滨进行治疗,为卡培他滨组(CA组),该组共43例患者;第二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5-FU、奥沙利铂进行治疗,为联合组(JO组),该组共46例患者。CA组和JO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通过奥沙利铂与5-FU两种药物对小肠癌患者进行治疗,进而分析CA组和JO组患者临床疗效、KPS评分、生活质量、远期生存率、继发效应的差异性来进行实验探究。结果:CA组患者治疗结果为稳定、进展的人数人别为15例、6例,JO组患者治疗效果为稳定、进展的人数人别为10例、1例,CA组和JO组相比较,JO组患者治疗效果略优(p>0.05)。治疗前,CA组和JO组患者KPS评分分别为75.23±11.03、76.19±11.18,数值相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出现上升趋势,且CA组和JO组患者KPS评分分别为83.75±13.90、93.16±14.74,JO组与CA组相比较,JO组患者KPS评分数值比CA组高(p<0.05)。治疗后,CA组患者角色、躯体、认知、情绪等功能表达显著低于JO组患者(p<0.05)。结论:奥沙利铂与5-FU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同时,能够显著改善小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延长患者远期生存时间,降低继发效应的发生率,建议晚期小肠癌患者采用该种方法治疗。

  • 标签: 5-FU 奥沙利铂 晚期转移性小肠癌 生存率 继发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精神科护理人员中实施森塔尔效应干预对其职业倦怠及工作压力的改善价值。方法:选择精神科护理人员纳入小组进行研究,共计选取90名,通过双盲模式分组,两组均为45名,分析组实施森塔尔效应干预、参照组应用常规心理辅导,对比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及工作压力评分。结果:分析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评分与参照组对比更低,(P<0.05),分析组工作压力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采取森塔尔效应干预能够积极改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及工作压力。

  • 标签: 森塔尔效应 精神科 护理人员 工作压力 职业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护理模式对结肠癌术后不良情绪、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中国贵航集团三0三医院收治的16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8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基于罗森塔尔效应进行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不良情绪、心理弹性和疾病应对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心理弹性各因子评分和应对方式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 w后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 w后试验组患者心理弹性各因子评分均明显高对照组(P<0.05);干预2 w后试验组积极应对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结肠癌患者术后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改善患者疾病应用方式。

  • 标签: 结肠癌 罗森塔尔效应 心理护理 不良情绪 心理弹性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用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2020年3月-2022年2月本科接诊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人78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SAS评分等指标。结果:从SAS评分上看,干预结束之时:试验组比对照组低(P<0.05)。满意度:试验组97.44%,和对照组79.49%相比更高(P<0.05)。结论: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用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满意度改善更加明显,焦虑情绪缓解更为迅速。

  • 标签: 脊髓损伤 满意度 脊柱骨折 罗森塔尔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老年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河南省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收治的472例老年PICC置管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社会支持在老年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之间的中介效应。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72份,回收有效问卷467份,有效回收率为98.9%。结果467例老年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分为(42.87±7.94)分,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147.32±22.17)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为(114.93±25.20)分;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呈正相关(r=0.244,P<0.01),社会支持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呈正相关(r=0.377,P<0.01),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呈正相关(r=0.471,P<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在老年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7.6%。结论社会支持是老年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中介变量。医护人员应重视并提高老年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以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升老年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及健康水平。

  • 标签: 肿瘤 老年人 PICC 自我管理能力 社会支持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银杏叶提取物(EGb)预处理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血管的保护效应。方法:首先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高脂饲料喂养进行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培养,并将大鼠分为以下几个小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二甲双胍组、EGb低剂量组、EGb高剂量组,每组纳入10只大鼠,以此比较分析EGb预处理下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的影响。结果:经过对各组大鼠糖代谢指标、血脂水平以及肌动蛋白清除系统的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来看,相比正常组大鼠,其余几组大鼠以上指标均有较大变化。结论:通过EGb预处理,能够降低大鼠心肌损伤,心肌保护效应良好,而且EGb预处理后的心血管保护效应可能与肌动蛋白清除系统有关。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 2型糖尿病 心肌梗死 心血管保护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级医院急诊科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在职业倦怠及其安全行为中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目的抽样与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21年2月26日—3月14日选取9个省/直辖市的39家医院455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倦怠量表、医疗保健机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护士安全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28份,有效回收率为94.07%。结果428名急诊护士职业倦怠得分为52(38,64)分,患者安全文化得分为150(139,166)分,护士安全行为得分为54(49,58)分。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得分与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得分(r=-0.661,P<0.01)、护士安全行为得分(r=-0.513,P<0.01)均呈负相关;急诊科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得分与其安全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482,P<0.01)。急诊科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在其职业倦怠与安全行为中具有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4.90%。结论三级医院急诊科护士具有中度的职业倦怠,其安全行为及对患者安全文化的感知还有提升空间,在三者关系中,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在职业倦怠与护士安全行为中具有一定的中介效应。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可采取系列措施预防或降低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加强患者安全文化建设,提升护理行为的安全性。

  • 标签: 护士 安全行为 职业倦怠 患者安全文化 急诊科 三级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血清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白介素-6(IL-6)、肺保护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各34例。对照组年龄(44.08±5.02)岁,观察1组年龄(45.26±4.95)岁,观察2组年龄(44.89±5.33)岁,观察3组年龄(43.25±5.12)岁。均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术前30 min给予生理盐水,观察1组术前30 min给予0.5 mg/kg氟比洛芬酯,观察2组术前30 min给予1.0 mg/kg氟比洛芬酯,观察3组术前30 min给予1.5 mg/kg氟比洛芬酯。比较4组入室时(T1)、插管即刻(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T4)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肺保护效应指标[肺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峰压(Ppk)],手术前后血清CXCL13、IL-6水平,术后2 h、4 h、8 h、12 h、48 h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术后追加镇痛药物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组间比较采用LSD-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3组、观察2组T3~T4时点HR、MAP波动幅度小于观察1组、对照组(均P<0.05)。观察3组、观察2组T2、T3、T4时点Cdyn均高于观察1组、对照组,Ppk均低于观察1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3组、观察2组术后2 h、12 h、48 h血清CXCL13、IL-6水平均低于观察1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 h、4 h、8 h、12 h、48 h观察3组、观察2组、观察1组、对照组VAS评分依次降低,BCS评分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3组术后追加镇痛药物发生率11.76%(4/34),低于观察2组32.35%(11/34)、观察1组47.06%(16/34)、对照组52.94%(1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观察1组、对照组术后追加镇痛药物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 mg/kg或1.5 mg/kg氟比洛芬酯可降低宫颈癌根治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具有良好肺保护效应,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且1.5 mg/kg氟比洛芬酯应用时可提供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镇痛药物追加,确保患者舒适度,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宫颈癌根治术 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趋化因子CXC配体13 白介素-6 血流动力学 肺保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