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时代的药学教育需要全方位的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课堂思考和学习兴趣。该文就物理药剂授课过程中结合基于问题式教学方法的实践经验作一探讨。

  • 标签: 基于问题式学习方法 物理药剂学 药学教育
  • 简介:1概述肝血瘀证是肝病最常见的证型之一。肝血瘀证血液运行受阻,污秽之血积于肝内,形成痞块。痞块乃肿大的肝脾。质较硬。肝纤维化是痞块形成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也是肝血瘀证的形成、发展导致死亡的本质。肝血瘀阻造成门脉系统压力上升,门静脉扩张。脾脏肿大。

  • 标签: 肝血瘀证超声诊断学 脾脏体积 门静脉
  • 简介:药剂是综合性、应用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实验教学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重要途径。统计分析近十年不同院校运用于药剂实验教学的方法,针对学院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式药剂实验教学法,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翻转课堂 微视频 药剂学实验 教学研究 自主学习
  • 简介:在药物分析课程中采用“研并进”的教学模式,理论课讲授概念的同时增加案例教学,注重概念与实验方法的学习;实验课以药物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与评价为任务,通过实验方案设计、完善、实施和总结不断深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 标签: 学研并进 教学模式 药物分析
  • 简介: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医药经管类专业统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建议.

  • 标签: 统计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 简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要求的变化。当前教学中本质而艰巨的任务不是教学生以书本知识,而是教学生怎样去学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从社会体制方面还是实际效果方面,高教中教师在学生获得这种技能的过程中起主要和关键作用,因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实践和探索。在教学中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由于某些原因,我们在高教中教师往往还滞留仅教书本知识的水平上。

  • 标签: 大学生 学习观 教学方法 教师素质 能力培养
  • 简介:中药药剂是中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加强实验教学有利于对学生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专业训练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并能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药学领域中各项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对学生进行严格考核,不仅能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实际操作掌握的程度,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多年来我们对中药药剂实验教学如何考查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标签: 中药药剂学 设计性实验 实验课 实验教学 实验报告 实验考试
  • 简介:抗凝药物在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传统抗凝药华法林、肝素等,因其自身局限性,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受到一定限制。利伐沙班作为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具有固定剂量、可预测的体内药物动力学过程等优点,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目前利伐沙班在临床应用中尚缺少监测指标,而一些高出血风险患者、怀疑药物过量或手术患者等又常常需要采取一定的监测手段。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利伐沙班药物动力学、药效等相关研究,为利伐沙班临床安全用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利伐沙班 抗凝治疗 药物动力学 药效学
  • 简介:医药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在给高等医药院校等机构于培养药学人才方面提供发展基础的同时,也对其如何培养与时俱进的高等药学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中国计量学院药学系在教学管理体制上锐意创新,针对发展形势,借鉴国外优秀的教学经验,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以药物计量等新课程为背景,对药学综合实验进行有益改革,提出"三种思维、三种能力"教学模式,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等药学人才。

  • 标签: 药学 药物计量学 综合实验 教学改革
  • 简介:本文报告15例肝癌术后复发的B超、CT及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比较了三种影像检查的阳性检出率,并且对其影像检查的诊断价值及介入治疗进行了探讨,认为B超可作为肝癌术后复发的常规检查方法CT定位诊断正确率高,血管造影可以发现0.3cm×0.4cm复发灶,肝癌术后肝动脉灌注可降低复发率。

  • 标签: 肝肿瘤 超声学 血管造影术 X线计算机 肝动脉灌注
  • 简介:目的研究杜鹃素在正常大鼠体内的药动特征。方法杜鹃素单剂量ig给予大鼠后,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的杜鹃素,通过DAS软件程序模拟计算,得出杜鹃素在大鼠体内相应的药动参数。结果杜鹃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模型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参数为:t1/2α=(0.33±0.10)h,t1/2β=(15.22±8.98)h,CL/F=(14.89±3.45)L/(h.kg),Cmax=(1.61±0.14)mg/L,Tmax=(0.25±0.01)h,MRT(0-t)=(2.35±0.08)h,AUC(0-t)=(3.06±0.16)mg.h/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可用于杜鹃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研究;大鼠ig给予杜鹃素后,其在血浆中分布较快,半衰期较短。

  • 标签: 杜鹃素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房室模型
  • 简介:梅毒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感染后随着疾病的发展,可造成人体多器官和神经系统的损害,产生多种症状与体征,后果十分严重。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由于梅毒螺旋体的活性与人体抵抗力之间的相关关系,表现为临床症状和潜伏状态交替出现,病程可持续很长。目前检测感染者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是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主要手段。采用快速、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对本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梅毒 血清学 检测方法 临床应用 性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道病毒脑炎病原及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2014年4月-2022年7月临床住院部收治肠道病毒性脑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对88例患者进行肠道病毒及临床针对性的分析。结果:88例患者初始临床症状为发热、头痛、抽搐、脑膜刺激征和呕吐等症状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1.59%、20.15%、19.32%、19.32%、19.32%;出现白细胞计数水平明显上升(超过10×109/L)患者所占比例为38.64%,出现C反应蛋白水平上升患者所占比例为64.77%,肝功能异常患者所占比例为26.14%,出现脑电图异常患者所占比例为23.86%。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检测阳性率为100%,其中柯萨奇病毒16型为8.0%,肠道病毒71型为35.23%;柯萨奇病毒6型为3.41%,柯萨奇病毒10型为1.14%,其他型肠道病毒为52.27%。结论: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肠道病毒脑炎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在肠道病毒脑炎患者中,其中,肠道病毒通用核酸检测阳性率较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采用针对性治疗。

  • 标签: 肠道病毒 病毒脑炎 病原学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布氏菌病患者进行血清检验与细菌检验对诊断其病情的价值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布氏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例,初次诊断接受血清与细菌学联合检验的为A组,只接受血清检验的为B组,仅接受细菌检验的为C组,然后对三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阳性检出率远远超过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布氏菌病患者应用血清检验联合细菌检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单独使用血清检验或者是细菌检验。

  • 标签: 布氏菌病 血清学检验 细菌学检验 价值对比
  • 作者: 沙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人民医院沙英超声技术本身具有无电离辐射、无创等诸多优势,故而在20世纪40年代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在内的各个领域。医学领域初始应用的超声技术均为二维超声,其仅仅可对平面状态下的组织等情况做出反映,此后彩色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彩色多普勒超声随之诞生,成为超声在医学中应用的划时代性变革。此后便携式高分辨超声探头等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普及,基于其无创等诸多优势,麻醉过程中运用超声获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其详细的优势和应用情况仍未得到临床广泛认可,故而本次研究针对其做出刍议,目的在于总结经验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现将研究详情做出整理报道,具体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血液流变是研究人体的血液和血液中所包含的各组成成分的流动、变形的科学。血液流变检验在如今的临川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一些疾病的诊断可以具有很重要的辅助作用,对一些疾病的发现,发展等可以提供一些预见性资料。本文对血液流变检验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也提出了一些关于血液流变检验的临床应用。

  • 标签: 血液流变学 检验方法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