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肺结核的诊断中医学影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分别是应用X线检查的对照组以及应用螺旋CT检查的观察组,对比诊断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更高(P

  • 标签: 医学影像学技术 肺结核 X线 螺旋CT
  • 简介:摘要:探索将课程思政教学活动有机融入医学检验专业的《血液检验》课程中,实现专业课程学习和思政素质教育同向同行合力育人,系统的设计具有显著专业特点,以《血液检验》为载体对学生思想意识进行引导,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步转变为其自身能力与职业素养,真正做到有所得、学有所成、全方位育人。

  • 标签:
  • 简介:摘要:DNA检验是法医物证最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核酸样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DNA存在于每一个有核细胞中,因此也存在于犯罪现场遗留的生物检材中。生物检材多种多样,常见有血痕、精斑、唾液斑、毛发、骨骼、指甲、指纹、组织碎片、鼻涕、头皮屑等,检材的基质也多种多样,有衣服、日常用具、烟头、树木草叶、土壤、水泥、塑料、玻璃、皮革等,对DNA分析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扰,生物检材多从案件现场收集,不可避免会受到复杂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检材DNA常出现降解,甚至被破坏,尤其是腐败、污染、陈旧的检材,因此提取检材DNA应根据现场提取的检材种类、来源和保存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提取方法。本文将针对法医物证DNA检验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探讨,探寻当前DNA检验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 标签: 法医物证学 DNA检验 现状与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腰结合部脊髓损伤影像诊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60例胸腰结合部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症状(有无脊髓或神经根损伤)分组,分为损伤组与无损伤组,并分别行X线片、CT影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结果:损伤组及无损伤组X线片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t=0.147、0.633、0.337,P=0.884、0.529、0.737>0.05);CT测量椎管狭窄率<50%无显著性差别,但CT测量椎管狭窄率>50%者,两组差异显著(=21.193,P<0.05)。结论:胸腰结合部骨折合并脊髓或神经根损伤者,CT显示椎管狭窄率>50%,可作为临床预测及选择手术治疗的参考指标。

  • 标签: 胸腰结合部脊髓损伤 影像学诊断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对人类的健康也带来无法忽视的不利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儿童及青少年群体中逐年上升。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中国的糖尿病患者群体数量庞大,高居世界第二,而其中儿童和青少年的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引人注目,并且儿童的糖尿病发病类型也不仅仅是常见的1型糖尿病,目前有不少的2型糖尿病在儿童及青少年群体中被确诊。儿童及青少年的糖尿病作为慢性疾病通常会对患者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且同时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故糖尿病在儿童及青少年群体中的规范化诊治相当重要。

  • 标签: 糖尿病 流行病学 诊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诊断是临床医学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疾病诊断基础知识和技能,其教学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临床疾病诊断能力发展。面对新时期社会医疗需求增长带来的挑战,临床医学专业诊断教学应深化改革,推动教学方法创新优化,强化实训教学力度,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技能,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岗位需求。本文主要就临床医学专业诊断教学改革内容展开论述,尝试着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临床医学 诊断学 教学改革 实训教学 综合技能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对比X线和CT在脊柱骨折影像诊断中的效果。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敏感性及临床价值,得出CT在脊柱骨折诊断中更具优势。研究表明,CT能够提供更清晰、更全面的脊柱骨折图像,对于复杂骨折、微小骨折及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尤为准确。相比之下,X线虽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在某些骨折类型的诊断中可能存在漏诊或误诊的风险。因此,在脊柱骨折的影像诊断中,CT应作为首选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 标签: X线 CT 脊柱骨折 影像学诊断 准确性
  • 简介:摘要:放射肿瘤是一门贯穿多个学科的综合学科。面对的患者为恶性肿瘤患者,其属性较为特殊及复杂。面对这一类特殊群体,人文沟通有时比治疗更重要。针对放疗专业的青年医师,除了对其临床专业与沟通技能的培训外,还应当充分重视青年医师的人文关怀意识培养。以生物-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为核心的现代医学需要融入更多的人文教育理念,才能提高放射肿瘤青年医师的人文素质,以应对现阶段的医疗现状。本文主要探讨人文教育在放射肿瘤教学实践中的薄弱点与实施整改方案。

  • 标签: 放射肿瘤学 医学人文教育 放疗青年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应用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药动与药效。方法:研究时间及对象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医院接诊的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均行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且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此药血药浓度,分析莫西沙星的药动与药效。结果:(1)莫西沙星经单剂量给药后,其谷浓度为(1.42±0.09)mg/L、峰浓度为(3.68±0.10)mg/L、稳态血药浓度为(4.30±0.08)mg/L;(2)莫西沙星总有效率达到90.00%,包括5例无效(10.00%)、6例进步(12.00%)、5例显效(10.00%)、34例治愈(68.00%),且病原菌清除率为96.00%。结论: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应用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中有较好治疗浓度,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药动学 药效学
  • 简介:【摘 要】甲状腺乳头状癌癌细胞核的特征性变人是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具体包含核沟、毛玻璃样核、核内包涵体、核重叠等,然而,有一些病例中不典型细胞核的改变则会致使诊断困难,产生病理医师间的诊断差异问题。创建客观性的诊断标准,并降低主观性的评价差异是临床病理诊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下文具体分析近些年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诊断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情况,并针对在组织中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与分子遗传特点等展开综合性的阐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参考。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病理诊断 遗传学特点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分析提升临床检验诊断培养质量的策略路径。临床检验诊断在医学诊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培养质量对于准确诊断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现状分析,探讨了目前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剖析了培养质量受影响的主要因素。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和路径来提升临床检验诊断培养质量。在最后通过策略实施与效果评估,验证了所提出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于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临床检验诊断学 培养质量 策略路径 医学诊断 质控措施
  • 简介:摘要:新冠疫情的暴发暴露了我省现有公共卫生体系的一些不足,特别是流行病调查人员数量与能力的不足,全面开展培训、建设一支注重实战、技术过硬的现场流行病调查队伍已是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我省现场流行病学人才队伍现状、培训工作模式,结合现有培训的经验,在授课内容、师资力量、结业标准、结业方式等方面不断探索湖北省现场流行病培训的新模式,为推进我省现场流行病培训项目工作提出新思路。

  • 标签: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新模式
  • 简介:目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本院近2年收治的75例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检出率及二维超声声像图进行观察与研究。结果:本次研究的75例患者中,共71例检出椎动脉狭窄现象,检出率为94.67%;检出椎动脉狭窄的患者二维超声声像图均呈现程度不一的椎动脉狭窄现象,且存在回声增强、椎动脉管壁增厚等现象,其中27例患者伴随椎动脉走行弯曲现象,9例患者存在不规则低回声血栓,11例患者伴随粥样斑块形成。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7年绵阳市涪城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年绵阳市涪城区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统计分析。结果2017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64例,无死亡病例,年发病率为121.56/10万,未出现暴发疫情。764例中,临床诊断293例,实验室诊断471例(EV71病例81例、CoxA16病例65例、其它肠病毒病例325例);1~6月(442)例,占发病的占57.85%;3岁以下652例,占88.57%;散居儿童451例,占59.03%,幼托儿童288例,占37.70%。男性发病率为137.91/10万,女性为121.56/10万,男女发病有差异,男性发病高于女性(P<0.01);城区发病率为107.21/10万,农村发病率为165.84/10万,城区与农村发病有差异(P<0.01)。结论2017年涪城区手足口病疫情较上一年有所下降,防治工作仍应加强。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证明颅脑CT影像鹿特丹评分表与颅内压(ICP)具有相关性,探索通过鹿特丹评分表预测ICP值,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收集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行单纯的有创ICP监测(Camino、Codman脑室型或脑实质型装置)的患者,无再行其它手术。患者在ICP探头置入后24小时内统一进行颅脑CT平扫。将患者颅脑CT平扫的影像表现通过CT影像鹿特丹评分量表转化为数值,并与CT检查前60分钟内的ICP平均值(每10分钟读取1次ICP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结果共有66例病例纳入研究。单因素相关性分析通过鹿特丹评分表转化的CT评分值均与ICP具有相关性,相关性系数为r=0.545(P<0.01)。为了便于指导临床治疗,将ICP值分为三级当ICP持续小于15mmHg时,颅内压在正常范围;ICP持续大于15mmHg并小于20mmHg时考虑颅高压,但此时可予加强临床观察,暂不需进行降压处理;当ICP持续大于20mmHg时则需进行临床干预。与鹿特丹表所得的CT评分值的对应值进行等级相关性分析r=0.729(P<0.01),具有强相关性,再将分级后各个层次的ICP与所对应的CT评分值分别进行单极相关性分析均具有强相关性(见表3)。且通过线性关系图可知CT评分值超过5分时提示ICP值超过20mmHg。结论CT影像特征通过鹿特丹评分表所得数值与ICP值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鹿特丹评分表能够较好的预测ICP值。评分超过5分时提示ICP值超过20mmHg,需进一步进行临床干预,因此鹿特丹评分表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鹿特丹评分量表, ICP值,相关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