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评价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心内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治疗并且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472例。根据CAG结果将入选病例分为CHD组(n=225例)对照组(n=247例)。所有患者在CAG前空腹行血液生化检查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CHD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血糖、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PVhsCRP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吸烟、HCY(OR=1.027,95%CI:1.007—1.046,P=0.007)、MPV(OR=2.024,95%CI:1.597~2.565,P〈0.001)hs—CRP(OR=1.079,95%CI:1.044~1.115,P〈0.001)是CHD的危险因素。结论平均血小板体积超敏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平均血小板体积 超敏C反应蛋白 预测价值
  • 简介:目的观察老年严重脓毒血症患者血浆BNP水平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对象分为三组:78例老年严重脓毒血症患者,45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59例健康对照组,测定其血浆BNP浓度。对其中的22例严重脓毒血症患者16例心力衰竭患者分别进行肺动脉导管监测以评价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1)老年严重脓毒血症组、老年心力衰竭组健康对照组的血浆BNP水平依次为912±757pg/ml,1143±791pg/ml64.15±46.08pg/ml。严重脓毒血症组心力衰竭组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老年严重脓毒血症组老年心力衰竭组两组之间BNP元统计学差异(P〉0.05)。(2)对部分病例进一步血流动力学监测表明老年严重脓毒血症组老年心力衰竭组血流动力学不同但两组间的血浆BN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严重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与PAOP、CI元相关性,r值分别为0.1640.004,P〉0.05。结论严重脓毒血症急性心衰时血浆BNP水平均明显升高,急性心衰不同的是两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不同,BNP升高水平与炎症本身及脓毒血症相关的心肌功能不全及年龄等因素均有关,BNP不能作为替代严重脓毒血症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 标签: 脑利钠肽 脓毒血症 感染性休克 心力衰竭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与CHF程度的关系.方法:46例CHF患者作为观察组,46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入选者均于清晨空腹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AngⅡ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CHF患者血浆ET、Ang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随着心功能级数的升高,二者的含量也逐步增加(P<0.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明显增加,且与心力衰竭的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内皮素 血管紧张素Ⅱ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血浆内皮素(ET)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各种不典型表现临床转诊过程的回顾,探讨临床医师如何提高对这一凶险的心血管病急症的警惕性。方法回顾2001年7月至2006年3月我院院外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2例临床表现转归。结果早期诊断20例,手术治疗8例,保守治疗9例,猝死6例,院内死亡自动出院9例。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易误诊,临床医师应充分认识该病的特征,及早诊断,迅速治疗,以挽救病人生命。

  • 标签: 夹层动脉瘤 临床表现 转归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及心肌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35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脑梗死组)及258例非脑梗死患者(正常对照组)的资料,分析两组患者心电图心肌标志物变化情况,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心电图异常的比例明显增大(22.9%比73.3%,χ^2=150.53,P=0.00),肌钙蛋白I[cT-nI,(0.02±0.003)μg/L比(0.07±0.002)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9.1±5.6)U/L比(24.2±4.1)U/L]肌酸激酶[(98±9.8)U/L比(202.7±10.2)U/L]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年纪越大心电图异常率越高[60~75岁(37%),>75岁(83.8%),χ^2=80.54,P=0.00];随访6个月后,cTnI异常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cTnI正常组(86.8%比19.5%,χ^2=95.09,P=0.00)。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时心电图、心肌标志物异常发生率较高,对判断病情、评估预后指导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梗塞 心电描记术 肌钙蛋白I
  • 简介: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左卡尼汀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左卡尼汀组同时给予5%GS250ml加左卡尼汀3g静脉滴注,1次/d,共15d,然后口服左卡尼汀1g/次,2次/d,共15d。结果加用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总有效率为84.0%,显著优于对照组60.0%(P〈0.05),左室收缩功能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改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左卡尼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

  • 标签: 肉碱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室功能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人群血清高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对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聚集率(PAg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将体检人员392例分成对照组、边缘高TC组、边缘高TG组,高TC组、高TG组、TC、TG均升高组(TC、TG均升高),运用美国BackmanCoulter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电阻抗法检测PLT、MPV,美国Chrono-logAggroMeter四通道血小板聚集仪,免疫比浊法测PAgT,诱导剂分别为二磷酸腺苷(ADP)0.5umol/L、2.0umol/L,肾上腺素(Adr)2.78umol/L、5.56umol/L,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各实验组MPV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各实验组PAg-TADP0.5、PAgTAdr2.78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PAgTADP2.0、PAgTAdr5.56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P〉0.05);各实验组PLT与对照组结果比较无区别(P〉0.05);MPV、PAgTADP0.5、PAgTAdr2.78与TC、TG含量分别存在正相关P〈0.05,MPV与PAgTADP0.5、PAgTAdr2.78分别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血脂异常人群监测血小板计数、MPV及血小板聚集率,对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高胆固醇 高甘油三酯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聚集率
  • 简介:目的:分析抗阻训练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我院确诊的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宣教组(75例,仅予以一般健康宣教),抗阻训练组(75例,实施抗阻训练)。两组均观察12周,分别于入组前后检测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与常规宣教组比较,抗阻训练组收缩压[SBP,(156.5±21.3)mmHg比(139.6±20.2)mmHg]、舒张压[DBP,(91.5±12.6)mmHg比(82.7±12.8)mmHg]水平及总胆固醇[TC,(5.9±2.1)mmol/L比(4.5±2.0)mmol/L]、甘油三酯[TG,(1.7±0.5)mmol/L比(1.1±0.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9±1.2)mmol/L比(2.0±1.1)mmol/L]水平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6±0.3)mmol/L比(1.9±0.4)mmol/L]水平显著上升(P均=0.001)。结论:抗阻训练有利于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血脂状况,具有临床实践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抗阻训练 血压 脂代谢障碍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Firebird2TM药物洗脱支架Excel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的长期疗效安全性。方法纳入97例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冠心病患者,Firebird2TM支架组(52例)Excel支架组(45例),分别于2014年12月15日-2014年12月25日对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5.95±15.99月。结局变量包括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全因死亡、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次要终点事件(心功能分级)。结果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69.16岁,男性比例59.78%,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入院时诊断、植入支架的直径长度、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术前实验室检查项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Firebird2TM支架组患者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靶血管血运重建1例,全因死亡3例;EXCEL支架组患者致死性心肌梗死5例,靶血管血运重建3例,全因死亡5例,MACE发生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xcel药物洗脱支架长期治疗效果不优于Firebird2TM药物洗脱支架。

  • 标签: 冠心病 药物洗脱支架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合并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方法: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甭开灵注射液。结果:治疗组血肿吸收、预后等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合清开灵注射液在急性脑出急性脑出血早期应用能使血肿吸收更完全,并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清开灵注射液 血肿吸收 脑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肥胖与老年男性雄激素、雄激素受体(AR)水平及AR基因CAG重复序列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收集323例老年男性,根据腰围不同分为4组,腰围<85cm组、腰围85-90cm组、腰围91-96cm组腰围≥97cm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总睾酮(TT)雌二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游离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使用DNA测序方法测定CAG重复序列.结果与腰围<85cm组比较,腰围85-90cm组、腰围91-96cm组、腰围≥97cm组舒张压雌二醇/睾酮比值逐渐增高,SHBG逐渐降低(P<0.05,P<0.01);与腰围85-90cm组比较,腰围≥97cm组雌二醇/睾酮比值增高(7.75±3.25)vs(6.34±2.98),SHBG降低[(142.02±71.92)nmol/Lvs(177.72±86.27)nmol/L,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腰围与腰臀比、体质量指数雌二醇呈正相关,腰围与TT呈负相关.结论肥胖男性TTSHBG下降,雌二醇和雌二醇/睾酮比值明显升高;ARAR基因CAG重复多态性与体脂分布无相关性.

  • 标签: 雄激素类 受体 雄激素 睾酮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肥胖症
  • 简介:目的观察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内皮脂肪酶(EL)脂联素(APN)水平变化,并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EL、APN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120例,男性77例,女性43例,年龄30~70(52.7±4.3)岁,其中H型高血压组患者90例。按血清Hcy浓度分为三组:Hcy〈10μmol/L为单纯高血压组(30例),Hcy10~30μmol/L为轻度升高组(59例),Hcy30~100μmol/L为中度升高组(31例)。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检测Hcy、EL、APN、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水平。结果H型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组的TC、LDL-C、SBP、DBP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H型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组血清EL水平升高,APN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型高血压组较单纯高血压组的血清ELHcy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单纯高血压组、轻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随着Hcy水平的升高,三组血清EL水平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水平与EL、LDL-C呈正相关(r=0.397,P〈0.01;r=0.409,P〈0.01)。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EL水平升高,APN水平降低,且EL随着Hcy升高而升高。

  • 标签: H型高血压 内皮脂肪酶 脂联素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冠状动脉造影是常规用来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技术,但是冠状动脉造影不能反映冠状动脉血管功能的真实情况,所以基本上不能明确狭窄的冠状动脉是否与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相关。目前,在临床上用来判断狭窄病变冠状动脉功能的方法主要是应用压力导丝检查得出的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flowreserve,FFR)这种技术。

  • 标签: 血流储备分数 瞬时无波型比率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目的评价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冠心病的可能关系。方法共纳入72例患者,38例为冠心病、34例无冠心病,对所有患者进行颈动脉B超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冠心病患者颈动脉IMT与无冠心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左室肥厚患者相比,左室肥厚组颈动脉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T增厚预示心血管疾病的存在。

  • 标签: 肥大 左心室 动脉硬化
  • 简介: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carotidatheroscleroticdisease,CAD)是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的重要原因,占到全部缺血性脑卒中的15%~20%,是老年全身CAD的重要组成部分[1].研究表明,CAD患者心肌梗死、外周动脉疾病以及死亡的风险均增加.通常男性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速度比女性患者要快,实际上几乎所有的中年人和老年人都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但通常年龄>60岁的老年人会经常出现症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到一定程度就可能造成受累动脉供血区域的缺血及坏死,其后果将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医疗资源的消耗,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因此,掌握其发病特点与防治原则对于减少老年人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至关重要.

  • 标签: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早期诊断
  • 简介:大量流行病学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了血尿酸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相关联。迄今,至少有约20个大规模试验,分析了尿酸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涉及10万例以上研究对象,其中支持尿酸作为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研究有10多项。著名的芝加哥心脏研究,入选病人24997例,结果提示,尿酸是女性全病因死亡的独立预报因子,尿酸与男性全病因死亡率相关联,

  • 标签: 独立危险因素 病因 女性 高尿酸 心血管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
  • 简介:制作Meta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但因制作者的水平差距较大,故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使用Meta分析前一般是需要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的;再者,有时还会针对某一疾病相关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汇总评价,制作时亦需要进行质量的评价。如同原始研究一样[1-3],

  • 标签: META分析 质量 评价工具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