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隔姜灸配合延胡索填脐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优势。方法:将2023年全年覆盖范围内收治的辩证为寒凝血瘀型的原发性痛经患者纳为受试对象,依据双盲法分组原则将其依次纳入对照组(n=40,实施布洛芬口服治疗)与研究组(n=40,实施布洛芬治疗联合隔姜灸配合延胡索填脐治疗)评价患者子宫血流情况与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较,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子宫动脉搏动指数更低(P<0.05),同时该组患者治疗三个疗程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更低(P<0.05)。结论:隔姜灸配合延胡索填脐在改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程度中具有显著优势,有利于协助患者获得理想治疗预期,同时可避免复发。

  • 标签: 寒凝血瘀 痛经 隔物灸 填脐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预警机制下全程绿色通道干预在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中抽选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儿例数为50例,接受预警机制下全程绿色通道干预,对照组患儿例数为50例,接受常规急诊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各个流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中采取预警机制下全程绿色通道干预可以很好的缩短急诊治疗时间,为患儿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急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预警机制下全程绿色通道干预 急诊 小儿高热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接受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治疗的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术前不良情绪评分、术后康复依从性评分、术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术前对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发现护理之前无差异,护理之后差异明显,观察组更低(P

  • 标签: 心理护理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传统清创缝合、医用组织胶水在急诊科面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我院急诊进行救治的面部创伤患者92例,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清创缝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应用组织胶水免缝合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指标(备物时间、清创时间、愈合时间、VAS评分、平均换药次数)、创面愈合分级(甲级、乙级、丙级)、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结果:备物时间、清创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平均换药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17.39%,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8.26%。结论:在急诊面部创伤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医用胶水免缝合术处理可有效缩短备物和清创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愈合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急诊 面部创伤 医用胶水 清创缝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徐州市传染病医院实施“新冠病区模拟教学”专题培训的效果。方法:采取模拟病房实境培训、防护技能培训、护理技能培训、理论培训等,对我院90名护士分批次进行“新冠病区模拟教学”培训。对比培训前后护士新冠肺炎理论知识评分、院内感染防控知识评分。结果:实施“新冠病区模拟教学”专题培训后,护士关于新冠肺炎理论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P

  • 标签: 护理部 新冠病区模拟教学 培训 理论知识 实践能力 应急防控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安全风险防御机制护理干预对肺癌介入治疗患者疼痛、生活质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9至2023年8月我院微创介入科收治的86例肺癌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安全风险防御机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生活质量及希望水平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VAS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F-36各维度评分及HHI各项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肺癌介入治疗患者给予安全风险防御机制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肺癌 介入治疗 安全风险防御机制 疼痛 希望水平
  • 简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发病急、致死率高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急性血栓形成导致的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的主要策略是尽早完全疏通梗死的相关动脉,使血流重建,恢复组织水平的血液再灌注,以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或缩小心肌缺血范围,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降低致死率,主要治疗手段是静脉溶栓和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标签: 心肌梗死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原发性肝癌应用放射性粒子或射频消融( 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收集 2017年 8月 ~2018年 9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96例,运用抽签法将其分为 A组与 B组,各 48例; A组患者应用 TACE+RFA治疗, B组患者应用 TACE+125I放射粒子治疗,术后 1月 MR、动态增强 CT复查,使用 TACE对病灶碘油聚集不佳患者再次治疗,对比两组术后疗效。结果 研究显示, A组治疗 1月后肿瘤控制率、客观有效率与 B组对比( P> 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 TACE+125I治疗或 TACE+RFA治疗,均可取得较为满意效果;临床中对于单纯 TACE治疗无效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上方法接受治疗。

  • 标签: 放射性粒子 射频消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原发性肝癌应用放射性粒子或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收集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6例,运用抽签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48例;A组患者应用TACE+RFA治疗,B组患者应用TACE+125I放射粒子治疗,术后1月MR、动态增强CT复查,使用TACE对病灶碘油聚集不佳患者再次治疗,对比两组术后疗效。结果研究显示,A组治疗1月后肿瘤控制率、客观有效率与B组对比(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TACE+125I治疗或TACE+RFA治疗,均可取得较为满意效果;临床中对于单纯TACE治疗无效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上方法接受治疗。

  • 标签: 放射性粒子 射频消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后予以预见性护理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40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20,预见性护理)和对照组(n=20,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情绪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归长皮膏联合银离子藻酸盐治疗乳腺癌术后伤口不愈疗效观察。方法:研究2021年1月-2022年6月进行,入组观察对象50例,均为乳腺癌术后伤口不愈患者,入组后对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患者25例),一组观察组应用紫归长皮膏联合银离子藻酸盐治疗,一组对照组应用银离子藻酸盐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0%(24/25)高于对照组76.00%(19/25),(p<0.05)。结论:紫归长皮膏联合银离子藻酸盐治疗乳腺癌术后伤口不愈疗效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紫归长皮膏 银离子藻酸盐 乳腺癌 术后伤口不愈 疗效观察
  • 简介:[本刊讯]2018年6月22日和7月7日,上海市护理学会组织2018年度优秀青年人才育苗计划培养对象参加了两场公共课程培训。该培训以小班化的工作坊形式展开,围绕医务人员职场情商修炼、TMST临床医学模拟教学等内容展开专业培训。

  • 标签: 上海市护理学会 课程培训 青年人才 培养 育苗 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埋植Ⅰ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埋植Ⅰ期患者60例,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优质两种模式展开护理干预,对不同干预模式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埋植Ⅰ期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埋植Ⅰ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其相关指标的改善有积极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皮肤软组织扩张期 埋植Ⅰ期 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上海市疫情期间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星调查选取某医院门诊 62 名门诊护士。结果 62名门诊护士工作投入得分为61.00(43.75,76.00),心理资本得分为98.00(60.25,113.00)和组织支持得分为53.00(38.00,61.00)。心理资本在组织支持感及工作投入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诊护士年龄每增加 1 个层级,其工作投入得分平均增加 1.294 分;门诊护士工作、轮休日留宿医院天数每增加1个层级,其工作投入得分平均减少3.638分,这可能与在院睡眠质量差;生活环境、饮食改变;思念家人等有关联。情感支持、工具支持每增加 1 分,工作投入得分各平均增加 1 分;自我效能、希望、乐观维度每增加 1 分,工作投入得分各平均增加 0.656、0.960、2.249 分(P < 0.01)。结论  医院门诊护士处于中等工作投入水平,组织支持既可以直接影响门诊护士工作投入的水平,也可间接通过心理资本影响工作投入的水平。管理者可通过增强组织支持、心理资本等措施,提高门诊护士工作投入水平。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门诊护士 工作投入 组织支持感 心理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