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传染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2月在我院传染科住院的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染科护理工作中加入优质护理服务,可以使紧张的护患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使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传染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肾结石患者术后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研究。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4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2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并采用VAS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对比分析两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为(3.82±0.65)分,平均康复时间为(8.5±1.2)天,满意度评分为(96.5±3.2)分,对照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为(4.72±0.35)分,平均康复时间为(12.6±2.9)天,满意度评分为(89.5±11.2)分,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平均康复时间、满意度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肾结石患者术后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建立。

  • 标签: 肾结石 优质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8年4月7日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观察组47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32例患者非常满意、10例基本满意、4例满意、1例不满意,总满意度97.87%;对照组中,11例患者非常满意、12例基本满意、6例满意、14例不满意、4例非常不满意,总满意度61.70%(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的临床护理中全面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深受患者好评,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优质护理服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优质导诊服务对门诊就诊质量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我院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优质导诊服务,分别从优质导诊服务前和优质导诊服务后选择45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列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即对照组门诊患者采取常规导诊服务,试验组门诊患者采取优质导诊服务,观察两组门诊患者的对门诊就诊质量的评分以及对门诊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显示在对门诊就诊质量评分方面,试验组门诊患者对服务态度、咨询服务以及就诊等后的评分分别为(14.78±2.80)、(16.77±2.24)和(17.58±2.54),对照组门诊患者对服务态度、咨询服务以及就诊等后的评分分别为(18.46±1.68)、(9.63±1.23)和(7.89±1.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门诊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3.3%,对照组门诊患者的总满意度为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门诊患者采用优质的门诊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咨询服务以及就诊等候等指标的评分,有助于提高门诊患者对门诊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导诊服务 就诊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骨科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应用药学服务对其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在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进行骨科I类切口手术的患者110例,按其入院时间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每组55例患者,干预组在围手术期行以药学服务干预,非干预组不进行药学服务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及合理用药情况。结果手术结束后,干预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出现率为明显低于非干预组;合理用药由于非干预组组间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当的通过药学服务对骨科I类切口手术的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可提升手术安全性。

  • 标签: 药学服务 骨科I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89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4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给予人性化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也均高于对照组患儿,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人性化服务应用于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评分,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率,促进护患和谐。

  • 标签: 人性化服务 护理管理 护理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加强药学管理对提高全程化药学服务质量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接触药学服务的医务人员50例(在2015年9月15日至2016年9月15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全程化药学服务管理,有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措施,有25例。结果观察组处方开具不合理率(4.00%)低于对照组(P<0.05),取药等待时间(15.48±2.36)min、药品盘点时间(1.85±0.06)min短于对照组(P<0.05),账目符合率(100.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医务人员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管理干预,能够整体优化药学服务质量。

  • 标签: 药学管理 全程化药学 服务质量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和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共12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药学服务,对比两组用药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药学服务效果明显,能及时发现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不仅保证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药学服务 高血压 用药依从性 临床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在妇产科患者护理中行健康教育和优质护理服务,研究应用效果。方法随机自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患者资料库中选取62例妇产科患者入组,根据数字表法分组,31例实验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和优质护理服务,3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认知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妇产科患者护理中行健康教育和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妇产科 健康教育 优质护理服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3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意见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5例,参照组给予优质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经护理,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均明显下降,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评分降幅更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度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护理满意度,是理想的护理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无缝隙护理 手术室优质护理 SAS评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服务中心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探讨应对策略。方法通过对患者服务中心工作中的安全风险的分析,采取制订完善多项应急预案,加强环境安全管理,加强患者宣教,在候诊区放置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结果患者服务中心工作中的安全风险减少,门诊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通过不定期安全排查及应对策略的制定,能有效减少安全风险,患者服务中心服务质量提升,减少了纠纷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安全风险 患者服务中心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12月期间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老年患者80例,分别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主要对老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老年患者进行规律服药、错服药物和按时服药等进行观察,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较优于护理前,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满意度83.7%,较低于护理后的98.7%,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老年患者自身特点,对其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提升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老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其服药依从性得到明显提升。

  • 标签: 护理干预 养老综合服务中心 老年患者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探讨人性化服务对于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从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然后基于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包括40例血液透析患者。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取常规的护理服务和人性化护理服务。观察对比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治愈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的治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P<0.05);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的80.0%(P<0.05)。这表明在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有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人性化服务 血液透析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中施行医护同组排班制度的价值。方法本院2015年1月于神经外科病房内开展医护同组排班制度,即把本科室25名护士分成总务团队1个(包括19名护师)与责任组4个(各包括5名护士),落实责任制。各组每天均需保持3名护士在岗,各在岗责任护士均每天协同医师进行查房。结果施行后的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与施行前相比均显著更高(P<0.05);施行后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与施行前相比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中施行医护同组排班制度可促进护理质量的改善,提高护士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 标签: 医护同组排班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试点病房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疗效,为提高胸外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提供指导。方法遵循随机抽样原则,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胸外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围手术期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外科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9)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29)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物质生活维度、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等生活能力综合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8.9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5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具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常规护理 老年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全军医学服务模式在糖尿病治疗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5月就诊的糖尿病患者80例,对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实行自我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医学服务模式,观察一年为周期,治疗前后,采用糖尿病状况控制评价量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及返院率衡量两组的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医学治疗有利于糖尿病病患控制病情,降低返院率,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全科团队服务模式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机械通气平均次数、住院时间、VAP发生率、护理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机械通气平均次数、住院时间、VAP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护理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机械通气次数,降低VAP发生几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及临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新生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在恶性肿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7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护理服务中采用常规护理管理体系,观察组护理服务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升,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体系,提高了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体系 恶性肿瘤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需要进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实验组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患者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模式在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和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人工关节置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