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与青少年献血者的沟通技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血站献血青少年共计500名,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言语沟通技巧、人文关怀、预防突发事件和全局掌控意识等,调查患者献血满意率,通过一年随访调查得出重复献血率。结果血站选取的500名青少年献血者均献血成功,且在整个献血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满意498例,总满意率为99.6%,且青少年献血者感觉较好,经一年随访后重复献血2~3次青少年412例,重复献血率为82.4%。结论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通过沟通技巧与青少年献血者良好、有效沟通,能够消除青少年献血者的献血恐惧感和紧张感,提高青少年献血者愉悦感,有利于其顺利献血的同时,重复献血率在青少年中明显提高。

  • 标签: 采供血护理人员 青少年献血者 沟通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岳阳市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知识认知现状与行为,为无偿献血员招募及相关工作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按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问卷设计时参考同类型。结果在校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未献血者主要担心献血会传染疾病、认为自己身体差、怕痛等。结论应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无偿献血的宣传,让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无偿献血对个人、社会的意义,积极投身到无偿献血中去,以保障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大学生 无偿献血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对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改良间歇多次扩张治疗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48例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24例,A组患者实施改良间歇多次扩张治疗,B组患者实施常规扩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氏饮水试验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评分较前均有所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改良间歇多次扩张结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对改善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并使患者恢复经口进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球囊扩张 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应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快速ALT初筛,减少采血后因ALT单项不合格血液的报废。方法: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快速ALT初筛,对初筛前后ALT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快速ALT初筛后,降低了ALT不合格血液的采集,极大地减少了单项ALT不合格血液的报废。结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简单,结果快速、可靠、微量、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 标签: 供血者 丙氨酸转氨酶/血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2015年1月22日-2017年1月22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分别给予一次法、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探究治疗总有效例数、并发症发生例数的差异性。结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47例,并发症发生例数为2例,其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比较,较优,P<0.05,差异较为显著。结论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体牙髓疾病患者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推广。

  • 标签: 一次法 多次法 根管治疗术 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将岳阳地区2013-2017年近五年无偿献血及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做好献血前初筛试验,有效筛选合格无偿献血志愿者,减少血液报废率,保证临床供血安全、有效、及时提供依据。方法对岳阳地区2013-2017年近五年(206096例)的无偿献血者资料和实验室检测项目HBsAg、抗-HCV、抗-HIV、抗-TP、ALT为阳性结果的情况及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在岳阳地区采供血总量逐年递增的情况下,不同年度无偿献血阳性率比较除抗-HIV无统计学意义外其四项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历和性别比较除抗-HCV和抗-HIV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三项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总的阳性率为3.33%,其中ALT阳性率1.57%、HBsAg阳性率0.80%、抗-TP阳性率0.56%、抗-HCV阳性率0.30%、抗-HIV阳性率0.10%。结论建立无偿献血宣传和招募长效机制,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等多种宣传渠道进行针对性地宣传和招募,并通过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同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献血前的征询工作,提倡成分献血,采用灵敏、快速和严格的献血前初筛试验来减少血液非正常报废率。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血液检测 阳性率(不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与多次根管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8年4月9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则予以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急性牙髓炎控制时间;治疗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以及细胞白介素指标;再次感染风险。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牙髓炎控制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以及细胞白介素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以及细胞白介素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次感染风险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炎症和缩短疗程,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牙髓炎 一次性根管 多次根管 治疗的效果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献血者血液采用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两项技术筛查结果对比情况。方法方法选择无偿献血标本453893份,均为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间收集,分别采用血清学检测技术和核酸检测技术筛查,其中核酸检测224679份,血清学检测229214份,对比结果特征。结果本次共抽取献血血样标本453893份,合格449225份,占98.9%,其余4668份不合格。其中核酸检测合格224546份,不合格133份;分别为HBV126份,HCV5份,HIV2份。血清学合格224679份,不合格4535份,分别为HBV1755份,HCV324份,HIV2份,TP541份,ALT1473份。核酸整体检测情况优于血清学检测。结论在针对献血者血液进行筛查时,核酸检测较血清学检测结果更为理想,临床需有选择的应用,以改善整体检测成效。

  • 标签: 血液检测技术 核酸检测技术 献血者 血液筛查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64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3.91%,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3.17%,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率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49%和15.73%。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多次法根管 一次性根管 牙体牙髓病 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多次胰岛素注射与胰岛素泵持续胰岛素注射对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均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法,研究组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注射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计算两组患者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以及胰岛素使用量。结果研究组人均胰岛素使用量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用药后血糖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母婴并发症种类及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胰岛素泵对患者进行持续胰岛素注射与多次注射都能够有效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但是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射法可以减少胰岛素的总使用量,加速患者血糖指标的改善,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多次胰岛素注射 胰岛素泵 妊娠糖尿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的1月~2018年年的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根管治疗,按照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别纳入多次组以及一次组,一次组选择一次性根管治疗,多次组实施多次法根管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一次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多次组相比更高;一次组治疗过程并发症发生率与多次组相比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体牙髓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相比安全性更高,治疗时间更短且效果显著,大幅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多次法根管 一次性根管 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核酸检测方法对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能力。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到血站进行无偿献血的8000名人员,对其分别选择ProcleixUltrio以及nested-PCR两种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对其血浆标本予以HBV核酸检测,同时序列分析核酸阳性标本。结果通过研究后可知,40名献血者HBsAg检测结果为阳性,比例经计算后为0.50%,420名献血者抗-HBc结果为阳性,比例经计算后为5.25%,25例献血者经过ProcleixUltrio以及nested-PCR能力相当,表现为阳性结果。结论献血人员中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比例较高,而核酸检测方法的差异性致使检测能力有所不同。

  • 标签: 核酸检测 献血者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关系,强调ALT检测在献血员筛查中的重要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月期间采血车初筛合格(HBsAgALTTP)的自愿无偿献血者标本36758份,应用速率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型病毒性肝炎(抗-HCV)。结果36758份无偿自愿献血者经采血车初筛检测合格的标本,再次进行实验室复检,检出ALT阳性标本174份,阳性率0.47%(174/36758);检测抗-HCV阳性标本106份,阳性率0.29%(106/36758);174份ALT阳性标本检出抗-HCV阳性21份,阳性率12.07%(21/174);106份抗-HCV阳性标本中检出ALT阳性(>50U)98份,阳性率92.45%(98/106)。结论对献血者进行实验室ALT检测是非常必要的,是减少HCV窗口期感染的辅助手段。

  • 标签: ALT阳性 抗-HCV阳性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次吡喹酮应用于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及血清指标水平。方法在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选取我院血吸虫病肝纤维化6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多次吡喹酮治疗,观察患者血清指标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比对照组高,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给予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多次吡喹酮治疗,能有效患者血清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吡喹酮 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治疗效果 血清指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