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ST-T改变早期冠心病诊断中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接收的 75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以上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分析 ST-T改变对早期冠心病诊断的价值。结果:心电图冠心病阳性检出率( 42.67%)与冠状动脉造影( 48.00%)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05)。冠心病患者 ST-T改变率( 82.35%)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 17.65%)( P< 0.05)。结论:在早期冠心病诊断中心电图 ST-T改变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实践及推广。

  • 标签: 心电图 冠心病 ST-T段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探究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方法根据经验和手术室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护理实际,对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很多,如手术室管理不严格、手术室人员业务技能不熟练等。结论虽然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有很多,但是如果能够积极采取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必然能够在护理风险管理上取得良好的效果,让患者在手术室能够安全、放心地接受治疗,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并结合已有的医学技术提供对症治疗。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1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三组进行研究,按照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同分为①23例<18岁的少年组;②113例18~64岁的成人组;③82例>64岁的老年组。回顾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不同年龄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各不相同,给予对症治疗后,老年组、成人组以及少年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1例(50.00%)、79例(69.91%)、10例(43.48%)。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已有的医学技术和治疗措施给予对症治疗。对于少儿患者而言,则需要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对于成年患者而言,则需要针对临床症状和特点,确保充足的休息,进而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则需要结合患者其他的基础疾病,降低血液粘稠度,进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不同年龄段 突发性耳聋 临床特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8例脊柱胸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前路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后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和前后缘高度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柱胸腰骨折患者应用后路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后路手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32-01
  • 简介:摘要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为临床常见一种心血管疾病,其并发症及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一般情况下,原有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出现STEMI可能性较高,并且当冠脉支配的相关心室壁出现完全性坏死,将会于心电图中表现出ST抬高,与心肌酶谱、临床表现等结合,可确诊为STEMI。针对STEMI患者,于发生后3h内予以静脉溶栓治疗,可达到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基本相似的治疗效果。在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情况下,STEMI治疗方案中,静脉溶栓仍为STEMI治疗常用且重要一种治疗方式,本研究就STEMI溶栓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STEMI 静脉溶栓 药物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A型骨折术后支具佩戴时间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胸腰A型骨折术后患者50例,按照术后佩戴支具的时间分成对照组(佩戴支具时间小于1个月)和实验组(佩戴支具时间为1-3个月),每组各25例。对比术后支具佩戴时间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ODI、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JOA评分显著优于实验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胸腰A型骨折患者来讲,术后支具佩戴时间的长短不会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显著影响,和术后长时间(大于1个月)佩戴支具的患者相比,较短时间(小于1个月)佩戴支具的患者术后JOA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更加理想。

  • 标签: 胸腰段A型骨折 支具 佩戴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的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6年9月-12月之间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22例,分为对照组61例,观察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产妇护理,对观察组实施优质的产妇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会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对于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其产后恢复也相对较快,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进行优质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妇的恢复能力,并且降低产妇的产后不良情绪产生,对医患之间的友好关系建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剖宫产 不良情绪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年龄肾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肾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微创中心自2003年7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107例青年(≤44岁)、156例中年(45~59岁)、141例老年(≥60岁)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结果性别比例、腰痛比例、透明细胞癌比例及平均瘤体最大径在三组间呈梯度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嫌色细胞癌比例差异明显(P<0.05);偶发患者比例、瘤体大于7cm的比例在青年组与老年组差异显著(P<0.05);随访3~122月,三组无瘤生存率差别不大。结论青年、中年、老年肾癌患者临床特点有区别。嫌色细胞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减低;青年患者更易出现血尿、腰痛等临床症状,而通过健康查体等途径发现的无症状肾癌多见于老年组;青年组瘤体大于7cm的明显多于老年组。

  • 标签: 肾癌 年龄 青年 中年 老年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放射CT诊断在肺隔离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八锦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影响的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胸腰脊柱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住院手术治疗的胸腰脊柱骨折患者共9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切开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方式。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的手术时间稍长,但结果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术后引流液量较观察组多,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胸腰脊柱骨折患者能够明显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减少患者术后创面的渗出量,由于创面小所以可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几率,明显缩短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脊柱骨折 微创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龄急性ST心肌梗死特点。方法  从2020年1月-2022年1月时间内选取37例心肌梗死患者,年龄75岁–98岁,男性将近30例。将年龄在75到83岁之间的17例患者命名为老年组,将84到98岁之间的20例患者命名为高龄组,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高龄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老年组(P<0.05)。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对比,确定这种疾病年龄越高,危险性越大。

  • 标签: 高龄急性ST段 抬高型 心肌梗死患者 临床特点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癌症,其死亡率高,生存率低,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随着早期肺癌检出率的提高,关于切除治疗方式的讨论逐渐增加,本文结合各学者的研究结果,与本人经验,阐述了早期肺癌患者接受肺切除术治疗的进展。先分析了肺切除术手术条件,然后分析了肺切除术的优势,最后详细分析了肺切除术应用进展。

  • 标签: 早期肺癌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治疗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患者结节直径≤2cm)中,采用肺叶切除与肺切除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时间区间{2020.6-2021.6},在我院治疗的82例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采用计算机方法分为两组,肺叶组(41例)与肺组(41例),对比肺组与肺叶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肺叶组与肺组肺功能。结果:肺组手术时间低于肺叶组(P<0.05);肺组患者留置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均与肺叶组无显著差异(P>0.05);肺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肺叶组(P<0.05);肺组肺功能指标高于肺叶组(P<0.05)。结论:在治疗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中,采用肺切除术比肺叶切除术有优势,有利于改善患者肺部功能,但是在住院时间、留置管引流时间等手术指标无显著差异,说明采用肺切除手术方法治疗,有利于更好保护患者肺部功能,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 标签: 肺叶切除 肺段切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单节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从而为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持。方法: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选取云南省鲁甸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计有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至两组,分别实施传统开放式手术、微创式手术治疗,并依次命名为对照组、研究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围术期相关指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更少,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更短,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但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传统开放式手术、微创式手术治疗单节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相近,但微创式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显著更优,故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传统开放式手术 微创式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胸腰脊柱骨折采用前路内固定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出本院骨科2020年11月~2021年11月的82例成人胸腰脊柱骨折患者,均采用前路内固定治疗,根据治疗期间的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分组,A组(n=41)与B组(n=41),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对比其效果,观察指标为疼痛程度(VAS评分)、负性情绪(SAS、SD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B组护理后的VAS评分低于A组,B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低于A组,B组护理后的Barthel评分高于A组,B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均P

  • 标签: 整体护理 成人 胸腰段脊柱骨折 前路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治疗脊柱胸腰椎骨折时采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椎骨折患者84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42例。给予参照组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另给予治疗组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围术期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 脊柱胸腰椎段骨折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