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合理的环形混合痔的手术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39例环行混合痔随机分为治疗组(剥内扎+括约肌切断术)76例和对照组(单纯剥内扎术)63例。对其术后疼痛、大出血、肛门失禁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39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年,均一次手术治愈,两组间疗效及伤口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大出血、肛门失禁等严重并发症,但治疗组术后伤口疼痛、创缘水肿、残留皮赘、肛门狭窄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肛门外形美观,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括约肌切断术 临床观察 外剥内扎
  • 简介:目的总结使用带锁髓内治疗股骨、胫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8年6月~2001年1月所做带锁髓内治疗股骨和胫骨骨折的病人76例,其中股骨30例,胫骨4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术中股骨均采用开放复位,胫骨闭合复位26例,开放复位20例,未使用C型臂X光机透视.术后病人即刻行邻近关节功能活动锻炼.结果30例股骨干骨折3个月内临床骨愈合;46例胫骨骨折6个月临床愈合.胫骨、股骨病人中有30例远端锁钉未能锁上,无断钉断及感染发生.全部病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达正常的90%~100%.结论操作简单,不需电视X光机透视,易于推广.内固定稳定可靠,抗疲劳度好,能早期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的恢复肢体功能.

  • 标签: 瞄准装置 交锁髓内针 下肢骨折 开放复位 功能锻炼 内固定
  • 简介:肩锁关节脱位在临床上多见,Rowe和Marble报告肩锁关节损伤的发生率为3.2%.治疗关键是复位、修复喙锁韧带和功能恢复.作者自2001年6月至2002年12月采用Ao/ASIF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32例,复位满意,但遗留肩痛9例,其中因疼痛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4例.现对其原因分析如下.

  • 标签: 治疗 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钢板 复位 喙锁韧带 活动受限
  • 简介:目的观察根尖倒充填术治疗戴冠前牙慢性根尖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颗戴冠前牙根尖倒充填术后1年的临床表现及X线片,并与54颗戴冠前牙常规根管治疗术进行比较。结果戴冠前牙根尖倒充填术成功率为93.75%:常规根管治疗术成功率为90.74%,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根尖倒充填术可作为戴冠前牙慢性根尖炎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充填术 前牙 慢性根尖周炎 牙根尖 根管治疗术 临床研究
  • 简介: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是导致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降低门脉压,控制和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成为延长患者生命的主要措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药物主要分为血管扩张剂及血管收缩剂。

  • 标签: 门脉高压症 门脉血流量 门静脉阻力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硬膜外与静脉两种PCA方式对于妇产科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为妇产科手术术后镇痛方式的舍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妇产科手术病人5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PCEA及PCIA术后镇痛。PCEA;0.125%布比卡固200nd+0.1mg芬太尼+2.5mg氟哌啶;PCIA:0.6mg芬太尼+2.5mg氟哌啶+0.9%生理盐水配至200ml。镇痛泵采用博创公司生产的电子采+一次性专用药袋,设定连续背最榆注量为2ml/h.单次给药量1.5ml/次,锁定时间为15min,使用48h后停用。分别于术后6、12、24、36和48h进行随访记录。并将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试验考察的两种配方的效果和副作用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PCEA PCIA 妇产科手术
  • 简介:<正>很多胰头癌病人在发现癌肿时已错失根治手术的机会,肿瘤多已侵犯了胰腺周围的大血管。自从1973年区域性胰头癌根治切除术的提出,日本的外科医生们便致力于更积极的根治胰头癌手术。我们以前曾报道过不同口径静脉间所进行的“血管插入吻合术”,并将其应用至肝门部门静脉重建术中。然而,将门静脉吻合至小口径的肠系膜上静脉是极之困难的。近

  • 标签: 肠系膜上静脉 门静脉造影 新技术 胰头癌 根治手术 根治切除术
  • 简介:在动静脉内瘘未成熟之前或初次发病的肾功能不全患者中,静脉置管是行血液透析的主要临时通道,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两条通路是:颈内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本文对我科自2002年12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6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经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情况分析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 静脉置管法 并发症 护理 肾功能不全
  • 简介:目的观察硬膜外与静脉镇痛在肺叶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方法60例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病人(ASAⅠ~Ⅱ)随机分为2组,硬膜外组(n=30):0.125%布比卡因+0.01%吗啡;静脉组(n=30):曲马多1000mg+芬太尼0.15mg。采用10cm视觉模拟评分尺评估术后1、2d静息和咳嗽疼痛评分,记录副作用、肺部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日。结果(1)镇痛效果术后1、2d硬膜外组静息和咳嗽VAS评分低于静脉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硬膜外组副作用发生率显著高于静脉组(P〈0.05);(3)均无肺部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日无显著差异。结论静脉镇痛应用于开胸手术镇痛效果可行,与硬膜外比较副作用少,操作简单。

  • 标签: 硬膜外镇痛 静脉镇痛 肺叶切除术
  • 简介:1968年Kistner提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rimaryDeepVenousValveInsufficiency,PDVI)的概念[1],并用瓣膜重建术进行治疗,被视为近代静脉外科的重要进展之一.根据Kistner的观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功能不全区分出来的一个独立的疾病.

  • 标签: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诊断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超声 VALVE 瓣膜重建术
  • 简介:经胃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道曲张静脉破裂是非手术治疗的一种新方法。我院自1998年2月-2002年10月共收治45例,经术前护理、术中观察和术后护理,治疗后1个月内止血成功率达96.42%,随访1年,复发率为6.67%,表明该方法治愈率高,还特别强调术前心理护理的重要,术中观察和术后护理的措施,起到防止和减少并发症,防止再复发的作用。

  • 标签: 内镜 曲张静脉 护理
  • 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静脉血栓(venousthrombosis,VT)性疾病的重视,妇科术后尤其是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形成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目前对其发生、诊断、预防及治疗还没有统一认识.由于影像学诊断对DVT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对妇科术后DVT的发生和诊断情况综述如下.

  • 标签: 妇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影像学诊断 术后 超声检查 静脉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在修复合并双侧指动脉损伤及皮肤缺损的手指外伤中的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5年7月应用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移植修复同时合并双侧指动脉损伤及皮肤缺损的手指外伤患者11例12指,缺损面积0.5cm×2.0cm~2.0cm×4.5cm,术中行静脉动脉化皮瓣10指,静脉于动脉化皮瓣2指。结果除1例合并真菌感染部分坏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所有患者获得2~24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皮瓣皮质接近正常,按中华医学会手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2指,良7指,中2指,差1指,优良率为75%,皮瓣感觉部分恢复。结论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是修复双侧指动脉损伤及皮肤缺损的手指外伤有效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皮瓣 动脉化 手外伤
  • 简介: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重要的替代治疗手段之一.目前临床用动静脉端端、端侧吻合的方法建立动静脉内瘘.本组报告一种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的动静脉套接内瘘术方法,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动静脉套接 套接法 式动静脉
  • 简介: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所至下腔静脉梗阻植入金属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18例患者中,原发性肝癌6例,肝转移癌3例,胃癌2例,腹膜后肿物2例,肾癌3例,淋巴瘤1例,胰腺癌1例。均造成下腔静脉的完全或部分梗阻,梗阻段长度30~90mm直径0~5mm,采用经皮股静脉穿刺植入金属支架治疗。结果18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患者梗阻症状积分由4~5分降至术后0~2分两者差异显著。结论金属膨式支架可迅速缓解下腔静脉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 标签: 下腔静脉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放射学 介入性
  • 简介:我院从1992年9月~1993年6月,在内镜下行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20例。本组采用Stiegmann方法,使用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改良的结扎器。经随访半年以上,8例曲张静脉完全消失,11例曲张静脉由Ⅲ、Ⅳ度变为1度。1例伴有胃底静脉曲张的病例在结扎后第7天再出血死亡。作者认为,本疗法是一种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简易安全有效的方法,它特别适用于肝功能差和不能耐受剖腹手术的危重病人,和适用于已做脾切除及断流或分流术的再出血病人。本法属于局部治疗,对门脉高压本身不能解除。它对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确切,但对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不佳。

  • 标签: 食管静脉曲张 内镜 结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