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3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分组,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评价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和家属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患儿和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小儿重症肺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的结肠癌临床诊治经验。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的高度疑似结肠癌患者共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检查结果,采取对症治疗措施,随访2年,研究患者的生存率。结果(1)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的42例患者中,急性肠梗阻表现20人,急性阑尾炎表现12人,肠穿孔表现7人,消化道出血表现3人;(2)经过专业诊断后,42例患者均确诊为结肠癌患者,随后采用结肠癌切除并端侧吻合术治疗32人,单纯造口术姑息治疗6人,肿瘤切除并造瘘术治疗4人,治疗1年患者存活40人,术后两年患者存活34人。结论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患为结肠癌的概率高,需引起患者及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以便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延长患者生命。

  • 标签: 急腹症 首发症状 结肠癌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后的成效,为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随机抽取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分成两组,实验组150例,对照组150例,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由社区护士进行为期1年的营养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评估调查问卷得分及各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实验组调查问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生理生化指标两组体重、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护士门诊开展糖尿病患者营养健康教育方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社区护士 糖尿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离子敷料在压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2例(68处创面)压疮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38处创面)和对照组23例(30处创面),观察组采用银离子敷料进行换药治疗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压疮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护理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压疮患者治疗护理中,使用银离子敷料进行换药治疗、护理的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具有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压疮 银离子敷料 愈合时间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作用。方法选取泾川县人民医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共62例,采取抽签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为31例。对所有患儿进行治疗后,对对照组实行一般护理,对实验组实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患儿恢复情况。结果给予康复护理的实验组患儿的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惊厥恢复的时间均少于给予一般护理的对照组患儿,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伤残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作用明显,加快患儿恢复速度,降低治疗风险。

  • 标签: 康复护理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和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心理康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并对患者医疗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治疗前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抑郁和焦虑评分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患者医疗服务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更高,数据对比P<0.05。结论心理康复治疗在老年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心理康复治疗 老年脑卒中 抑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Q分类法评价口腔医生和正畸患者对唇珠位置偏斜与中线位置的美学评价差异。方法利用AdobePhotoshopCS6软件将模特照片PS为唇珠偏移;唇珠、牙齿同时偏移模板,1mm为增量,左右各3mm。由160名口腔医生、165名正畸患者用Q分类法进行评价,相关数据经统计学单向方差分析及两两对比。结果1、大部分口腔医生能识别出2mm以下的偏斜,当唇珠偏斜≥2mm时,首选上颌牙列中线与面中线一致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大部分正畸患者不能辨别出2mm以下的偏斜,当唇珠偏斜3mm时,正畸患者优先选择上颌牙列中线与面中线一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正畸患者较口腔医生对唇珠≤2mm的偏斜感知度低。2、当唇珠位置偏斜3mm时,矫正后应保持牙列中线与面中线一致较符合大众审美。

  • 标签: Q分类法 唇珠 牙列中线 美学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急性期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5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30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FMA、MBI、BB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三项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可有效提高肢体运动功能,生活活动能力可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期脑卒中 偏瘫 中医针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保肛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地位直肠癌患者的一般性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按照患者先后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观察组给予保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次数、术后排气时间。结果给予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25.00%,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次数、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35.80±8.93(ml)、3.18±1.13(次)、2.49±0.79(d),对照组分别为65.70±9.54(ml)、7.19±2.63(次)、4.01±1.43(d),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相比,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保肛手术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率,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肺炎患儿护理中的使用效果。方法从我院自2015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肺炎患儿中选取106例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每组53例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健康教育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效果,旨在为肺炎患儿的护理提供理论基础。结果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减少患儿家长和医护人员之间纠纷事件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1.1%的患儿家长对于常规护理持认可态度,更多的患儿家长对于健康教育持认可态度,满意度高达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后,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对于治疗和护理过程的配合度,进而提高了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肺炎患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良性卵巢囊肿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36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选择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手术情况,并对术前、术后卵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36例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8.3%;术后3个月E2、LH、FSH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卵巢囊肿开腹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且不会影响卵巢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选择和推广使用

  • 标签: 开腹手术 良性卵巢囊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诊护理中采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6年8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74例患者作为护理管理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37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7例患者均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预后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后,急诊抢救时间、预后并发症率、住院时间相应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且组内患者护理服务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诊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同时,强化患者预后康复率与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 风险管理模式 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2017年2月—2018年1月之间,在我院选取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76.6%)相比,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6%)明显低于对照组(13.3%),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规范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呼吸内科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浓度、胎便转黄时间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新生儿黄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方法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并针对患者的临床反应作相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应用米非司酮+MTX治疗的33例列为药物治疗组,应用瘢痕妊娠病灶切除加修补术治疗的32例列为手术治疗组,分析患者的治疗成功率、瘢痕部位包块消失的时间、治疗后的血B-hCG恢复至正常的时间、阴道流血的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等方面进行评价,以期为临床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找到更合理的治疗方法。结果经治疗后,药物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63.64%,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100%,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瘢痕部位包块消失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血B-hCG恢复至正常的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和月经恢复来潮时间上,手术治疗组患者具有优势。结论瘢痕妊娠病灶切除加修补术可以更好的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临床上若有条件可优先选择。

  • 标签: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 米非司酮+MTX 瘢痕妊娠病灶切除加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74例肝胆胰外科患者分成两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组(观察组)130例,普通型静脉留置针组(对照组)144例,比较两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静脉炎、疼痛、渗漏、脱管、堵管、针刺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针刺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两组留置并发症疼痛、渗漏、脱管、堵管发生率无显著差别。结论安全型静脉留置针既可以降低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又可以保护患者血管、减少静脉炎,具有显著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 临床应用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子宫内膜癌术前诊刮病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选取时间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患者术后病理作为金标准。结果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经过术前诊刮病理诊断后,肿瘤组织学分型检出率为86.00%,其中I型子宫内膜癌检出率为96.00%,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检出率为50.00%,其与术后病理诊断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术前诊刮病理和术后病理组织学类型不一致,患者诊刮病理是子宫内膜样腺癌、而术后病理分别诊断为混合型腺癌、透明细胞癌、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患者经诊刮病理是浆液性乳头状腺癌、而术后病理诊断则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由此提示,术后病理诊断和术前诊刮病理诊断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术前诊刮病理诊断,对肿瘤组织学检出率较高,特别是I型子宫内膜癌患者。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术前诊刮病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家庭医生签约对社区高脂血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中心就诊并签约的高脂血症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将这13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血脂控制效果。结果通过家庭医生签约,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血脂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可以有效降低社区高脂血症人群的血脂水平,适合在社区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庭医生 签约 高脂血症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比例是1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结果①护理前,组间血压情况无差异(P>0.05),经护理后,比较两组的降压效果,观察组血压下降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SDS、SAS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③统计患者对本组的满意度,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时结合心理护理干预,降压效果更理想,且能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增加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效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断层超声影像技术(TomographicUltrasoundImaging)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接受断层超声影像技术检查发现脉络丛囊肿的胎儿(50例)为研究对象。对胎儿进行二维检查,然后对胎儿颅脑实施三维容积检查从而最终得到容积数据再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断层超声影像对胎儿脉络丛囊肿的诊断情况发现,检测出脉络丛囊肿的50例胎儿中单侧囊肿和双侧囊肿的例数分别是32例和18例。与胎儿颅脑MRI诊断相比较,使用断层超声成像诊断的正确率高达100.00%,并且与MRI诊断的正确率对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对胎儿颅脑实施断层超声影像技术诊断胎儿脉络丛囊肿情况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断层超声影像技术 胎儿 脉络丛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