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有效防范急诊科护理风险的发生,减少急诊科护理纠纷及投诉的发生,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方法对我科2014年1月~2014年6月发生的7例投诉纠纷事件及护理不良事件2例进行回顾,探寻急诊科护理风险的主要环节,提出相应的措施。结果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急诊科护士的风险意识和业务水平,减少了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确保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急诊科 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新时期开展医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和医疗服务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形势下,我们要重新认识和重视医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强化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公关意识和效益意识,创新工作理念,为医院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氛围、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 标签: 宣传思想文化 医院发展 精神动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方法采用美国护理质量指标国家数据库的工作满意度调查表(11个项目)对186名护理毕业生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果11个项目中,护理毕业生对护士之间关系、医护之间关系、支持性护理管理、护理工作、专业发展、护理行政管理及自主性呈高度满意,对收入、专业地位和享受工作及决策呈中度满意。结论护理管理者需对满意度较低的项目进行护理制度调整,如提高待遇、增加护理人力、改善护士在医院中的形象等,提高护理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从而留住护理人才,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儿科护理工作中非语言沟通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儿护理采用语言沟通干预;观察组患儿护理工作在使用常规语言干预的同时采用非语言沟通干预,非语言沟通干预的具体内容包括表情、肢体动作、肢体接触、眼神交流、病房环境等。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结果满意率为94.2%;护理方法满意率为97.1%;对照度的护理结果满意率为61.4%;护理方法的满意率为47.1%。两组数据进行对比起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儿科护理工作中非语言沟通的应用效果显著。结论儿科护理工作中非语言沟通的应用效果优异,推荐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

  • 标签: 儿科 护理工作 非语言沟通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以随机数字将2016年5月—2017年3月于我院ICU重症患者74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全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护理满意情况,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用于ICU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重症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理工作是具有压力的职业。护理工作压力对护士、医院.病人及病人的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认真分析护理工作压力,探讨其应对措施,可以帮助护理管理者和护士积极应对压力,减轻工作压力对自身的影响,从而减轻职业疲倦,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压力 护理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心理救援工作极具挑战性,面对具有不同特点、经历不同危机、处于不同情境下的救援对象,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恰当的处理。它对心理救援工作者有着特殊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包括基本职业道德素养;镇静、快速反应、自信、乐观等心理素养;广阔的知识面及特有的专业技术等专业素养等。

  • 标签: 心理危机 危机救援 职业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疗小组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25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将其分为观察组(静疗小组)和对照组(常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静脉输液,观察组在实施静脉滴液过程中采用静疗小组。结果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护理总满意例数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实施静脉输液时成立静疗小组,能够有效的降低护理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对于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 标签: 静疗小组 临床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的工作者均需要积极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采取正确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提高自己与幼儿自己的亲近程度,用自己良好的言行习惯来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 标签: 幼儿 心理卫生保健 工作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应用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对2010年开始实施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实施前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护士进行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优质护理的实施,使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使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P均<0.01)。结论优质护理在妇科的实行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显著的提高护士的素质,确保了患者的疗效,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妇科 优质护理服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急诊科预检分诊工作技巧及意义。方法以我院急诊科为研究科室,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对急诊科预检分诊工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随机抽取急诊科预检分诊工作质量提高前和提高后的急诊科患者,各80名。对比急诊科预检分诊工作质量提高前和提高后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及挂号时间。结果急诊科预检分诊工作质量提高前和提高后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及挂号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提高急诊科预检分诊工作技巧可帮助患者缩短就诊等候时间及挂号时间,利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 标签: 诊科 预检分诊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导医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我院门诊部收治各类疾病患者260例,在门诊导医工作中应用常规护理,选取于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部收治各类疾病患者264例,在门诊导医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对两种不同模式的护理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的投诉率明显低于实施前3.41%VS10.77%,满意率和护理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前77.27%、96.21%VS47.69%、77.69%,两组数据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导医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门诊导医工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开展医院管理评价工作?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机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20例,选取积极开展医院管理评价工作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20例,调查两组患者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质量合格率以及医院服务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积极开展医院管理评价工作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有利于改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医院管理评价 监督检查机制 医疗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公共卫生事关我们所有人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同时还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秩序,它需要得到来自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广泛参与。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在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人员物资建设都已经做得相当到位,但唯独缺少的就是来自社会的关注与参与,这反映出来的是政府在公共卫生管理社会工作上存在的缺位。以手足口病的公共卫生安全管理来讲,由于缺少来自政府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所以很多社会群众都还对手足口病知之甚少,虽然我国目前的医疗技术能够基本有效的治愈手足口病,但是因为社会群众与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非常低,所以不论再怎么治疗,都无法防止手足口病发生,而且如果出现了严重并发症,其预后就非常令人担忧,这就造成了一个较为重大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其可能带来的后果与潜在威胁是非常严重的,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必经之路,就是完善手足口病管理中的社会工作。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以完善手足口病管理中的社会工作为研究方向,首先简单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和危害进行了分析,最后主要对我国目前手足口病管理中的社会工作现状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完善手足口病管理的社会工作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提升我国手足口病的社会管理质量,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 标签: 公共卫生 手足口病 社会工作 研究意义 现状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200例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100例作为对照组,另1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由于每日都要进行穿刺,导致患儿产生较强烈的疼痛感,观察组经静脉留置针护理后无明显的疼痛感,观察组满意度为97%,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6%,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静脉留置针,有利于治疗和护理,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儿科护理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