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甲状腺肿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改良健康育方式对患者焦虑和认知效果的影响,探究改良健康育方式价值以供参考。方法以2016年1月—2016年12月经我院收治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2例。研究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比较两组甲状腺肿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现,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研究组总知晓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改良健康育方式在甲状腺肿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增加患者的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健康育方式 甲状腺肿 围手术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应用不同方式院前急救的效果差异与对预后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所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520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5年1月-2016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60例。研究组在抢救过程中先救治后转运,参照组在急救过程中先转运后救治,将两组患者实行不同抢救方式院前急救的抢救效果以及预后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开始救治时间、病死率以及溶栓时间、病情好转率对比参照组更具优势,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期间采用先救治后转运方式院前急救的抢救效果较为理想,预后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不同方式院前急救 抢救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式及有效性影响因素。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3月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手术方法差异分对照组、腹腔镜组两组,各有60例。对照组手术方法为开腹手术,腹腔镜组在腹腔镜下治疗。比较两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效果;术中出血、手术、排气、下床对应的时间;胆漏、胆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手术、排气、下床对应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胆漏、胆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式及有效性高,可减少术中出血,手术、排气、下床时间缩短,且并发症少,具有微创性、安全性和恢复快的优势。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手术方式 有效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的治疗及护理方式。方法在来我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出13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统计分析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24h的治疗和护理后,130例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P<0.05;130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02%。结论对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改善,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炎 重症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接受多样化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时间为2015年7月-2016年2月,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多样化护理干预以及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干预后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接受多样化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多样化护理 糖尿病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的镇痛方式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止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芬太尼进行术后止痛,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氯胺酮进行术后镇痛,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以及相关表现。结果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疼痛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另外,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ODI功能障碍指数为(83.108±5.345)%,观察组患者为(12.097±6.916)%,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给予患者静脉滴注芬太尼以及氯胺酮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情况,较好的保持患者镇静状态,适合在临床上广发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术后镇痛 芬太尼 氯胺酮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腰硬联合组,每组50例,术中分别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围拔管期生命体征、术后麻醉恢复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拔管后,腰硬联合组的血压、心率均低于全麻组(P<0.05);麻醉恢复期间,腰硬联合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全麻组(P<0.05),其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可维持患者麻醉恢复期的生命体征,促进患者尽快苏醒,减少麻醉恢复期不良事件。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恢复期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A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B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但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平均伤椎高度显著高于B组(P<0.05);B组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的治疗各有优势,两种术式均能缓解患者疼痛,经皮椎体成形术更有利于患者椎体高度的恢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症 椎体后凸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