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新思路进行有效探究,进而将治疗新方法提出来,通过对经典的研读和临床实验,强化对中医治疗肿瘤的新思路。由此得出“癌状态论”作为一种新的中医治疗肿瘤的观点,是研究中医药抗肿瘤的创新点。

  • 标签: &ldquo 癌状态论&rdquo 中医肿瘤 临床思路 创新科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室非麻醉状态下进行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首诊的40名急性肩关节脱位患者,对其施行包括手拉足蹬法(Hippcrate法)、零度位牵引法、牵引四旋法(kocker法)和Sitsmon法在内的手法复位术在非麻醉状态下进行复位,观察复位效果及远期疗效。结果40例患者中,有37例急诊复位成功,占比92.5%,3例转住院部在臂丛麻醉下成功复位。所有40例患者复位无并发骨折或神经损伤,随访3~6个月无再发脱位。结论对急性肩关节脱位患者,在非麻醉状态下综合采用多种手法复位术可显著提高复位成功率,远期随访疗效确切。

  • 标签: 肩关节脱位 非麻醉 手法复位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颅脑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225例老年颅脑疾病患者进行心理状态方面的观察与分析,了解老年患者的不良心理,分别针对患者个案进行有心理护理。结果老年患者心理状态均得到良好的恢复,有效促进疾病的康复。结论注意老年颅脑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护理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颅脑疾病患者 心理状态分析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措施在眼底荧光造影护理工作中对患者不良反应以及心理状态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12月我科室接诊的120例行FFA检查患者档案,以人数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施以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评估2组干预1w后不适反应情况、SAS、SDS分值、护理满意状况。结果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不适反应情况更少(11.66%vs.25.00%)(P﹤0.05);观察组干预1w后SAS、SDS分值更优(P﹤0.05);观察组满意状况更高(96.67%vs.83.33%)(P﹤0.05)。结论对行FFA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显著减少患者身体不适等情况,缓解其紧张、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状况,临床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眼底荧光造影 不良反应 心理状态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78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出院前1天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价值;同时于入院时及出院前1天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分别采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测。比较组间差异。结果(1)观察组中,非常满意28例、一般满意11例,满意度为97.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7例、13例及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SDS评分、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拉近护患关系,提升治疗依从性,减轻心理压力,改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文关怀理念 糖尿病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治疗方法,并观察临床效果,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颅脑外伤后PVS患者29例进行对照研究,入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例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1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脑脊液β-内啡肽(β-EP)、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变化,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β-EP、MCA血流速度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属于比较棘手的症状,常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建议加用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并改善脑脊液β-内啡肽水平及MCA血流速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持续性植物状态 高压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轻度焦虑状态及血清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康复中心收治的脑卒中伴轻度焦虑患者64例,运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疏导,观察组实施音乐疗法。观察护理前与护理4周两组患者焦虑程度(HAMA)、NSE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护理4周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NSE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评分、NSE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伴发轻度焦虑患者实施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焦虑状态,并且能促进患者损伤神经元的恢复。

  • 标签: 音乐疗法 焦虑 烯醇化酶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接收的60例子宫肌瘤,以随机法分组30例予以围术期常规护理的为甲组,30例予以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为乙组,对比2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乙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优于甲组(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配合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 标签: 护理干预 子宫肌瘤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护理对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和疾病情况的影响。方法将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系统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心理状态。结果在护理干预的6个月内,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同时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负面情绪。

  • 标签: 系统护理 心绞痛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负面心理情绪得到缓解,提高了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尿毒症血液透析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对妇科内分泌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32例患者给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设为A组;32例患者采取部分子宫切除术治疗,设为B组;32例患者采用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设为C组,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C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幅度最小,A组患者血清激素指标变化幅度最大。结论采取子宫全部切除术与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对其内分泌功能影响较大,子宫肌瘤剥除术对患者内分泌状态影响最小,有利于维持患者子宫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方式 子宫肌瘤 内分泌状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4例,对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观察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前抑郁患者53例,焦虑患者58例;护理干预后抑郁患者4例,焦虑患者7例。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也有较为显著地降低。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采取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避免患者产生严重地抑郁、焦虑,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 标签: 护理干预 乳腺癌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情志护理对改善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医情志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为(32.3±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1±4.3)分,P<0.05;观察组护理后SAD评分为(30.2±4.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2±4.6)分,P<0.05。结论对初产妇产后开展中医情志护理,有助于防范产后抑郁和焦虑,以改善心理状态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初产妇产后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状态发生的相关因素与发生率。方法选取我科2004年4月至2011年4月就诊的50例帕金森氏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在生理无统计学差异的健康人50例做为对照组,通过汉密顿抑郁量表比较两组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患者抑郁状态。结果研究组抑郁状态发生率为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结论帕金森患者抑郁状态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中度、重度抑郁发生率较高,临床可通过量表评定尽早筛选帕金森并合并抑郁状态的患者,及时防治治疗。

  • 标签: 帕金森氏症 抑郁状态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耳穴按摩对于分娩疼痛、产后泌乳及心理状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我院120例初产妇入组,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耳穴按摩分娩镇痛,对照组活跃期产妇感觉疼痛难受时,肌肉注射杜冷丁100mg。观察耳穴按摩法对分娩镇痛、产程进展、产后泌乳量、产妇心理状态。结果镇痛组潜伏期VAS评分为3.14±0.66,活跃期为6.62±0.70,宫口全开阶段为5.91±0.81;对照组潜伏期VAS评分为4.05±0.78,活跃期为8.31±0.85,宫口全开阶段为8.85±1.01,二组各阶段VAS评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耳穴按压联合穴位按摩能减轻分娩疼痛,效果显著,能帮助产后泌乳及心理状态调整,该方法无创伤,对母婴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不会受到条件的制约,产妇同家属易于接受,具有方便操作,费用低,提升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耳穴指按 穴位按摩 产程进展 分娩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持续状态的发病诱因与常见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59例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的一般资料与治疗方法,分析其发病机制及诊治特点。结果患者在综合系统治疗后显效27人(45.8%),有效29人(49.2%),无效3例(5.1%%),总有效率为94.9%。经过紧急对症救治,无一例出现死亡情况。结论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多为I型过敏和气道高反应,现代医学表明与嗜酸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及时合理的应用支气管扩张药物和机械通气能够有效的治疗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哮喘持续状态 诱因 支气管扩张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结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妇产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45例妊娠糖尿病孕妇为观察对象,同时,分别选择45例正常非妊娠和正常妊娠观察对象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三组观察对象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结果。结果GMD组观察对象D-dimer、p-选择素、TpP、TAT、FPA和vW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非妊娠组(P<0.05),而其PC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非妊娠组(P<0.05)。结论正常孕妇只有在妊娠晚期才会出现PTS,而妊娠糖尿病孕妇则存在典型的PTS现象,所以,孕妇产前检查中应加入纤溶功能和凝血功能等糖尿病筛查指标,从而促进孕妇预后的改善。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孕妇 血栓前状态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状态及预后的分析,来讨论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的状态达到最佳情况。方法将本院8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其焦虑及预后状态运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观察分析,并对观察组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后,焦虑情况比实施前和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其焦虑心理的情况,并且有效促进了患者病情的良性转归,对治疗效果有很大帮助和提高。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焦虑 预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围产期护理干预对瘢痕子宫产妇心理状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在本院产科住院分娩的瘢痕子宫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产科护理,干预组实施围产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分娩方式、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产妇第1、2产程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产后出血量显著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产妇HAMA、HAMD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产妇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阴道顺产率显著提高,剖宫产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围产期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阴道顺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恢复。

  • 标签: 围产期护理干预 瘢痕子宫 心理状态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