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artagener综合征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Kartagener综合征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并通过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结合相关检查,诊断为Kartagener综合征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在抗感染的基础上加强心衰治疗,患者症状改善后出院。结论远期的Kartagener综合征患者可合并肺源性心脏病,需注意对症处理。

  • 标签: Kartagener综合征 肺源性心脏病 内脏转位 支气管扩张
  • 简介:1、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在万方医学网以阿奇霉素为全部字段,儿科、不良反应为关键词,选取开始年份为2014,结束年份为2014进行检索,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文献报道患儿应用阿奇霉素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率较高。结论儿科医师需重视阿奇霉素应用的资料分析与利用,给予合理、有效、针对性的药学监护措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阿奇霉素 儿科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流行病学、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最新治疗和预后。方法结合我科收治的1例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伴全身多处转移临床资料,查阅并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ARMM分为无色素性和有色素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大多数发生于50岁以上女性,主要临床症状为肛门部肿块或疼痛、便血等,肿瘤距肛缘几乎均<7cm,易误诊为痔疮、直肠癌等常见疾病。免疫组化HMB45、Vimentin、S-100具有临床诊断意义,早期易发生血源性转移或淋巴道转移,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分期、有无远处转移、手术或治疗方式等因素影响患者的生存率,预后极差。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病因尚不明,误诊率可达80%以上。目前首选治疗为手术治疗,生物治疗和免疫治疗为术后首选辅助治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

  • 标签: 肛管 直肠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 免疫治疗 免疫组化 误诊
  • 简介:摘要晚期胃癌在我国较常见,本文介绍一例晚期胃癌,经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术前化疗,肿瘤降期,术后病理证实,肿瘤萎缩凋亡。术后化疗继续化疗、随访,患者获得良好疗效,验证了S-1及其联合方案在胃癌的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中的作用,值得临床更大样本的研究来探索和验证。

  • 标签: 胃癌 替吉奥胶囊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加深对肺硬化性血管瘤(PSH)尤其合并转移性结节的认识,丰富诊治经验。方法对华西医院1例PSH合并转移性结节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PSH是肺实质的一种良性增生性病变,女性多见,常无临床症状及体征,少数可出现咳嗽、痰中带血、胸闷、发热。对极少部分出现向对侧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胸膜转移的PSH,应注意与周围性肺癌、肺错构瘤、结核球等鉴别。外科手术及胸腔镜下取病变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常用的PSH确诊手段。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PSH的方法。对于有转移倾向的PSH或未能切除的病灶需进行随访。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具有潜在恶性及转移倾向,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对肺内单发或多发结节的鉴别诊断均应包括PSH。手术切除及随访是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肺硬化性血管瘤 转移性结节 组织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及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的l临床病理、影像学及基因检测的特点,观察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结合文献对MELAS的临床病理、基因学和影像学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患者反复多次发病,被误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后脱髓鞘病变、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多发性脑梗塞等,后经血乳酸、头颅MRI、线粒体DNA3243位点突变检测确诊为MELAS,并给予综合康复治疗。结论MELAS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赖临床特点和病理、基因检查,神经影像学对病理损伤范围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此类患儿进行适宜的综合康复治疗可以缓解病情的发展,对脑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 标签: 线粒体脑肌病 乳酸酸中毒 脑卒中样发作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前列腺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相对少见,为进一步明确这类患者的特征,我们检索1993—2012年CNKI、万方、PUBMED数据库,共检索前列腺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例26例,结合本中心此例患者,共计27例,对27例患者进行分析。

  • 标签: 前列腺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治疗在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尿脓毒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5月我科住院期间上尿路结石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6例,女性52例;肾结石15例(单侧8例,双侧7例),输尿管结石52例(单侧35例,双侧17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11例。明确诊断为尿脓毒血症后立即抗感染及输液补充血容量防治感染性休克,急诊行输尿管镜直视下逆行置管引流术或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待患者一般情况稳定和感染控制1周后行二期碎石术。结果78例患者行输尿管镜直视下逆行置入双J管成功48例,输尿管导管逆行置入22例,失败8例在超声引导下成功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术后1~72小时体温、血压、尿量逐渐恢复正常。术后3~5天血常规恢复正常、肾功能不全明显好转。尿脓毒血症症状得到控制,尿路感染控制,患者一般情况稳定1周后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或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术治疗,结石完全清除治愈。结论上尿路结石梗阻引起尿脓毒血症起病进展快,症状重,需及时干预治疗。确诊尿脓毒血症后及时进行抗感染、补充血容量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同时急诊行输尿管镜直视下逆行置管引流术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是急诊处理上尿路结石梗阻合并尿脓毒血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联合二期碎石术能完整清除结石,临床效果满意,可有效防治感染性休克的发生。

  • 标签: 上尿路结石梗阻 尿脓毒血症 输尿管镜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不良反应的认识,更加安全、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通过分析1例81岁女性患者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并进行文献复习,总结临床用药经验。结果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引起血小板下降的不良反应虽然较少,但一旦发生,严重者可致脑出血,因此要严格掌握药物适应证和禁忌证,权衡利弊,降低用药风险。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可引起血小板下降,临床使用时应进行血小板计数监测,提高防范意识。

  • 标签: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血小板减少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髓系白血病的凝血系统变化情况。方法通过报道一个案并复习既往报道病案分析CML病程中的凝血异常。结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可能释放促凝物,启动患者血凝及纤维溶解系统引起凝血异常,表现为出凝血异常。

  • 标签: 慢性髓系白血病 凝血功能异常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D二聚体 FDP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DAH)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临床提供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临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并发弥漫性肺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病例特点为1.老年男性2.以累及鼻、耳、肺、消化道、肾脏的等多系统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为主的临床表现,总病程1月余。3.经消化科转入呼吸科。病情进展迅速,治疗1月后因再次出血弥漫性肺泡出血死亡。结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进展迅速,因累及多个脏器,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及易误诊、漏诊。提示对于老年患者,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明显的近期消瘦、肌肉疼痛、急性肾功能衰竭,经积极治疗、甚至久治不逾的肺部感染、炎症与出血或肾功能下降不平行的贫血者,血沉显著增快和血白细胞增高,红眼病、近期听力下降等患者,应考虑到ANCA相关血管炎的可能性,及早进行ANCA检测和相关检查(包括肾活检),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预后是极为重要的。

  • 标签: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弥漫性肺泡出血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报道本院1例产前子痫致非典型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者表现为癫痫发作、一侧肢体无力,头颅磁共振提示右侧额顶颞枕叶、左侧额顶叶异常信号,给予稳定血压、解痉、脱水降颅压等治疗,临床预后良好。结论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病因复杂,头颅MRI有特征性表现,主要累及大脑半球顶枕区,表现为以皮质下白质为主的弥漫性对称性大片脑水肿,给予稳定血压等对症支持治疗后临床预后较好。

  • 标签: 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 子痫 白质 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