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收治的39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乙肝对半”指标。方法我院于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就诊的乙型肝炎病人中进行“乙肝对半”五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9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都显示有不同指标阳性,其中HBsAg阳性率最高,为94.9%(370/390),其次抗-HBc阳性率为79.5%(310/390);其中3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结论“乙肝对半”是乙型肝炎治疗依据的重要指标,检验工作者要本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尽量使检测结果能反映出体内的真实情况,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服务。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 乙肝两对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前路病灶淸除植骨融合后路经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及中、远期并发症,评价这种手术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根据不同手术方式随机抽选50例,以25例为1组,分为A、B组,A组采用经侧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加卧床1~2月进行治疗,B组采用侧前路病灶淸除植骨融合加后路经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疗效及中、远期并发症。结果组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感染、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卧床时间及卧床相关并发症、内固定失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路病灶淸除植骨融合加后路钉棒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一种较好术式1-3,具有以下优势1.内固定物不在病灶,减少了感染及植骨不愈合的可能,大大降低了复发的可能性,2.后路固定更符合脊柱生物力学,三柱固定即刻稳定可靠,并可加压促进植骨接触,提高植骨融合率,3.可尽早下床活动、减少卧床相关并发症,4.可更好的矫正后凸畸形及阻止后凸畸形,同时也具备了前路手术的优点。

  • 标签: 胸椎 腰椎 结核 手术 固定 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股沟疝种不同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46例,同期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60例。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46例,全部痊愈,平均手术时间36min,切口疼痛均可耐受,无腹股沟区紧缩感。术后3例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所有患者获随访1-3年,无复发。传统疝修补术60例,平均手术时间38min,术后切口疼痛需注止痛剂者24例,多数有腹股沟区紧缩感,并发症16例经对症处理后缓解。42例获随访1-3年,6例复发均为腹股沟斜疝。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手术操作简便、时间短、损伤小、临床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传统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疝环充填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帕金森大鼠模型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利用脑立体定位仪在大鼠单侧前脑内侧束及黑质注射6-羟多巴胺(6-OHDA)溶液(12μg•4μL-1),周后,腹腔注射阿扑吗啡(APO)(1mg•kg-1),观察大鼠旋转情况,以向健侧、首尾相接、环曲360°计一圈,记录5min,若>7r•min-1(完全毁损)视为建模成功;若<7r•min-1(部分毁损)及15min无旋转或向损毁侧旋转均视为建模失败。结果建立成功PD模型,成功率为27.5%。结论6-OHDA单侧点法是一种稳定的建立大鼠PD模型方法。

  • 标签: 6-OHDA 帕金森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电化学发光分析法(ECLIA)对甲胎蛋白(AFP)检测的效果。方法对65例血清标本同时采用ELISA和ECLIA方法进行AFP检测,并对同一标本连续测定20次进行批内变异的比较,同时对标本每天测定1次,连续测定20天进行批间变异比较。评价种方法的稳定性、敏感性及重复性。结果ECLIA其检出限为0.50μg/ml,线性范围为0.50μg/ml~3000μg/ml;当AFP<400μg/ml时,ELISA和CL对AFP检测敏感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当AFP>400μg/ml时,ECLIA检测敏感性高于ELISA,P<0.05,有统计学差异;ECLIA低、中、高值批内和批间CV均小于5,较ELISA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结论ECLIA敏感性高、稳定性、重复性好。

  • 标签: 甲胎蛋白电化学发光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都区实施《成都市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成都市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的目标分析,掌握区域内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趋势,总结经验与不足,为下一步提出干预措施,制定更科学的管理方案。结果2012年新都区孕产妇死亡1例,异地死亡,流动孕产妇及重点高危的管理成为妇幼卫生的薄弱点。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5.2%,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高危管理率、新法接生率均达100%。妇女病检出率为21.67%。新生儿死亡率较2011年下降0.1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也下降了1.52‰,婴儿死亡率较2011年上升0.99‰,但较2008年总体呈下降趋势。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96.73%,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94.7%,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为89.67%,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

  • 标签: 妇幼 发展纲要 保健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天宁区2016—2018年适龄妇女宫颈癌与乳腺癌(简称“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根据《江苏省农村适龄妇女癌检查工作方案》,对2016—2018年天宁区35~64岁适龄妇女“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6—2018年天宁区接受宫颈癌检查共计76034例,筛查出高级别病变133例,检出率174.92/10万,宫颈癌10例,检出率13.15/10万,宫颈癌高发年龄组为51~55岁和56~60岁,乳腺癌筛查77878例,筛查出乳腺癌37例,检出率47.51/10万,乳腺癌的高发年龄组为60~64岁。结论通过癌筛查可以对“癌”及癌前病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广大妇女健康水平。

  • 标签: 宫颈癌 乳腺癌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所在实验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快速CRP检测仪检测CRP的可比性。方法为评估种不同检测系统对CRP测定的一致性,本文参照美国临床检验修正法规(CLIA,88)和EP9文件,对本科室快速CRP检测仪与日立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比对试验,方法学指标为离群点检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种检测系统相关系数为0.9931。结论快速CRP检测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种CRP检测系统之间具有可比性。

  • 标签: CRP 检测系统 可比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与末梢血之间的检测结果差异。方法通过采集120例体检人员的静脉血和末梢血,使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进行重复性检测及对比,并统计、分析者之间的差异,进而进行总结。结果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结果显示,组各项血常规检测数值均有明显差异,且末梢血各参数值均大于静脉血。结论静脉血的检测结果较末梢血准确、稳定,临床上可使用静脉血检测代替末梢血,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含pH的三联疗法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108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组,分别予以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兰索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种组合治疗,观察溃疡的愈合和Hp清除情况。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统计,A组与B组的有效率都在90%以上,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含兰索拉唑的三联疗法对胃溃疡效果良好;出于经济因素考虑,推荐兰索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的组合。

  • 标签: 胃溃疡 三联疗法 P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吉妮IUD与活性元宫IUD种宫内节育器在24个月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全乡来本站自愿接受IUD避孕的健康已婚育龄妇女4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置节育器不同将其分为吉妮IUD组(240例)和放置活性元宫IUD组(240例)。结果活性元宫IUD组放置后6、12、24个月的妊娠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出现不良反应比例均高于吉妮IUD组,续用率低于吉妮IUD组。结论吉妮IUD是一种新型的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具有设计合理,脱落率低,不良反应发生比例少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吉妮IUD 活性元宫IUD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女性患者,初诊年龄13岁5个月,因牙齿排列不齐要求矫治,临床诊断牙Ⅲ类,骨骼Ⅲ类(上颌后缩、下颌正常)。因其下颌缺失个切牙,初始牙模的Bolton指数只有76.7%,上颌牙列前牙区严重拥挤,综合考虑,必须拔牙。正畸拔牙有多种模式,需要从多个方面确定具体拔除哪一个牙齿,需要有个性化理念。根据检查及诊断,最终决定采用减数拔除上颌个侧切牙的方案,经15个月的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疗效满意。

  • 标签: 矫治 拔牙减数 上颌侧切牙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辖区内VCT(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单阳配偶、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监狱羁押人员等高危人群3081例的血清,采用金标法和酶联免疫法,进行HIV的初筛检测。结果胶体金法检测出阳性患者86例,阳性率为2.79%;ELISA法初筛阳性患者62例,阳性率为2.01%。最后经本中心确认实验室采用蛋白印迹确认阳性患者60例,不确定1例,阳性率为1.95%。种检测方法阳性率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IV检测中胶体金法和ELISA法各具有优势和劣势,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方法,必要时可联合应用减少误诊漏诊发生。

  • 标签: HIV抗体初筛检测 胶体金法 ELISA法 高危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活动部位留置静脉留置针时穿刺面使用辅助固定物(厚度为0.5~1cm,宽度1~2cm,长度适宜的纱块)与相反面使用辅助固定物的效果,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8年10月—年12月入住我院的关节活动部位留置静脉留置针患儿267例,随机分为组,实验组138例,对照组129例。对照组采用相反面使用辅助固定物,实验组采用穿刺面使用辅助固定物,比较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穿刺面使用辅助固定物,效果明显优于相反面使用辅助固定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留置针 穿刺面 相反面 辅助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合治疗出口梗阻(直肠)便秘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该便秘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总结了悬挂硬化萎缩疗法、经直肠骶前间隙硬化剂注射、直肠黏膜闭式缝扎术、PPH等方法治疗直肠便秘的疗效,有效率100%。

  • 标签: 便秘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定位释药是近几年药学领域发展的主要研究领域,也就是制成一种包衣材料,能有有效的应用在十二指肠溃疡药物中,结合疾病病理与生理状况进行控制释药。当前pH敏感材料多局限于胃溶或肠溶,结合胃与小肠或结肠特殊的生理或病理pH环境制备高分子材料,以达到定位给药的效果。文中对pH的敏感定位释药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在其分析中涵盖了5大主要体系,对此5个体系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现状进行总结。

  • 标签: 敏感型 定位 释药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讨论超声诊断在乳腺非肿块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0例被确诊为乳腺非肿块病变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超声结果及病理结果。结果本组超声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导管内癌含微钙化的比例为(88.89%,8/9),显著高于浸润性导管癌(40.00%,4/10)(χ2==4.8656,P<0.05)。腋下异常淋巴结率恶性组显著高于非恶性组(χ2=4.3290,P<0.05)。结论超声诊断在非肿块乳腺病变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低的特异性。病变微钙化利于导管内癌的诊断,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可以参照腋下是否有异常淋巴结。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腺疾病 超声检查 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