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无陪护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噎食风险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选择精神科无陪护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87例,给予噎食风险评估,针对不同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干预前噎食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前噎食发生率为4.8%,经过护理干预后噎食发生率1%。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长住院无陪护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噎食风险的发生率,降低病房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 104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研究,选取时间为 2017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以随机电脑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 HEIQ 评分与 SRHMS 评分经护理干预后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 BPRS 评分与 SDSS 评分经护理干预后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结果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期间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使患者尽早回归社会。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积极心理学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康复心理治疗对延缓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缺陷及复发的效果与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内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针对患者采用康复心理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疾病复发率。结果:在康复心理治疗工作实施之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社会功能评分民新概念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心理治疗 社会功能缺陷 疾病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就预防性护理对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及产妇精神状态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接收的孕产妇,对其实施预防性护理。结果:在护理中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后,产妇产后出现尿潴留的几率较低,心理状态评分呈良好趋势。结论:在产科护理中,预防性护理干预发挥的作用明显,在预防产后尿潴留、缓解产妇不良情绪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产后尿潴留 产妇精神状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妇产后接受预防性护理,在预防产后尿潴留,改善产妇精神状态方面的作用。方法:抽取98例产妇入组,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两组,观察组开展预防性护理,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评估两组产后精神状态,对尿潴留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EPD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确切(P

  • 标签: 产妇 尿潴留 精神状态 预防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老年脑血管疾病致精神障碍 的患者 采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奥氮平 的 治疗 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 实验 选取 了 201 9 年 1-2019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 58 例 老年脑血管疾病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 此次 研究的对象, 对照组患者采用 奥氮平 片治疗干预,观察组则对照组的基础上加 丙戊酸镁缓释片 给予治疗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从 治疗结果上 看,观察组 第一周改善结果 为( 4.79±1.14 ) 分, 第四周改善结果 为( 3.67±0.93 ) 分, 第七周改善结果 为( 2.32±0.43 ) 分,对照组 分别 为( 4.77±1.12 ) 分、( 3.89±0.97 ) 分 、 ( 2.99±0.61 ) 分,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为 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44%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20.69% ( 6/2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丙戊酸镁缓释片 与 奥氮平 片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来 治疗老年脑血管疾病致精神障碍 疾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 并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丙戊酸镁缓释片 奥氮平 片 老年脑血管疾病致精神障碍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 氯氮平片联合利培酮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6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 30 例和观察组 30 例。对照组单纯实施氯氮平片治疗,观察组实施氯氮平片联合利培酮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73.33% ( 22/30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 ( 28/30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氯氮平片联合利培酮片应用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氯氮平片 利培酮片 精神分裂症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医院诊治的 78 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39 ),一组采用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舍曲林治疗(研究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舍曲林联合利培酮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治疗中有着良好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舍曲林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诊疗、预后中总胆红素、血清D-二聚体的相关性。方法:分析病例选择于2019.3~2020.3时间段在我院就诊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体检老年人各85例,分别以实验、对照2组进行命名,实验组同时开展药物治疗,对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水平、血清D-二聚体进行检测,并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相对比于健康体检老年人,治疗前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明显,血清D-二聚体提升明显,比较差异性较大(P

  • 标签: 老年精神分裂症 总胆红素 血清D-二聚体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 分析临床应用的疗效,以及安全性保障结果。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2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归属为手首发精神分裂症,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 计算机随机数字表 法,对 38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氨磺必利,观察组则为 利培酮治疗, 分析成果。 结果: 从 改善结局 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为 84.2% ,对照组为 78.9% , 组间对比差异并不大,无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在 SEPS 锥体外系副反应评定量表中,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浆泌乳素测定和心电图检查上均以观察组的情况更佳。 结论: 采用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 效果与氨磺必利的差异不大,两种药物均有利于改善阴性症状,提升治疗有效性,并具有安全性上的保护,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氨磺必利 利培酮 首发精神分裂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丙戊酸钠结合用于治疗双相躁狂症临床效果影响。方法:选定本院2016.06-2020.02收诊的62例双相躁狂症患者,便利取样法分为研究组(31例,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与对照组(31例,丙戊酸钠)2组,比较组间双相躁狂症患者的BRMS评分与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用药后双相躁狂症患者的BRMS评分(10.16±1.96)分、复发率(6.45%),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双相躁狂症 丙戊酸钠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动态监护以及同伴支持服务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观察的方式展开分析,选入患者60例,为我社区2021年1月至12月内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30例,按照常规方式进行管理,作为对照组,剩下患者则进行动态监护并展开同伴支持服务,作为观察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生活质量以及病症控制情况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动态监护 同伴支持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微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月—2019 年12月在心血管内科实习的 144 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 72 名,应用基于微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带教;对照组 72 名,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临床带教。护生出科时采用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带教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但提高了护生的学习热情,也提升了病区带教满意度。值得在其他科室推广应用。

  • 标签: 微课 翻转课堂 护生 临床带教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对黔西南州护理实习生开展微教学所起到的运用效果。 方法: 基于随机分组法将 160 名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大专生分为对照组( 80 例,传统教学 )以及观察组( 80 例,传统教学 + 微教学),评价其教学质量。 结果: 观察组考核成绩、教学质量评分以及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微教学可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教学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微课 护理实习生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BL教学结合微的教学模式在疼痛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疼痛科见习的学生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CBL教学,研究组结合微的方式进行教学,对比两组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学生突发应变、思维分析、团结协作、提升理论水平以及学习兴趣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BL联合“微”教学在疼痛科见习带教中整体效果显著,为学生们提供了多种学习途径和丰富的资源,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 标签: CBL 微课 疼痛科 见习 带教 综合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阿立哌唑与奥氮平两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共计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将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分别为50例,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氮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和糖脂代谢(包括LDL、HDL、TG、TC、FPG指数)水平。结果: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接受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4.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DL、HDL、TG、TC、FPG指数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蓝墨云班的混合式教学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在高职就读的学生 200名,随机分为实验 1组和实验 2组各 100名。实验 1组学生使用蓝墨云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 2组学生使用常规模式进行教学。对实验 1组学生和实验 2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成绩评分进行统计并做出比较。结果:实验 1组学生满意度高于实验 2组学生满意度,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实验 1组成绩评分高于实验 2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蓝墨云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蓝墨云班课 混合式教学 药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提高静脉药物配置残留量不合格检出率中应用达型品管圈的成效。方法:试验时间2021年1月到2022年8月,抽选静脉配置中心200份配药结果作为受试样本,根据达型品管圈实施时间进行分组,样本数各100,对照组为前期常规管理阶段,研究组为实施达型品管圈管理阶段。结果:研究组经过达型品管圈管理,静脉药物配置残留量不合格检出率提升至9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P值<0.05。结论:达型品管圈在临床静配中心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药品残余量检出率,提高静配人员综合素质,进而提升临床静脉给药服务质量。

  • 标签: 课达型品管圈 静脉药物配置 残留量不合格检出率 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