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阶段血透患者的心理健康管理策略与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收录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COVID-19)病例的咽拭子及粪便样本的携带病毒状态,初步观察 2019新型冠状病毒在机体不同系统的状态、变化,对影响其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2020年 1月 24日起至 2020年 3月 17日在我院隔离治疗的 COVID-19确诊患者,收集性别、年龄、吸烟史、白细胞计数、血沉速率、 CD4+、 CD8+、 CD3+T及 CD4+/CD8+值,分析上述因素与咽拭子样本及粪便样本核酸转阴时间的关系。将确诊的 35例患者分为咽拭子 (+)/粪便 (+)及咽拭子 (+)/粪便 (-)两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样本核酸表达之间的差异。 结果:性别、年龄、吸烟史、白细胞计数、血沉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并建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检分诊指标。方法 采用综合评价法等对初筛指标进行评价,予评价指标数据赋值,计算擅长系数、一致性系数及指标权重。结果 经过综合评价法,共筛选出基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预检分诊指标 9项(权重分值),分别为武汉地区( 0.126);武汉周边及省外( 0.124);密切接触( 0.119);聚集性( 0.119);潜伏期( 0.115);发热( 0.107);干咳( 0.107);乏力( 0.10);呼吸系统疾病( 0.073)。专家权威系数 0.58;一致性系数 0.541。结论 建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检分诊指标,为我院预检分诊更合理高效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病毒肺炎 综合评价法 指标评价和建立
  • 简介:摘要:2019年末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病例,随后在各省市感染人数普遍升高,新冠肺炎极大的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本文分析了疫情期间国内外老年病患的收治情况,根据老年病患收治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出现的一些情况,旨在探讨老年病患在疫情影响下的应收应治,开展有关老年病患收治工作的伦理思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老年病患 应收应治 伦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师生家长的心理及在线教育状况,分析师生及家长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为政府有关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时进行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参考,为学校今后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一般资料及线上教学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运用问卷星平台对师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和家长在整体水平上处于较少或偶尔出现焦虑,但抑郁部分高于平均值(M=2);教师整体焦虑和抑郁水平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运动习惯、与照顾者一起阅读、与外界联系频率、延期开学、对网课的态度、担心和生活状况为学生焦虑和抑郁水平的共同影响因素(P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理状态 在线教育
  • 简介: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才资源,其中又以高层次人才为主要核心。面对我国现存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的突出问题,亟需从宏观环境、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三大方面来推进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科技队伍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这是我们必须引以为豪的。但是,我们在科技队伍上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就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接着,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

  • 标签: 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型 人才强国战略 技术人才培养 人才结构 高层次人才
  • 简介:摘要 新型冠状肺炎是一种变异冠状病毒,具备极强的传染性与潜伏性,目前已证实其可以通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且潜伏期长达14天。目前有研究显示,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毒株的持续变异,耐药性与传染性持续增加。目前消毒供应中心的复用器械的处理程序受到了挑战。在医院整个工作环节中污染物品的回收与清洗消毒灭菌是控制交叉感染的重要节点,在新冠肺炎状态下,该类工作应当由日常状态转入应急状态。笔者据此对基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器械的处理措施予以综述,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肺炎 消毒供应中心 复用器械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感染者的主要表现为干咳、发热、乏力等,严重的会快速进展为脓毒症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出凝血功能障碍以及纠正难度较大的代谢性酸中毒或死亡。基层卫生行政部门是卫生健康服务的网底,对于做好新冠肺炎的防控和关口前移有重要的作用。为有效防控疫情,全面落实各种紧急的救治任务,结合基层卫生行政部门的临床实际,从创建组织架构、完善防控制度、建立三级筛查体系等方面提高基层卫生行政部门的防控意识。

  • 标签: 基层卫生行政部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 实践 思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鲁拉西酮是一种5-HT-DA拮抗剂,2010年和2013年相继获得FDA批准,可用于治疗成人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重性抑郁发作,这给医生临床用药增加了新选择,也给患者带来的福音。但当前人们对鲁拉西酮的研究还没有停止,特别是在合成方法和生产工艺方面,优化是目前对药物进行深入研究的主要目的。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盐酸鲁拉西酮 合成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治疗慢性创面过程中的新型敷料应用成效及对创面愈合速率影响。方法:研究起始时间:2019年12月,截止时间:2021年6月,参考对象构成:医院收治慢性创面患者,在分组后,名称为:对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奇偶数字法,慢性创面患者病例数总计72;其中,36例收入对照组,36例收入实验组,治疗方案为:传统敷料更换、新型敷料更换,就2组最终成效进行比较,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创面愈合有效率。结果:对照组、实验组关于VAS评分比较,(3.65±1.19)VS(1.22±0.84),评测数据在实验组中更低,P<0.05;创面愈合有效率比较,实验组(94.44%)VS对照组(77.78%),数据高,优势明显,P<0.05。结论:新型敷料的应用,既可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较好改善,又能促进患者慢性创面愈合率进一步提升,推广意义显著。

  • 标签: 慢性创面治疗 VAS评分 创面愈合率 新型敷料 影响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患者院前转运流程梳理及转运中的心理调适方法。方法:随机将2021年11月7日-11月17日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运转的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转运)与观察组(转运中进行心理调适),每组各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更低。结论:在转运过程中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心理调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院前转运流程 转运中心理调适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1例精神分裂症合并新型冠状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为今后相似病例提供护理经验。方法 根据以往收治新冠患者的护理经验及相关文件指导,结合精神科专业护理指导,将该名患者收治在单独病房内,在做好新冠病毒肺炎相关治疗的同时保证患者按时服用精神类药物,有充足的睡眠,良好的沟通,做好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成功收治一例精神分裂症合并新型冠状肺炎患者。结果 患者恢复良好,意识清晰,简单对答切题,仍有自言自语现象,暂无攻击、毁物行为。结论 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精神分裂症合并新型冠状肺炎患者有安全出院的可能。

  • 标签: 精神分裂 新型冠状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全科医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讨论。方法 早在2019年12月底开始,湖北省武汉市产生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后,在全国范围内逐渐蔓延。全科医生属于社区健康工作的守门人,疫情期间在三级综合医院的首诊隔离点担当“排雷手”筛查甄别患者,以及在社区场所对病人开展不间断管理与服务,为家庭和个人开展综合性以及连续性的医疗照顾预防服务、以及健康维持,可以及早发现疑似和感染病人,进行处理,对于传染源进行及时的控制,切断传播途径。结果 全科医生担负首诊隔离点医疗任务和社区居家隔离常规慢性疾病病人的治疗和随访工作,病人同时能够为病人提供用药指导,告知病人慢性病急性加重期间需要马上进行转诊,同时在疫情期间重视病人的心理变化,为病人提供心理疏导。结论 在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疫情中存在不可或缺的作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全科医生 防控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学生家长为子女接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的态度,为12~17周岁的人群新新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接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本地区中学分布情况统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接种情况,并自制疫苗接种线上调查问卷1650份,对本地区中学生家长进行调研,实际回收1650份。结果:1650名家长中,非常愿意为孩子接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的家长890名,占比53.94%,愿意为孩子接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的家长534名,占比32.36%,不主动接种和不愿意接种疫苗的家长分别为147名和79名,分别占比8.91%和4.79%。结论:中学生家长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中,由于受到营销号的错误曲解,会导致中学生家长过度担心接种疫苗之后对孩子身体发育的影响,使其不愿接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因此在推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接种工作中,必须重视舆论引导。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疫苗 接种 法定监护人 中学生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新型留置针固定敷贴在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84例在我院行静脉留置针固定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进行分组,2020年1--6月入院者纳入对照组,使用传统3M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2020年7--12月入院者纳入研究组,使用新型留置针固定敷贴,比较两组患者敷贴后不同时间段敷贴卷边率、更换率以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 研究组各时间段敷贴卷边率、更换率均低于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 新型留置针固定敷贴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近年来,社会飞速发展,推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时代,促使各行各业发生重大转变,对于创新型医院的科研管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数字化资料暴增,通过开放式获取方式成为主流,改变了传统学术信息交流方式,所有科研资料和数据都依赖于互联网进行管理和储存,科研管理的机构知识库也在此时应运而生。大学附属医院有着丰富的知识产出,通过建立知识库对医院产生的数字化资料进行科学管理,为医院学科评价和医院建设提供信息保障。

  • 标签:
  • 简介:摘 要: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主要是新型隐球菌感染导致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尽管发病率并不高,但存在病情危重、致死率高等特点。单纯给予药物治疗的方式并不能取得显著性成效,且治疗过程漫长,治疗费用高昂,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较大。不及时治疗的情况下容易引起一系列的急症发生,如尿路感染、颅高压、尿潴留等。留置导尿是临床进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时常用的护理措施,其能够有效保障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发生后遗症的可能性明显降低。本文旨在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留置导尿护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现进行以下综述。

  • 标签: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留置导尿 研究进展 护理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性较强、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需要积极采取防控对策,降低感染风险。且随着医院患者数量逐渐增加,应强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内感染防控管理,保证防控对策有效性,避免院内感染,为医务人员与患者生命健康提供一定保障。文中对定点综合医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内感染防控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定点综合医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院内感染防控相关研究提供一点建议。

  • 标签: 定点综合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院内感染 防控对策
  • 简介:【摘要】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爆发,该疫情也成为了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血液透析患者疾病的本身特殊因素和治疗特殊特点患者抵抗力低下,属于易感人群,加之血液透析室人员流动性大、密度高,比较容易成为新型冠状病毒暴露的高风险医疗场所,在很大程度上给血液透析患者社区封控患者管理也增加了难度。自疫情爆发以来,我院为社区封控区域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患者治疗468人次,本次就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社区封控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进行详细探讨分析。

  • 标签: 患者 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 血液透析 封控 中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