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44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护理要点进行讨论。方法 回顾本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44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保证人数相等,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和疼痛评分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负性情绪评分和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应重视对患者的综合护理,以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减少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康复质量。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综合护理 负性情绪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训练配合舒适护理在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经本院检查就诊的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00例,将以上患者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早期康复训练配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疼痛评分。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舒适护理 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肾补骨汤辅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手术治疗的10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补骨汤治疗,持续治疗2个月。对比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结束时两组骨密度水平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骨密度水平和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益肾补骨汤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骨关节骨折中应用多层螺旋CT重建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56例自2017年3月至2017年11月见在我院接受骨关节骨折诊治的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应用64层螺旋CT进行扫描并对患者进行SSD、MIP、MPR重建。结果CT重建处理技术显示5例肘关节骨折患者可见尺骨鹰嘴撕脱骨片游走现象;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CT重建处理技术可见X线平片不能显示的非骨远端细小骨折;8例盆骨骨折患者应用CT重建处理技术可使髋臼骨折后关节面情况得到较为清晰的显示;14例肩关节骨折患者采用CT重建处理技术后,检查结果显示多处X线片未检出的多处骨折现象以及关节面是否受骨折线累及;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25例患者肋骨存在可疑骨折,采用CT重建处理技术检查结果显示23例患者肋骨骨折,2例可疑骨折得到否定。结论在骨关节骨折中应用多层螺旋CT重建后处理技术能够使患者骨折情况得到更好显示,有助于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信息和标准依据,有助于加快患者骨折愈合和预后改善。

  • 标签: 多层螺旋CT重建 处理技术 骨关节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应用。方法 筛选2023年02月至2024年02月78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检查,以金标准(手术病理)为依据,观察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本次试验中,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下,入组78例患者检出急性阑尾炎74例,2例漏诊,2例未发现异常;经计算,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37%(74/76)、100.00%(2/2)、94.87%(74/78)。结论 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可以多角度观察病变,并在此基础上快速、准确定位病灶,为临床进一步制定手术计划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虚拟仿真理念下3D解剖图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旨在对人体解剖教学提供参考建议。方法:以皖北卫生职业学院5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在入校后由教务处随机分班,根据班级学生分为两个班级,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1班(30名)学生为对照组,临床医学专业3班(27名)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解剖教学,观察组采取虚拟仿真教学联合3D解剖标本教学,比较三组学生在不同教学模式下教学质量、课堂评价、解剖方法等。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与实验成绩高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

  • 标签: 虚拟仿真 3D解剖图像 人体解剖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所收治的96名老年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把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主要开展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循序渐进式的康复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之前的各项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之后,研究组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胸腰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GQOLI-74评分研究组都比对照组具有优势,研究组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有明显的推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 老年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术后功能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6年7月-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随机抽样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症状得到了缓解,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经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我们对2014年4月-2015年8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8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保持这两组的患者数量一致。首先,我们对所有患者使用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后,我们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有效地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最后,就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评分和治愈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过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愈情况明显要优于另一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评分状况均与手术之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实验组患者改善的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经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进行综合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疼痛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利于患者的康复,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性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性骨折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训练配合舒适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作者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通过舒适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AS评分)、腰椎功能评分(JOA评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躯体活动、社会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29/3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0%(21/30)(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术后通过早期康复训练配合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腰椎功能,提升生活质量,降低疼痛程度,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舒适护理 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采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4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VAS 、ODI 评分,椎体前柱高度等指标。结果:患者VAS 评分由术前的(8.43±1.07)分降低至(2.67 ±0.47)分,ODI 评分由术前的(34.81±1.23)分降低至(15.25±1.34)分,伤椎前柱高度百分比由术前的(57.07±7.64)%改善为(78.51±4.17)%,Cobb角由术前的(21.5±2.78)°改善为(9.67±1.89)°。 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究水肿的识别方法和处理措施等内容,希望为临床提供有益启示。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疑似水肿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识别诊断和处理。结果:在100例患者中全部诊断为水肿症状,在对其进行针对性处理之后,有96例患者有显著的好转,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6%。结论:针对水肿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临床针对水肿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切实有效的提升诊断和识别的精准度,然后进行对症治疗和处理,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因此要及早诊断及早治疗,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快患者的疾病康复进程。

  • 标签: 水肿 识别 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就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实验组采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内VAS疼痛评分均较优,组间数据对比显示(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实验组Cobb角测量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对比发现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使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纠正后凸畸形,具备推广和使用价值。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分析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依次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卧床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并观察与评价患者治疗后伤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椎体恢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各种参数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应参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PVP治疗具有疼痛轻,恢复快,治疗效果佳,减少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 伤椎功能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