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近视伴外隐青少年患者的治疗中运用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融合功能、立体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在我院诊治的近视伴外隐患者中依据研究需求筛选66例研究对象,均为青少年患者,且均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月入院,使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66例患者均分为两组,给予框架眼镜治疗的33例为框架组,给予角膜塑形镜治疗的33例为角膜组,观察效果。结果 角膜组患者的融合功能以及立体视功能均明显优于框架组(p

  • 标签: 近视伴外隐斜 角膜塑形镜 融合功能 立体视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切口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扩张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及包茎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接受的腹股沟疝及包茎患儿中,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治疗的患儿63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儿小切口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扩张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部分患儿包皮出现水肿,4天左右消退,所有患儿包茎治疗效果较好,1例患儿疝复发。结论小切口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扩张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及包茎的效果较理想,手术时间短,操作不复杂,对医疗设施和手术技术水平要求并不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切口内环高位结扎术 包皮扩张术 小儿腹股沟斜疝 包茎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单侧V-Y推移皮瓣及甲床扩大成型术治疗手指末端行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5例手指末端行缺损的患者,于创面的远端做单侧V-Y推移皮瓣形成指尖,覆盖手指末端形创面,联合甲床扩大成型术恢复指端的外形。结果25例皮瓣完全存活,恢复指甲长度和指腹的饱满度,恢复了保护性感觉,精细触觉。结论单侧V-Y推移皮瓣及甲床扩大成型术治疗手指末端行缺损修复手指末端行缺损,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恢复指端的形态和功能。

  • 标签: 外科皮瓣 甲床
  • 简介:将孩子纳入同龄孩子之中,给他们提供群居生活的机会,才能让其从自闭走向开放。在当前情况下,学校应有担当。轻微自闭症初一学生阿文(化名)因扰乱课堂行为和威胁性语言等问题被家长投诉,学校一度拒绝其进入教室。

  • 标签: 自闭症 学校 初一学生 孩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恒速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辅助局部麻醉在老年患者疝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行疝修补术的老年男性患者20例,采用恒速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辅助局部麻醉,术中随时调整输注速度。观察患者入室、术中的最低和最高血压、心率、SPO2及BIS、呼吸抑制、肢体活动、苏醒时间、术中知晓等情况。结果患者术中血压、心率、SPO2及BIS相对平稳,波动范围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恒速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辅助局麻即能达到完善的镇痛、镇静,又保证了呼吸、循环的稳定,对老年患者疝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瑞芬太尼 老年 恒速输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诊断中应用低剂量冠状位骶髂关节CT检查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本院对纳入患者均行低剂量冠状位骶髂关节CT检查与常规轴位骶髂关节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患者骶髂关节病变分级的显示情况、对骶髂关节病变征象的显示情况以及辐射剂量。结果 低剂量CT检查与常规CT检查对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显示情况比较(P>0.05);低剂量CT检查与常规CT检查对骶髂关节病变征象显示情况比较(P>0.05);低剂量CT检查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常规CT检查(P

  • 标签: 低剂量斜冠状位骶髂关节CT 强直性脊柱炎 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仰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优点。得出结论采用仰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也是一种同时利于患者和手术者的术式,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较好方法。

  • 标签: 斜仰卧位 经皮肾镜取石术 B超引导 上尿路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联合脐正中襞修补术与传统手术对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6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均为小儿腹股沟疝患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30名患者,接受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联合脐正中襞修补术治疗(观察组),一组30名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对照组),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未出现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率16.67%(4/30),(p<0.05)。结论:针对小儿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联合脐正中襞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安全系数高,术后复发率低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 脐正中襞修补术 传统手术 小儿腹股沟斜疝 术后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 自制可调节近红外枕距测量装置,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设计的可调节近红外枕距测量装置包括框架结构模块、核心测距模块和测量平台模块3个模块,由检测平台、主体构造杆、垂直支撑杆、 脚部横杆、电子检测仪、调节蝴蝶螺栓、和防尘堵盖7个部分组成。 选取202[1]年7月~12月银川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6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近红外枕距测量装置测量, 选取2021年1月~6月收治的6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直尺测量方法。比较两组枕距测量时间、测量值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测量时间为(10.71±2.20)s,对照组时间为(24.75±7.50)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485,P=0.000);实验组枕距测量值为5.50(1.12,6.69)㎝,对照组枕距测量值为4.00(1.00,5.00)㎝,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60,P=0.039);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53.46±1.60)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39.10±2.89)分,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503,P=0.000)。 结论 可调节近红外枕距测量装置结实耐用,比传统的测量工具便捷、省时、准确,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便并指导临床工作。

  • 标签: []可调节 红外线 枕墙距 强直性脊柱炎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