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属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特点包括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毒性低、不宜耐药等,且在与多种β-内酰胺酶结合时效果较为稳定,因此,临床常用于治疗多种重症感染病症,尤其是对于多重耐药菌群引发的感染,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目前我国上市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包括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帕尼培南等。本文阐述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动力学,并对药效加以概述分析,目的是为临床抗生素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感染 药效学 药动力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植物耐盐性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涉及诸多基因、蛋白以及多种耐盐机制的协调作用。植物对盐逆境的耐(抗)性机制是基于与盐逆境有关基因的激活与调控,这些基因和蛋白涵盖于整个盐胁迫应答过程中。以下就近年来植物耐盐性分子生物和蛋白质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布氏菌患者血清检验与细菌检验结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入住本院收治了38例布氏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进行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结果血清检验阳性率为65.79%,细菌检验阳性率为52.64%,两组数据比较差异较小,P>0.05,不具备统计意义。结论在布氏菌诊断中,血清检验、细菌检验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检验方法。

  • 标签: 布氏菌患者 血清学检验 细菌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药动及药效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氯吡格雷临床精准治疗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查阅,总结了影响氯吡格雷药动及药效的基因多态性因素。结果多药耐药基因1(MDR1/ABCB1)、细胞色素(CYP)2C19、羧酸酯酶1(CES1)、CYP3A4/5及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亚基12(P2RY12)的部分基因多态性位点可以显著影响氯吡格雷的药动及药效。结论基因多态性是导致氯吡格雷药动和药效个体间差异的重要因素,后续仍需要进行一系列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改善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氯吡格雷 基因多态性 药动学 药效学
  • 简介:摘要探讨在组织与胚胎课堂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体系,为深入开展PBL教学提供理论基础。以本校201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复习课中实施PBL教学,从组织各论和胚胎教学内容中筛选、设计疾病案例。每5~7名学生为一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病案讨论的准备工作,然后实施PBL课堂教学;讨论病例分组进行,同学主持,教师掌控和引导讨论内容的方向性和正确性。课后发放学生对小组自评与互评、以及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表。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认为PBL教学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推动对课程的理解、有助于启发思维;并期待下一次PBL课。参加PBL课的教师亦认为PBL课可明显提高学生的收集信息、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等能力,同时教师感到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因此PBL教学法在组织与胚胎教学值得进一步推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不足等。

  • 标签: 组织学 胚胎学 PBL教学法 评价
  • 简介:摘要静脉采血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采血方式,是用针管抽取人体表皮浅静脉中的部分静脉血,肘部静脉和颈外静脉是静脉采血常用的采血部位。近年来,静脉采血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十分常见,然而许多人对静脉采血有恐惧的心理,这是由多数人群对于针头的恐惧引发的。本文将围绕如何减缓和消除体检中患者对静脉采血产生的晕针情况,分析并提出护理策略。

  • 标签: 静脉采血 晕针现象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偏瘫有继续加重现象进行探讨。方法将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64例术后肢体偏瘫加重的特点、高峰时段进行比较;加强研究组相关治疗环节(术前、术中、术后血压的控制、尼莫地平扩血管、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中心静脉压的监控)后的效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有术后肢体偏瘫程度继续加重现象,研究组为16%,对照组为31%;两组发生偏瘫的高峰时段均在术后第11~15天,而对其它时段1~2天、3~5天、6~10天及15~20天发生的偏瘫加重现象比较,经统计处理,P>0.05无差异性。研究组在高峰时段(11~15天)偏瘫的加重现象低于对照组,χ2=3.955,P=0.047<0.05,有差异性。结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容易发生肢体偏瘫程度继续加重现象,但加强相关治疗环节后对降低高峰时段的偏瘫发生率有临床意义。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偏瘫 分析
  • 简介:<正>高校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的专门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教师的工作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国家的兴衰,祖国的前程。因此,它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把爱祖国、爱人民作为自己职业的最高标准,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用自己的思想和品德去塑造学生的心灵,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去充实学生的头脑,从而表现自己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的状况看,与之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加强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问题已成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 标签: 教师职业道德 道德存在 不良现象 职业道德建设 教书育人 高校教师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并且患者越来越年轻化,我院于2008年—2012年间,每年7月对200余位18-21岁间青少年进行肝脏超声检查

  • 标签: 青少年 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现象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体检中心出现的突发事件176例,归纳总结当时分别采取的干预措施。结果176例中晕针42例,晕血22例,低血糖42例,高血压急症32例,心动过速18例,针刺伤18例,跌倒2例,分别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未发生生命危险及较大的医疗纠纷事件。结论体检护理中对有基础病、特异体质、老年受检者要给予高度重视及安全干预。体检风险防范中要做到完善规章制度,转变安全管理理念,增强法律意识、纠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 标签: 体检 风险 干预
  • 简介:摘要探讨早孕人工流产新方法,即器械性流产与药物性流产相联合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以微型吸管仅吸取胚囊并加口服米非司酮片方法和传统的负压吸宫术方法终止早孕,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完全流产率、术中疼痛程度、吸刮组织量以及术后流血时间、流血量等。以微型吸管吸取胚囊效果为100%,完全流产率达99.0%,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和流血量与负压吸宫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本药械联合流产术属首次临床开展,具有与负压吸宫术相同的完全流产率以及术后流血时间和流血量,较负压吸宫术的优点在于显著地降低了术中疼痛程度和对宫腔吸刮程度,初步显示了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负压吸宫术 药物流产 米非司酮 早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生素应用的不合理现象,改善抗生素使用方法。方法对含有抗生素成分的医用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检测其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的现状,并提出不合理之处。结果大部分处方中抗生素使用不合理,表现在溶媒使用不合理、选药不合理、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等方面。结论对医院抗生素的使用必须进行严格的管制。

  • 标签: 抗生素 不合理应用 用药 合理
  • 简介:摘要目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已经成为治疗AMI的首选办法,但标准PCI术由于球囊在病变部位的反复扩张,致使病变处粥样斑块破裂、血栓破碎,形成微血栓,即不能完全清除冠状动脉内血栓,且有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引起远端栓塞和微循环功能不全,即所谓的“无复流现象”,影响心肌灌注和心功能的恢复。研究证实,无复流现象的发生与冠脉内介入治疗的方式有密切关系,是急诊PCI术后的一个常见并发症,也是AMI远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

  • 标签: 急性 心肌梗死 无复流现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国卫生工程》(ISSN1671—4199,CN22—1333/R)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吉林省预防医学会主办,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也是全国惟一的国家级卫生工程学科专业期刊。办刊宗旨是全面、客观、系统地展示全国卫生工程学科的理论研究新成果和卫生工程实践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

  • 标签: 《中国卫生工程学》 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会 稿约 工程学科 国家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