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滤膜分离技术用于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哈尔滨市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0份微生物待检样本,均为阳性。回顾性分析其检测情况。根据不同分离技术将其分为研究组(采取微滤膜分离技术完成微生物检验)和参照组(采取平板分离技术完成微生物检验)各40例,统计两组微生物的检出率、灵敏度并进行对比,并对两组检测中的污染发生率、检测所用时长展开评测对比。结果:研究组检测灵敏度、检出率测验结果同比参照组均呈更高显示,数据对比具显著差异(P

  • 标签: 微滤膜分离技术 疾控中心 微生物检验 检出率 灵敏度
  • 简介:目的比较分离麻醉加骶管阻滞与单纯分离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手术的麻醉效臬。方法将80例小儿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分离麻醉加骶管阻滞组(A组,n=40)和单纯基础麻醉组(B组,n=40),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A组患儿麻醉后HR,MAP,RR波动显著小于B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离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可减少麻醉用药量,镇痛完善,是小儿腹郜以下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 标签: 小儿 基础加骶管麻醉 腹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高频超声于产后女性腹直肌分离评估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385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为观察对象,病例筛查时间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予以高频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相关因素。结果:剖宫产产妇放松状态、收缩状态下腹直肌分离程度高于自然阴道分娩(P

  • 标签: 高频超声 分娩 腹直肌分离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生化检验中促凝管分离胶内气泡对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3月间接受生化检验的56例患者为对象,所选患者采集血样进行检查,促凝管分离胶内含有气泡和无气泡情况检验,分析结果。结果 促凝管分离胶内含有气泡和促凝管分离胶无气泡在生化检验中,检验不合格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钾离子、肌酸激酶、血清葡萄糖、总蛋白比较,差异较小(P>0.05)。结论 促凝管分离胶内是否存在气泡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较小,获取的结果比较稳定,能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生化检验 促凝管分离胶 气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促凝管分离胶内气泡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接受健康体检者80例纳入研究,实施血液生化检验,所分对照组(40例)促凝管分离胶内无气泡,而40例观察组(促凝管分离胶内含有气泡),对比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合格率、生化指标(肌酸激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葡萄糖、钾离子、总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无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促凝管分离胶内气泡,影响结果小,生化指标较稳定。

  • 标签: 促凝管 分离胶 气泡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进行腹直肌电刺激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指导自行进行腹式呼吸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刺激治疗,对比组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进行腹直肌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

  • 标签: 腹直肌分离 电刺激 腹式呼吸训练 生活质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一种通过物理手段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治疗的装置。方法将治疗头放入患者阴道,打开开关,进行振动按摩、加热和电刺激;调节气囊内气体量,按压阴道内壁带动按压尿道和尿道括约肌。技术方案包括治疗头、气囊、导线Ⅰ、导气管、导线Ⅱ、气泵、控制器、处理芯片、振动器和开关。结果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经过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治疗,症状得到改善。结论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对压力性尿失禁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治疗,装置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城区2014年分离的麻疹病毒基因型,及时发现输入性麻疹病例。方法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采集的标本进行病毒核酸鉴定、RT-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序列比对分析。结果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共采集81例麻疹疑似患者的82份标本,其中咽拭子63份,尿19份。麻疹病毒核酸检测阳性70例,RT-PCR扩增、测序获得基因序列40份,麻疹病毒培养阳性毒株37例。种系进化树分析显示,获得的40份麻疹病毒基因序列与H基因簇代表株Chin9322/H1a,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代表株MVi/Hunan.CHN/0.93/7/H1在同一分支上,核苷酸水平上同源性分别为98%~98.9%、96.9%~97.8%;氨基酸水平上同源性分别为97.3%~99.3%、95.3%~98%。结论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麻疹病例以本土基因型(H1)病例为主,进一步加强麻疹病例病原学监测对麻疹输入性病例的控制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麻疹病毒 核酸检测 H1基因型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通过开展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随机挑选68例在本院接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上述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每组34例,对比组采用常规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三个月后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以及血浆ET-1(内皮缩血管肽)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指标优于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术
  • 简介:目的预测某汽油吸附脱硫装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并分析其关键控制点。方法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划分生产单元,采用经验法、类比法、检查表法进行分析。结果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汽油(内含苯芳烃)、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甲烷、乙炔、吸附剂粉尘吸附剂含有的镍、钴、噪声、高温、工频电磁场、电离辐射等,类比检测结果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但炼油部有25.59%的噪声操作工人听力异常。结论该项目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化学毒物、噪声和电离辐射危害,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

  • 标签: 汽油 吸附脱硫 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
  • 简介:摘要考试是检验教学成果和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传统的教考分离的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实施教考分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对医药类院校学生的中药药理学学习很有必要。

  • 标签: 中药药理 教考分离 试题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引进加拿大BiochemImmunosystems公司的磁分离酶联免疫技术(MAIA)做甲状腺激素测定,灵敏度可达1×10=12g检测级。经一年的实验,本文认为MAIA是一种灵敏、快速、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显色稳定的试验。本文用来自内蒙古各地的153名健康人做正常参考值测定,与上海和网外正常参考值比较,结果发现内蒙地区男、女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上海地区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促甲状腺激素(TSH)无差异。内蒙地区与国外正常参考值比较除总T3无差异外,P>0.05,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用上海地区正常参考值,判定328名患者甲状腺激素结果异常,而套用内蒙地区正常参考值,328名中只有161名甲状腺激素异常,167名结果正常。

  • 标签: 磁分离 酶联免疫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剥内扎加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外剥内扎加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混合痔43例为治疗组,常规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43例为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痔应用外剥内扎加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

  • 标签: 混合痔 外剥内扎 内括约肌离断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使用DB-624石英毛细柱分离测定水中丙烯酰胺,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能实现被测成分较好分离,实验结果能满足气相色谱分析要求,且相关参数比标准和有关资料的数据有所提高,增加了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 标签: 色谱柱 气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腔气囊导尿管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次粘连的作用疗效。方法106例宫腔粘连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气囊尿管并戊酸雌二醇组(观察组)56例,宫内节育器组50例,术后一月随访并详细记录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妊娠情况,一月后宫腔镜下观察两组宫腔内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共治疗56例,再粘连10例,再粘连率17.85%;对照组共治疗50例,再粘连18例,再粘连率3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术后宫腔内放置双腔气囊导尿管配合戊酸雌二醇口服可有效预防再粘连,提高月经改善率。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双腔气囊导尿管戊酸雌二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