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体位护理中,静息状态下床头抬高的最佳角度。方法:样本为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022.6-2023.6),静息状态下床头抬高角度分别为0°、10°、20°、30°、40°,对照分析上述角度下患者的相关指标数据。结果:角度0°-30°时,颅内压、中心静脉压随角度的升高而降低,角度40°时升高,P<0.05;角度0°-40°时,平均动脉压随角度的升高而降低,P<0.05;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脑灌注压、脑组织血氧饱和度随角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而言,在体位护理中适当抬高床头,可影响其血液循环功能,对预后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10°-30°最佳。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体位护理 静息状态 床头抬高 最佳角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体位护理中静息状态下床头抬高最佳角度。方法:现将我院接收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0例开展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组别名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在患者的体位护理中对照组给予床头抬高40°平卧位,观察组给予床头抬高30°平卧位,将两组患者静息状态下床头抬高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2h颅内压、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的脑灌注压高于对照组,最终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体位护理中采取静息状态下床头抬高30°为最佳角度,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和平均动脉压,并且使患者的脑灌注压在最佳状态,从而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身体恢复。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体位护理 静息状态 床头抬高最佳角度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求秩边穴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最佳针刺角度;以秩边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为例,开创腧穴的针刺角度学说。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40例病例随机分成四组,治疗组60例,对照a组60例、b组60例、c组60例,分别采用向内5±1.1度斜刺、直刺、向外5±1.1度斜刺和假刺法。1月为1疗程,疗程期满,统计疗效。结果一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a、b、c组疾病疗效比较临床控制率分别为60.00%、35.00%、23.33%、0.00%;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80.00%、56.67%9、13.33%,治疗组临床控制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NIH-CPSI评分、EPS-卵磷脂小体的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间差异明显,但对EPS-WBC的疗效不明显,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向内斜刺5±1.1度为秩边穴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最佳针刺角度,疗效确切;腧穴的针刺角度对治疗效果影响显著。

  • 标签: 针刺 秩边穴 刺法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不同翻身侧卧角度以及翻身频率对我院 ICU 脑外伤术后患者难免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生命体征的影响。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6 月在本院 ICU 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 120 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角度高频率组、高角度低频率组、低角度低频率组、低角度高频率组,每组各 30 例。 严密监测患者术后仰卧时、侧卧 0.5h 、侧卧 1h 、侧卧 2h 时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率),及患者术后 5 天内 肩胛、肋骨及骶尾部皮温,并进行各组对比 。 结果 四组 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数据均无明显变化( P > 0.05 ),四组的 肩胛、肋骨及骶尾部的皮温在前 3 天内无明显差异,在第 4 天和第 5 天,低角度高频率组的肩胛、肋骨及骶尾部皮温低于高角度高频率组、高角度低频率和低角度低频率组( P<0.05 ) , 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而高角度高频率组、高角度低频率组、低角度低频率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结论 脑外伤术后患者为预防难免性压力损伤推荐翻身角度为 60 度,频率为 2 小时。

  • 标签: ICU 翻身 侧卧角度 频率 难免压力性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从细胞生物学角度理解生物学宽度及其在口腔修复教学中的应用,期待能够为牙体缺损患者的诊断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生物学宽度(Biologic Width)是指从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结合上皮附着与结缔组织附着均为抵御细菌侵袭的重要屏障,一旦此屏障结构遭受破坏,细菌便会侵入机体造成局部的炎症反应,再有生物学宽度的屏障作用是由细胞学基础所决定。

  • 标签: 细胞生物学角度 理解 生物学宽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变化的临床治疗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程度以及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干预组和常规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和常规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减轻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同时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该护理方式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心理护理 抑郁情绪 焦虑情绪 三叉神经痛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中国古代医家很早就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认为人体与自然界的变化,时间的推移有着密切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时间有针对性的治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春治秋防”即根据四时的变化而总结得治疗观点,从治未病的角度来防治周围血管疾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股骨近端角度锁定板固定结合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股骨近端角度锁定板结合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27例的临床疗效。结果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8周,无内固定物断裂、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情况发生。髋关节功能评定采用Harris评分优21例,良6例。结论股骨近端角度锁定板内固定结合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良好的支撑及抗旋转、明显改善股骨头血运、并发症较少等优点,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良好方法。

  • 标签: 股骨近端角度锁定板 股方肌骨瓣移植 股骨颈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检查手法在超声诊断中占很重要的地位,药物可改善输尿管结石检查条件,探讨输尿管结石的超声快迅诊断方法和技巧,为电磁波体外冲击波碎石等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结果本院超声科利用双手加压多切面多角度超声检查手法联合药品和常规超声检查输尿管患者1480例,双手加压多切面多角度超声检查手法联合药品检查结石检出例数1394,结石检出率为94.2%,常规超声检查结石例数为1230,结石检出检出率为83.1%,两种方法经医学统计分析,X2=90.1,p<0.05,两种检查方法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双手加压多切面多角度超声检查手法联合药品法在检查输尿管结石中优于常规超声检查法。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双手加压多切面多角度超声检查手法 常规超声检查法 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