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面部脂肪室靶向移植的解剖入路,并探讨其应用于临床的效果。方法通过解剖8具(16侧)尸体,明确脂肪室边界和相邻血管神经的走行,根据解剖结果分析确定靶向脂肪移植的推荐进针点和入路。对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要求改善面部凹陷或行面部年轻化治疗的女性患者,采用靶向移植的入路进行颞部和面中部脂肪填充,患者年龄(36.1±7.6)岁。记录移植的脂肪量。术后3个月调查患者满意度,根据移植部位存活情况在3~6个月行二次填充。在移植末次6个月后,采用三维扫描仪评估脂肪存活率等。结果解剖研究发现在额部存在皮下浅层脂肪室,颞部和面中部存在深、浅2层脂肪室结构,根据解剖特点,建立了以额部发际内和口角内侧黏膜等为进针点,针对面部深、浅脂肪室位置的靶向脂肪移植技术。临床46例患者颞部移植脂肪量为(17.84±8.47) ml,面中部为(26.81±10.36) ml,移植末次6个月后三维扫描结果显示,颞部脂肪留存(11.2±2.44) ml,存活率63%;面中部留存(16.09±4.48) ml,存活率60%。患者总体满意率93%(43/46)。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术后无感染、液化、栓塞以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结论面部靶向脂肪移植的解剖入路的明确,提升了面部脂肪注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脂肪组织 脂肪室 解剖学 脂肪移植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测旋股外侧动脉(LFCA)升支肌骨膜髂骨支走行和分布,为应用带LFCA升支的肌骨膜髂骨瓣治疗股骨头坏死提供解剖依据。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对9具尸体的18个髋部进行解剖。髋部部位以髂前上棘及耻骨联合作为坐标轴的定位点,以耻骨结节为原点,以从耻骨联合到髂前上棘的直线为x轴(以mm为单位),以与身体矢状面平行的直线为y轴(以mm为单位),观测LFCA升支肌骨膜髂骨支的发出点、走行、分支和外径等情况。对所得数据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果LFCA升支髂嵴支的肌骨膜髂骨支交叉点坐标为[x,(84.47±7.80) mm;y,(27.60±5.93) mm],从髂前上棘到髂嵴支分叉处距离为(2.85±0.84)(2.0~3.6) cm;骨膜髂骨支直径(0.23±0.06) mm。结论以LFCA升支肌骨膜髂骨支支配的髂骨瓣具有手术应用价值。

  • 标签: 旋股外侧动脉 肌骨膜髂骨支 股骨头坏死 应用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解剖位置胆囊癌患者手术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904医院经手术治疗的140例胆囊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9例,女性91例,中位年龄64.0岁。根据胆囊癌发病位置,分为胆囊颈部组与胆囊底体部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单因素生存分析有意义的因素,判断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胆囊颈部组患者较底体部肿瘤在术前总胆红素水平、术前白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吻合)、根治性切除、突破肝脏/侵犯浆膜、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术区局部复发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前黄疸、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C反应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意外胆囊癌、手术方式、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生长部位(颈部比底体部)等与预后相关(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GPS(RR=3.272,95CI:1.987~5.388)、手术方式(RR=4.149,95CI:2.561~6.723)、肿瘤部位(RR=0.316,95CI:0.209~0.478)、远处转移(RR=1.695,95CI:1.036~2.775)、TNM分期(RR=3.686,95CI:2.222~6.115)是影响胆囊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提示颈部肿瘤与更晚的分期、肝脏胆管侵犯、淋巴结转移、高炎症水平、低根治率相关。结论发生于胆囊颈部的胆囊癌是患者手术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此外,TNM分期、远处转移、格拉斯哥评分是胆囊癌患者术后生存的重要预测指标。

  • 标签: 胆囊肿瘤 解剖 多变量分析 预后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对早期肺癌的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亚肺叶切除术逐渐受到胸外科医生的重视。但其手术适应证和手术实施过程仍存在诸多问题。我院自2014年提出"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APL)"理念以来,经过不断地探索、发展和总结,为早期肺癌亚肺叶切除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标签: 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 肺段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背动脉穿支的显微解剖特点,探讨应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TAP)修复手部软组织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0月至2014年11月,对10侧成人尸体胸背标本,用红色乳胶灌注腋动脉,解剖、观察、测量并统计胸背动脉穿支数量、血管直径等;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对52例伴有骨质、伸肌腱外露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TAP修复,术后进行门诊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胸背动脉穿支为2~4条,以3条最多,穿支外径0.22~0.68 mm,穿支入皮点距腋后襞的距离5.2~11.8 cm。52例皮瓣手术顺利,供区均直接关闭缝合;48例皮瓣成活,2例部分坏死,2例完全坏死,通过换药、游离植皮后伤口愈合。随访5~24个月,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不过分臃肿,外观评价良好。结论TAP切取皮瓣厚度薄,供区隐蔽,直接缝合后遗留瘢痕不明显,对供区的功能及美观影响小,是一种理想的皮瓣。

  • 标签: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 应用解剖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腹腔镜手术中下腔静脉膈上段的解剖特点及毗邻关系。方法2018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选取成人尸体、新鲜尸体各2例。对冰冻尸体进行解剖。沿双侧锁骨中线打开胸腔,翻开心包前壁,解剖分离上腔静脉、下腔静脉。沿腹正中线打开腹腔,翻左、右肝叶,显露肝后段下腔静脉、第二肝门,剖开腔静脉裂孔进入心包,观察下腔静脉膈上段的解剖特点及毗邻关系,测量下腔静脉膈上段长度。对新鲜尸体行腹腔镜手术试验,于脐旁、右侧腹直肌旁距脐约4 cm、腹正中线脐上约6 cm、右侧腋前线肝下缘下方约2 cm、左侧锁骨中线肝下缘下方约2 cm置入5个12 mm套管。腹腔镜辅助下翻左、右肝叶,显露肝后段下腔静脉、第二肝门,剖开腔静脉裂孔进入心包,观察下腔静脉膈上段的解剖特点及毗邻关系。结果2例尸体解剖中可见,下腔静脉经肝的腔静脉沟,穿膈的腔静脉孔进入胸腔,再穿纤维心包注入右心房。测量下腔静脉膈肌至右心房入口的长度分别为1.67 cm和2.57 cm。2例腹腔镜手术试验,可很好地显露肝后段下腔静脉、第二肝门、下腔静脉膈肌入口;沿腔静脉裂孔打开膈肌存在一个相对无血管的脂肪组织解剖层次;心包与右心房之间有较大的解剖间隙,可很好地显露下腔静脉、上腔静脉及右心房,可完整连续地显露整个膈下至右心房入口节段的下腔静脉。结论下腔静脉旁存在一个相对无血管的解剖层次,腹腔镜手术中经腹腔打开膈肌可较安全地进入心包,很好地显露下腔静脉、上腔静脉及右心房,为经该入路行MayoⅣ级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提供了可能。

  • 标签: 腔静脉,下 膈肌 解剖学研究 尸体解剖 腹腔镜手术 下腔静脉癌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小型动脉瘤的破裂与其影像解剖特征的关系,建立动脉瘤破裂风险评分的预测模型,为颅内小型动脉瘤破裂高危患者的早期识别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经头颈CT血管造影或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182例颅内小型动脉瘤(最大径<5 m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2例、女120例,年龄31~83(56.85±11.51)岁,动脉瘤破裂组95例、未破裂组87例。两组患者动脉瘤的部位、形状、有无子囊、生长方向及相关解剖参数等临床特征和影像解剖特征的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方法,建立动脉瘤破裂的影像解剖特征的预测模型。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动脉瘤部位、瘤壁形状、子囊、入射夹角、瘤高与瘤颈的比值(AR)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子囊、入射夹角>117.75°、AR值>1.65是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1)。根据logistic预测模型,其动脉瘤破裂风险评分(R),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2(95%可信区间0.750~0.874,P<0.01),R=2为最佳截断值,灵敏度72.6%,特异度78.2%。结论颅内小型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符合以下两种及两种以上影像解剖特征者,即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后交通段或前交通动脉、瘤壁不规则、有子囊、入射夹角>117.75°、AR值>1.65等,为动脉瘤破裂的高危人群。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颅内小型动脉瘤 影像解剖特征 血管造影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为眼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泪腺及其分泌的泪液在维持眼表正常生理功能中的作用过去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泪腺在眼表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均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泪腺功能的异常参与干眼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作者研究团队近年来首次对泪腺解剖和功能进行了系统的基础研究,首次发现了泪腺导管上皮也具有分泌和再吸收能力,而且不同节段泪腺导管的功能有区别。我们在本文中试图从泪腺基本的解剖、组织、生理学和病理学角度阐述泪腺的功能以及其与干眼的关系,认为泪腺和泪腺导管的功能在干眼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泪腺导管离子转运蛋白开发能够增加泪腺分泌的药物或方法对干眼的治疗有广阔的前景。

  • 标签: 泪腺 泪腺导管 泪液 干眼 离子转运蛋白
  • 简介:摘要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仍然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以D2根治术为代表的外科手术对规范胃癌的外科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年来,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随着胃癌外科领域的膜解剖理念的不断发展,对胃癌的手术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接受新辅助治疗后的胃癌患者,是否能够完成膜解剖胃癌根治术是当下值得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们认为,如果新辅助治疗使系膜边癌推向系膜内,理论上膜解剖手术联合新辅助治疗是有利于提高进展期胃癌疗效的。但膜解剖在新辅助治疗患者中存在两个重要问题:(1)新辅助治疗胃癌患者术中胃周组织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肿,干扰到层次的解剖,由于患者凝血功能的破坏造成出血明显,很难达到"微出血"或者"无血",因此,对于新辅助化疗后胃癌患者是否能够实施膜解剖的胃癌根治术,尚存争议;(2)对于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是否需要行膜解剖手术,临床中是通过强化新辅助治疗来获得最大的病理缓解率,还是以膜解剖手术获取患者的生存获益,尚存争议。开展膜解剖手术在新辅助治疗患者中应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是解决众多临床困惑的唯一途径。

  • 标签: 胃肿瘤 膜解剖 新辅助化疗 D2根治术
  • 简介:摘要前床突是颅底的重要解剖结构,一些颅内病变的手术治疗常需切除前床突,以达到病变部位并充分暴露周围结构、获得足够的操作空间。本文现围绕前床突的解剖及变异、前床突切除的方式以及前床突切除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标签: 前床突 前床突切除术 硬膜外入路 硬膜内入路 颈内动脉 海绵窦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膝关节CT图像模拟后交叉韧带(PCL)低位胫骨隧道并测量相应解剖参数,为临床上准确定位该隧道的位置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9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采集的201例健康膝关节CT图像,基于CT矢状图像模拟PCL低位胫骨隧道,并利用RadiAnt DICOM Viewer软件测量该隧道的相关解剖参数。测量主要指标包括:胫骨平台与胫骨隧道所成角度(ATPT)、胫骨隧道入口点与出口点到胫骨平台的垂直距离L1、L2;次要指标包括:胫骨平台后倾角(PSA)、胫骨解剖轴与胫骨隧道中心线所成角度(ATAA)、胫骨后斜坡线与胫骨隧道中心线所成角度(APST)、胫骨平台的前后径(APD)、胫骨后斜坡长度(LPTS)、胫骨隧道长度(LTT),并对测量结果根据身高(将身高分为1.00~1.60 m组、1.61~1.70 m组、≥1.71 m组)和性别分组进行分析。结果主要测量指标:ATPT为37.0°±4.5°,L1、L2分别为(57.8±7.4)、(34.5±3.3)mm。次要测量指标:PSA为128.1°±5.4°,ATAA为52.7°±4.1°,APST为89.1°±5.9°,APD为(32.9±2.6)mm,LPTS为(20.5±2.4)mm,LTT为(40.9±5.7)mm,将以上结果按性别分组后分析显示:PSA在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其余数据在男、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将以上结果按身高分组后分析显示:ATPT、PSA、ATAA、APST在1.00~1.60 m组、1.61~1.70 m组、≥1.71 m组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L1、L2、APD、LPTS、LTT在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基于膝关节CT图像测量PCL低位胫骨隧道的主要测量指标:ATPT为37.0°±4.5°,L1、L2分别为(57.8±7.4)、(34.5±3.3)mm。性别与身高是以上测量指标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后交叉韧带 膝关节 性别因素 身高 CT图像 胫骨隧道
  • 简介:摘要目的从病理解剖方面分析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的发生原因。方法对自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经过我们手术治疗证实为TOS的患者97例98侧,将臂丛神经探查松解术中观察到的臂丛及其邻近组织形态记录下来,与病史、术前检查、术后效果结合,分析这些毗邻组织如何造成臂丛卡压。结果术后本组97例患者中86例症状改善,11例无明显改善。症状改善的86例患者中54例55侧术中明确看到小斜角肌解剖异常,包括起点抬高和/或腱性化;67例在颈8、胸1椎间孔出口可见异常纤维束带,这些异常束带可分为腱性和纤维性,明显影响下干活动度或直接造成下干卡压;4例青少年患者同时看到小斜角肌异常和腱性束带存在。结论异常的小斜角肌和异常束带是造成下干型TOS的主要因素,年轻患者的这些异常更为明显,TOS的手术应以锁骨上入路切断这些异常结构松解臂丛为主。

  • 标签: 胸廓出口综合征 臂丛 病理解剖 神经松解 小斜角肌 纤维束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将移动增强现实(mobile augmented reality,mAR)技术应用到神经解剖教学中,观察其对学生学习成绩及认知负荷的影响。方法通过收集并设计各种神经解剖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图形、动画和视频),运用AR基于标记的图像识别技术,将多媒体资源放置在传统书页中的标记处,使书籍具有交互性;并且通过移动设备将各种多媒体资源与传统印刷书结合在一起。40名学生被分配至试验组或对照组,试验组采取mAR多媒体资源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方式教学。6学时课程完成后,全部学生进行统一测试,使用学业成绩测验和PAAS(platform-as-a-service)认知负荷量表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采用SPSS 18.0进行方差(MANOVA和ANOVA)分析。结果单向MANOVA检验用于确定通过mAR学习对学习成绩和认知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单变量ANOVA检验发现通过mAR学习神经解剖的试验组学生在测试成绩上比对照组学生更高。此外,与对照组学生相比,试验组学生的认知负荷明显降低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使用mAR学习神经解剖有助于学生在减轻认知负荷的情况下提高学习成绩。

  • 标签: 移动增强现实技术 神经解剖教学 认知负荷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传统图谱教学中引入混合现实技术,进行支气管镜下气道解剖结构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级学生共计30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Excel表格中的RAND函数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人。对照组使用支气管镜图谱教学,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混合现实技术辅助教学。控制两组总体学习时长相等,课后通过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使用SPSS 25.0进行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试验组考核得分为(61.67±20.15),对照组为(36.67±13.3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t=4.01,P<0.001)。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在帮助学生理解课程、提升学生课堂专注度、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教学内容掌握程度、提升学生教学满意度5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过混合现实技术辅助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支气管镜下气道解剖结构的理解,获得更好的课堂参与体验和教学效果。

  • 标签: 气道解剖 混合现实技术 支气管镜 医学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已成为肝细胞癌的治愈性治疗措施之一,从外科学和肿瘤的角度,都被证实能给患者带来微创和生存双重获益。我国肝细胞癌患者>80%合并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受损,肿瘤常跨越肝段生长、累及多个肝段,传统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因切除肝脏体积较大,容易导致术后肝衰竭而应用受限。基于肝细胞癌的肿瘤生物特性和传统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的局限性,腹腔镜限量解剖性肝切除术的理念应运而生并用于实践。腹腔镜限量解剖性肝切除术又称保留肝实质的解剖性肝切除术,是指以肿瘤病灶为中心,以荷瘤门静脉流域为参考平面,根据肿瘤所在位置及其与亚肝段和(或)肝段的解剖关系,切除肿瘤及其所在亚肝段和(或)肝段门静脉流域,其核心理念是在保证肿瘤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留功能性肝实质。腹腔镜限量解剖性肝切除的手术方式包括解剖性亚肝段切除、肝段切除和保留肝实质的联合亚肝段和(或)肝段切除术,其适应证主要是位于(亚)肝段之间的小肝癌或微小肝癌,采用三维可视化、腹腔镜超声检查和吲哚菁绿融合荧光等导航技术,通过多个亚肝段的拼接组合,实现以肿瘤病灶为中心、以切缘为本的解剖性肝切除术,可以达到既最大限度切除荷瘤门静脉流域的肝组织,又最大限度保留功能性肝脏结构和体积的目的。目前腹腔镜限量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尚处于探索阶段,其远期肿瘤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技术进步和理念更新,腹腔镜限量解剖性肝切除术将成为肝细胞癌微创精准治疗的核心手段。笔者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深入阐述腹腔镜限量解剖性肝切除术的概念与发展沿革、理论和技术支持、肿瘤安全性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 标签: 肝肿瘤 限量肝切除 解剖性肝切除 外科 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熟悉直肠骶骨筋膜形态及走行,对于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中,保证直肠系膜完整性及保护自主神经盆丛至关重要,但目前尚缺乏对直肠骶骨筋膜的全面完整描述。本文通过高清腹腔镜或机器人TME中的临床观察和尸体标本解剖,对直肠骶骨筋膜形态及走行进行观察总结,并讨论该区域的最佳游离路径。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期间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的12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手术录像,及同期科室数码数据库的20例TME术后直肠标本的高清照片,同时纳入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的28例人体尸体标本,观察直肠骶骨筋膜形态和移行情况。结果(1)总结手术录像提示,127例患者均可观察到直肠骶骨筋膜从后方呈水平弧形附着于直肠固有筋膜,形成融合筋膜。融合区域无法直接分离,如不离断,则容易破坏直肠固有筋膜。离断后,沿着直肠后方直肠骶骨筋膜附着缘向右侧观察,见该水平以下右侧间隙下半部仍为融合筋膜,该融合筋膜在侧方上半部重新分开为直肠固有筋膜与腹下神经前筋膜,该分开处的腹下神经前筋膜为侧方间隙分离时的刚性障碍。沿着其分开处逐步切断该筋膜,可见由右骶(S)2~S4发出的盆丛被灰白色腹下神经前筋膜覆盖,观察到该筋膜与Denonvilliers筋膜前间隙已被切断的Denonvilliers筋膜前叶相延续;而内侧的直肠固有筋膜仍完整。右侧直肠骶骨筋膜附着缘从后上向前下斜行走行。左侧直肠骶骨筋膜形态与右侧对称。(2)观察28例半骨盆尸体标本发现,于S4椎体下缘水平,腹下神经前筋膜向前与直肠固有筋膜融合成直肠骶骨筋膜。向直肠右侧间隙进行分离,逐步切断直肠骶骨筋膜的右侧附着缘,见直肠骶骨筋膜附着缘从后上走行至前下,呈斜行走向。附着缘向头侧移行为腹下神经前筋膜,向前移行为Denonvilliers筋膜前叶。盆丛在前侧方发出多支细小直肠支,呈束状穿过腹下神经前筋膜和Denonvilliers筋膜前叶的相互移行区,支配直肠。(3)对20例TME标本进行观察,见后方直肠骶骨筋膜附着缘围绕着直肠系膜呈弧形,两侧附着缘呈斜行。后方和两侧附着缘后下方的直肠系膜被直肠骶骨筋膜包绕,附着缘水平的前上方直肠系膜被直肠固有筋膜包绕。结论结合直肠骶骨筋膜形态特点,术中应于S4椎体水平在直肠后方弧形切断直肠骶骨筋膜,从直肠后间隙进入肛提肌上间隙;进行两侧间隙分离前应先行直肠前方间隙的分离,倒"U"型切断Denonvilliers筋膜前叶,沿着Denonvilliers筋膜后间隙从上向下分离侧前方间隙,最后切断直肠骶骨筋膜的两侧附着缘,方可保证直肠侧方筋膜的完整,且并不损伤盆丛分支与神经血管束。

  • 标签: 直肠骶骨筋膜 直肠固有筋膜 解剖学 活体解剖 尸体解剖
  • 简介:摘要对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罹难者捐献的遗体进行尸体解剖查验与病理诊断取材工作,获得大量感染罹难者体表表现、大体脏器特征和珍贵的病理检材,为获得病理形态特征和分子病理学结果奠定基础。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