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6 个结果
  • 简介:以结缕草属植物DNA为模板,应用正交设计法对简单重复序列(simplesequencerepeats,SSR)反应体系中各个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筛选,并通过比较不同浓度模板DNA对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影响,确立了适合结缕草属植物SSR-PCR反应最佳体系。结果表明,10μlSSR反应体系中各组分最适浓度分别为:10×PCR缓冲液,Mg^2+2.5mmol/L,dNTP200μmol/L,左右引物分别为0.6μmol/L,TaqDNA聚合酶0.5U,模板DNA用量在30~90ng均可。利用该优化体系,通过30对SSR引物对包含结缕草属植物4个种10份材料进行了种质鉴定,结果发现Xgwm系列SSR引物可以有效地用于结缕草属植物不同种源间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其中有3对引物Xgwm459-6A、Xgwml49-4B和Xgwml35-1A因具有特异性条带或条带缺失可以很明显地将大穗结缕草Z010与其他材料区分开来,在抗寒性和青绿期两极端类型材料研究中发现,引物Xgwm484.2D和Xgwm44-7D均在抗寒性弱部分材料和青绿期长部分材料中扩增出一条抗寒性强和青绿期短材料中没有的特异带,且两对引物中具有特异带材料具有较高一致性,初步认为这两标记可能与结缕草属植物抗寒性或青绿期相关。

  • 标签: 结缕草 SSR 体系优化 应用
  • 简介:以莴苣为材料研究了影响SRAP标记PCR结果因素,包括Mg^2+、dNTP、引物、Taq酶浓度以及退火温度等,建立了适用于莴苣属蔬菜SRAP分析PCR反应体系:在20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为50ng,Mg^2+浓度为2.0mmol/L,dNTP浓度为0.2mmol/L,引物浓度为0.75μmol/L,Taq酶用量为1U。适宜扩增程序为94℃5min;94℃1min,35℃1min,72℃1min,5个循环;94℃1min,51℃lmin,72℃1min,30个循环;72℃7min。对体系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莴苣SRAP体系重复性好、分辨率高、多态性丰富,在莴苣属蔬菜种盾资源评价、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言种等骞方面躲有专耍作用。

  • 标签: 莴苣 SRAP PCR扩增体系
  • 简介:黍稷是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最古老作物。本文从世界农业种植业历史、作物起源环境和黍稷演化过程谈起,结合山西地理生态特点、悠久农耕历史文化、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和数量众多、类型丰富黍稷种质资源,说明山西是黍稷起源和遗传多样性中心。

  • 标签: 山西 黍稷 起源 遗传多样性 中心
  • 简介:为揭示大麦中黄酮合成分子调控机制,利用反转录PCR结合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首次从青稞(裸大麦)叶片中克隆获得肉桂酸-4-羟化酶基因(HvC4H)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F927086),总长度1951bp,ORF为1518bp,编码505个氨基酸,等电点PI=9.01,平均亲水指数(GRAVY)为-0.170,属于亲水性碱性蛋白,高级结构分析表明其具有细胞色素P450家族保守域及C4H特异功能性活性位点。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胚乳发育5个时期不同组织(茎、叶及子粒)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vC4H基因在青稞胚乳发育期表达情况存在着明显组织差异性,在茎中表达量最高。本研究为通过调控C4H基因表达从而提高大麦黄酮含量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对于改良大麦品质、抗性、生长发育等性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青稞(裸大麦) C4H基因 同源克隆 RACE 实时荧光定量PCR 胚乳发育期
  • 简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自问世以来,因其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灵敏性、可定量、污染少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此技术用于曲霉研究也有近十年历史。本文对近年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曲霉病诊断中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 曲霉病 IA
  • 简介:目的评价泊沙康唑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系统评价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维普以及会议论文集等截止至2014年12月所有关于泊沙康唑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同时追查相关参考文献。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运用ReviewManager5.2及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研究,共14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泊沙康唑与对照组药物相比,能有效降低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IFI)发生率[RR=0.41,95%CI(0.27,0.63),P〈0.00001],尤其在预防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方面,其疗效优于氟康唑(P〈0.0001);预防IFI相关死亡疗效优于对照组[RR=0.32,95%CI(0.15,0.67),P=0.002〈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因不良反应中止治疗发生率、全因死亡率两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亚组分析显示,泊沙康唑与氟康唑相比,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泊沙康唑可作为两性霉素B脂复合物、氟康唑、伊曲康唑等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良好替代药物,能更有效地预防真菌感染,减少IFI相关死亡率,而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标签: 泊沙康唑 侵袭性真菌感染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为了揭示云南薏苡种质资源多样性,发掘薏苡资源中有益基因,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收集65个薏苡种质资源13个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云南薏苡资源存在丰富遗传多样性,其中栽培种分枝数和分蘖数遗传变异系数分别达到57.4%和47.5%,野生种百粒重遗传变异系数达到60.4%。应用主成分分析将云南薏苡13个性状简化为7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5.67%,以叶片宽因子贡献率最高,为49%。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将65份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16.21水平上聚为5个大类,可区分为株高较矮叶片较短型、株高较高叶片较长型以及3个特殊型。

  • 标签: 云南薏苡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 简介:浙江柿树资源丰富,但品种或类型混杂,为探究浙江省柿树种质资源多样性,本研究利用筛选出16条随机引物,对7个柿树类型40个单株进行了RAPD分析,共得到156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38条,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87.76%。类型间遗传多样性(Dst)为0.7604,远高于类型内个体间遗传多样性(Hs=0.0603),各类型分化系数(Gst)为0.7604,基因流(Nm)为0.1576。根据各类型间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各类型内遗传结构比较一致,而不同类型间分化较为严重,存在较为丰富遗传多样性,且有一定基因交流。今后应收集更全面的柿树种质资源,为资源保存及良种培育打下基础。

  • 标签: 柿树 遗传资源 多样性 RAPD
  • 简介:对40份初选萝卜种质分别接种Xcc8004和XccBJ两个菌株,进行黑腐病苗期抗性鉴定,对其中8份代表性萝卜种质肉质根切片接种Xcc8004进行抗性鉴定和27份萝卜种质幼苗接种8个效应物基因进行过敏反应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萝卜种质苗期对黑腐病抗性存在显著差异,筛选出高抗Xcc8004材料3份、抗病1份、中抗4份,高抗XccBJ材料1份、抗病2份、中抗5份。萝卜苗期对Xcc8004和XccBJ抗病性极显著相关,幼苗和肉质根对Xcc8004抗病性极显著相关。筛选出17份对不同效应物表现过敏反应萝卜种质。对效应物XC_0241表现过敏反应种质数最多,对XC_0542和XC_0541表现过敏反应种质数次之。不同抗源对不同效应物过敏反应程度有所不同。稳定可靠抗病资源获得为萝卜抗病育种和抗病机理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 标签: 萝卜 黑腐病 苗期 肉质根 抗源 效应物
  • 简介:以夏大豆杂交种杂优豆1号及亲本(W931A和WR016)为材料,进行了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值、水分利用效率(WUE)、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光合势等光合特性测定,以探究杂优豆1号光合特性方面的杂种优势规律,为大豆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杂优豆1号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单峰曲线,在8:00时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W931A和WR016;杂优豆1号与亲本相比具有较低光补偿点和较高光饱和点,从而说明杂优豆1号较强利用强光和弱光能力;从群体光合势分析,杂优豆1号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在盛花期、结荚期、鼓粒期3个不同时期都显著高于W931A和WR016,从盛花期到结荚期、结荚期到鼓粒期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都呈现逐渐上升趋势。杂优豆1号较强光利用能力、较高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有利于产量提高。

  • 标签: 大豆 杂优豆1号 光合特性
  • 简介:应用AFLP技术,对60个栽培蕉和野生蕉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类研究。在相似系数0.62水平上将供试60份蕉类植物分为4个群体;在相似系数0.64水平上将栽培蕉划为两个类群;在相似系数0.83水平上将香牙蕉类群划分为6个亚群;认为传统地将Cavendish亚群分为5个类别的分类依据与基因型之间并无严格对应关系。将Saba归入ABB群体;吊罗矮蕉和北大矮蕉2号很可能是同一品种;国家果树种质广州香蕉圃收集小米蕉、63-1与华农香蕉园种植小米蕉、63-1均属同名异物情况。

  • 标签: 香蕉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AFLP
  • 简介:尖端赛多孢子菌(Scedosporiumapiospermum)即波氏假阿利什菌无性型,是一种侵袭性较强条件致病菌。1病因和发病机制尖端赛多孢子菌广泛分布于各种自然材料中,如沼泽、湿地、污水、腐物、咸水等。尖端赛多孢子菌感染多发生于艾滋病、器官移植、淋巴瘤、白血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也可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者,如外伤、污水淹溺、HELLP综合征等。

  • 标签: 尖端赛多孢子菌 真菌感染 侵袭性真菌感染
  • 简介:目的制备并鉴定一组抗曲霉不同抗原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烟曲霉细胞壁抗原成分、分泌抗原和灭活分生孢子,分别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鉴定单克隆抗体与曲霉属和念珠菌属抗原交叉反应。结果获得29株稳定分泌抗曲霉单抗杂交瘤细胞株,其中用烟曲霉细胞壁抗原成分免疫获得11株,用分泌抗原免疫获得13株,用孢子免疫获得5株;Ig亚类鉴定,11个克隆株为IgG1亚类,3个克隆株为IgG3,15个克隆株为IgM。免疫荧光法鉴定29株单抗特异性识别烟曲霉细胞壁抗原,与其他曲霉抗原有交叉反应。结论29株单克隆抗体,对于建立侵袭性曲霉感染早期诊断方法、筛选曲霉保护性抗体以及研究抗体保护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 标签: 曲霉抗原 单克隆抗体 交叉反应
  • 简介:酮康唑(ketoconazole)属于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广泛药理学作用。除了抗真菌作用外,还具有抗细菌、抗炎、抗皮脂分泌和抗角质细胞增殖特性,使得2%酮康唑乳膏可应用于多种适应证,如皮肤癣菌病、皮肤念珠菌病和马拉色菌相关疾病等。

  • 标签: 2%酮康唑乳膏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 临床应用
  • 简介:1制定此策略目的为广大皮肤科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提供甲真菌病临床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指导意见;针对特殊患者甲真菌病临床治疗指导意见;治疗失败情况下临床治疗方案建议;对不具备真菌检查条件或者真菌学检查阴性情况下,根据主要临床诊断线索提供治疗指导意见。

  • 标签: 甲真菌病 诊疗 策略
  • 简介:念珠菌是常见一种条件致病菌,可在皮肤、黏膜等部位与宿主共存.当正常寄居部位微生态环境失调或机体免疫机能低下时,易侵入体液及器官,引起念珠菌病.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及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显示,美国念珠菌病医院感染率为0.28‰~0.96‰,欧洲为0.2‰~0.38‰.拉丁美洲念珠菌院感率为1.2‰~5.5‰,若伴长期中性粒细胞缺乏或发热,医院感染率可升至7%[1].

  • 标签: 念珠菌病 抗原 抗体 检测
  • 简介:对国家种质资源库中收集保存8016份黍稷种质资源株高、千粒重、生育期等11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可归纳为千粒重、主茎节数、主穗长、株高、穗型、花序色、粒色、米色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6.44%;8016份黍稷种质资源可分成5大组群,各个组群都有一定形态学特征,其中组群41301份种质资源主茎节数多,单株产量、千粒重都比较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 标签: 黍稷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为满足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及转基因安全性需要,本研究根据一些国内外引进或商业化植物表达载体及其相关元件,构建了3个适合于植物,尤其是单子叶植物转化表达载体,即pAH006、pWMB022和pWMB025。pAH006载体包含由玉米泛素ubi启动子调控GUS基因和bar基因完整T-DNA区域,此区段能够被酶切回收,可用于单子叶植物农杆菌介导转化效率评价及基因枪介导线状DNA转化效果研究;pWMB022载体携带由双35S启动子调控玉米色素基因Lc和C1,可用作基因枪介导共转化筛选标记,直观筛选含目标基因转基因材料;pWMB025载体携带由ubi启动子调控、商业化转基因植物中广泛利用EPSPS基因,可用于禾谷类作物农杆菌或基因枪介导遗传转化,载体多克隆位点可通过酶切方式更换目标基因。酶切鉴定结合农杆菌或基因枪介导小麦幼胚愈伤组织或叶片转化验证此3个载体表明,载体构建正确,其标记基因、可视化基因和报告基因均能正常表达。这3个载体构建对于小麦等植物转化效率提升、安全型转基因作物获得和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植物表达载体 遗传转化 标记基因 生物安全
  • 简介: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生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肾移植术后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预后。结果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全部为首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和头痛症状,多表现为轻度头痛和低热。3例患者隐球菌涂片和培养均为阳性。所有患者分别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等抗真菌治疗,其中1例合并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经2~4个月治疗后,4例隐球菌涂片转阴,临床症状消失,均在我院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肾移植术后隐球菌性脑膜炎首发症状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漏诊。早期明确诊断、多科室协作、规范足量治疗是提高此病救治成功关键。

  • 标签: 肾移植 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球菌病
  • 简介: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筛选出22对有效引物,对陕西省17个有色稻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2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5.8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49-0.89之间,平均值为0.73。SSR聚类分析表明,陕西省17个有色稻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在相似系数0.24处可以分为2类,其中绿稻单独聚为一类。用11个农艺性状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为7.22处绿稻和其他品种聚为两类。

  • 标签: 色稻 SSR标记 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