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孕妇外周血CD8+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水平对辅助性T细胞(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PROM孕妇(PROM组)、正常足月妊娠孕妇(正常妊娠组)及正常未孕女性(未孕组)各30例为研究对象,取各组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测定CD8+CD25+FoxP3+Treg比例;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测定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 mRNA;Luminex液相芯片法测定Th1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2及Th2相关细胞因子IL-10、IL-4水平;分析CD8+CD25+FoxP3+Treg表达对Th1/Th2平衡的影响。结果PROM组、正常妊娠组CD8+CD25+FoxP3+Treg比例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低于未孕组[(0.15 ± 0.03)%和 (0.35 ± 0.09)%比(0.47 ± 0.11)%、0.89 ± 0.11和3.15 ± 0.67比3.75 ± 0.23],PROM组CD8+CD25+FoxP3+Treg比例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又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M组、正常妊娠组IFN-γ、IL-2水平高于未孕组,IL-4水平低于未孕组,PROM组IFN-γ、IL-2水平又高于正常妊娠组,IL-4水平又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M组孕妇外周血CD8+CD25+FoxP3+Treg比例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IFN-γ(r = - 0.413、- 0.451, P<0.05)、IL-2(r = - 0.645、- 0.535, P<0.05)呈负相关,与IL-4水平呈正相关(r = 0.558、0.469,P<0.05)。结论PROM孕妇外周血CD8+CD25+FoxP3+Treg比例较低,FoxP3 mRNA表达水平较低,均影响Th1/Th2免疫平衡,引起Th1免疫漂移,可能为PROM发生的相关免疫机制。

  • 标签: 胎膜早破 T淋巴细胞,辅助诱导 免疫,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孕妇外周血CD8+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水平对辅助性T细胞(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PROM孕妇(PROM组)、正常足月妊娠孕妇(正常妊娠组)及正常未孕女性(未孕组)各30例为研究对象,取各组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测定CD8+CD25+FoxP3+Treg比例;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测定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 mRNA;Luminex液相芯片法测定Th1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2及Th2相关细胞因子IL-10、IL-4水平;分析CD8+CD25+FoxP3+Treg表达对Th1/Th2平衡的影响。结果PROM组、正常妊娠组CD8+CD25+FoxP3+Treg比例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低于未孕组[(0.15 ± 0.03)%和 (0.35 ± 0.09)%比(0.47 ± 0.11)%、0.89 ± 0.11和3.15 ± 0.67比3.75 ± 0.23],PROM组CD8+CD25+FoxP3+Treg比例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又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M组、正常妊娠组IFN-γ、IL-2水平高于未孕组,IL-4水平低于未孕组,PROM组IFN-γ、IL-2水平又高于正常妊娠组,IL-4水平又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M组孕妇外周血CD8+CD25+FoxP3+Treg比例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IFN-γ(r = - 0.413、- 0.451, P<0.05)、IL-2(r = - 0.645、- 0.535, P<0.05)呈负相关,与IL-4水平呈正相关(r = 0.558、0.469,P<0.05)。结论PROM孕妇外周血CD8+CD25+FoxP3+Treg比例较低,FoxP3 mRNA表达水平较低,均影响Th1/Th2免疫平衡,引起Th1免疫漂移,可能为PROM发生的相关免疫机制。

  • 标签: 胎膜早破 T淋巴细胞,辅助诱导 免疫,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T2-4T3-4交感神经链切断治疗手足多汗症患者术后的代偿性出汗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手足多汗症患者随机平均分组,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切断2~4的神经链,而观察组患者切断3~4的神经连。对比术后代偿性出汗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手汗均完全消失,两组手汗治疗有效率为100%。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代偿性出汗患者共计5例(8.77%),对照组术后的代偿性出汗者共12例(21.05%),对照组的代偿性出汗率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相关资料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手足多汗症患者时,通过降低胸交感神经链的切断位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代偿性出汗的发生率,因此采取T3-4的切断术能够缓解术后的代偿性出汗情况,对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帮助。

  • 标签: 代偿性出汗 手足多汗 交感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早期检查血清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意义。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将此期间于我院进行健康产检的98例妊娠早期孕妇(孕4-12周)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98例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非妊娠育龄期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人员均需进行甲状腺激素(TSH、T3、T4、FT3、FT4)水平检验,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T3、T4、FT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T4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亢进组TSH与减退组T3、T4、FT3、FT4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减退组TSH与亢进组T3、T4、FT3、FT4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对孕妇进行及甲状腺水平检验,可以对其甲状腺功能进行正确评估,有效预防不良 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妊娠早期 甲状腺激素 检验
  • 简介:摘要机体自然感染病原体后诱导的记忆性T细胞和B细胞介导了针对病原体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其中一小部分记忆性T细胞会驻留在宿主特定组织,成为非循环的淋巴细胞,被称为组织驻留记忆性T细胞(tissue-resident memory T cell, TRM)。TRM主要有CD4和CD8两种,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可产生细胞因子和/或具有杀伤功能,当再次遇到相同病原体后,TRM快速反应启动全身性免疫应答,为宿主提供长期保护。此文就不同病原体感染所诱导的CD4 TRM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疫苗类型、佐剂和免疫途径等方面讨论CD4 TRM用于设计新型疫苗的新思路。

  • 标签: 组织驻留记忆性T细胞 疫苗 病毒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表达水平在肝移植肝癌复发患者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中心进行肝移植治疗和5年随访的5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资料,比较肝移植肝癌复发组(29例)和未复发组(21例)患者肝功能、血常规、肿瘤标志物、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类等实验室指标及5年生存情况,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临床指标与肝移植肝癌复发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淋巴细胞CD4表达水平对肝移植肝癌复发的诊断效能,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CD4表达水平患者的生存差异。结果与肝移植肝癌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白蛋白、淋巴细胞、甲胎蛋白、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质Ⅱ、CD3+、CD4+、CD8+T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移植肝癌复发组复发时间为13.0(6.0,24.0)个月,在5年随访中全部死亡,未复发组无死亡;复发组生存时间为18.0(9.0,36.0)个月,明显低于肝移植肝癌未复发组的60.0(60.0,60.0)个月(P<0.05)。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较低(P均<0.05)。Spearman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肝移植肝癌复发与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3、-0.38、-0.44,P均<0.05);ROC曲线显示,CD4+T淋巴细胞对肝移植肝癌复发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755(95%CI 0.621~0.888),取最佳截断值265.50个/μl时,诊断特异度为100%,敏感度为48.30%。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D4≤265.50个/μl患者的生存时间低于CD4>265.50个/μl组[15.0(10.0,36.8)个月比53.0(19.5,60.0)个月,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表达水平与肝移植肝癌复发呈负相关,CD4+T淋巴细胞取265.50个/μl时对肝移植肝癌复发的临床诊断与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肝移植 肿瘤CD4阳性T淋巴细胞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情况。方法选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入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共53例,患者给予PFNA手术治疗,并计算患者隐性失血量。结果患者术后Hct、Hb显著高于术前,手术前后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PFNA手术操作简单、出血量小,具有显著的优点,但患者也存在着隐性失血量较多,因此对患者手术后应严格检测其生命体征,以免术后出现不必要的并发症。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围手术期 隐性失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患者的T3、T4及TSH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0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58例甲状腺疾病病患,其中30例甲亢患者作A组,28例甲减患者作B组,再选择同期入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人作C组,均对其T3、T4及TSH水平展开测定,并观察检测结果。结果A组T3及T4水平明显比B组及C组高,而TSH水平则比B组及C组低,(P<0.05)。B组T3水平明显比A组及C组低,T4水平比A组低,比C组高,而TSH水平则比A组及C组高,(P<0.05)。A组及B组T3、T4、TSH水平与C组对比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T3、T4及TSH水平变化情况不仅可直接反映甲状腺疾病患者病情,还能将其视作辨别甲减与甲亢的重要指标,从而实现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准确评价目标。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T3水平 T4水平 TSH水平 变化情况 临床意义
  • 简介:妊娠期机体的代谢增强,妊娠对甲状腺素的需要量增加,甲状腺活动也增加,血中T3、T4均有升高。本文自1990年1月至1991年10月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非孕妇、孕妇共176人,

  • 标签: T3 T4 放射免疫分析法 脐血 脐静脉血 妊娠周数
  • 简介: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监视、防御、调控功能的重要系统,其中T细胞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目前,各种肿瘤免疫疗法相继应用于临床,标志着肿瘤免疫治疗进入了新时代。本文将对目前正在进行的T细胞免疫治疗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 免疫治疗 T淋巴细胞过继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要肺癌被认为是免疫原性肿瘤,肺癌患者大多存在免疫抑制,机体免疫中T淋巴细胞发挥着重要的抗肿瘤作用。但T淋巴细胞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T淋巴细胞在肺癌中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T细胞检测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结核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都分别采用T细胞检测、涂片抗酸染色及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探针检测,对所有检测方式的准确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统计后,三种检测方式的准确率各有差异。T细胞检测诊断准确率为93.75%,图片抗酸染色诊断准确率为28.75%,PCR荧光探针检测诊断那准确率为73.75%。可以看出,T细胞检测诊断准确率高于其他种种检测方式,同时PCR荧光探针检测准确率高于涂片抗酸染色检测,其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T细胞检测 结核诊断 准确率
  • 简介:摘要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临床多具有高度侵袭性,疾病进展迅速,目前治疗方法效果差,总体预后不良。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报道了PTCL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方面的进展,包括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抗体、JAK抑制剂和维布妥昔单抗等,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前景。

  • 标签: 淋巴瘤,T细胞,外周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接受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水平的变化特点,以及Treg水平与最佳疗效及治疗反应的联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至2021年在武汉同济医院接受CD19/CD22 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23例复发/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依据Lugano修订版的淋巴瘤疗效评价标准将入组患者按照最佳疗效分为治疗后完全缓解(CR)组8例,部分缓解(PR)组7例及无效组(NR)8例。收集武汉同济医院同期16例未进行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对照组。在CAR-T细胞免疫治疗期间不同时间段,应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reg占CD4+T细胞比例(Treg/CD4+T)、占淋巴细胞比例(Treg/Lym)、占白细胞比例(Treg/WBC)及Treg绝对数(Treg#),分析Treg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以及回输前后不同时间段内Treg占比及绝对数在不同最佳疗效患者组别中的差异。根据CAR-T细胞回输后1~15 d内Treg占比和绝对数中位数水平将患者分为低水平组11例及高水平组12例,比较各组间CAR-T拷贝数峰值、铁蛋白峰值、白细胞介素6(IL-6)峰值的统计学差异。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曼-惠特尼U检验、Cox-Stuart趋势存在性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接受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23例患者,清淋预处理后CAR-T细胞输注前Treg/CD4+T及Treg/Lym均值分别为(20.42±7.96)%及(13.61±7.13)%,显著高于对照组Treg/CD4+T均值[(7.33±3.61)%,t=5.893,P<0.001]及Treg/Lym均值[(1.91±0.90)%,t=6.53,P<0.001]。同期Treg#均值(1.81±1.52)/μl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值[(13.66±9.89)/μl,t=4.261,P<0.001]。回输CAR-T细胞后,Treg/CD4+T与Treg/Lym均有降低趋势(P<0.001),Treg/WBC有升高趋势(P=0.01)。最佳疗效为CR组的患者回输前Treg/CD4+T(12.87±1.93)%、Treg/Lym(6.35±2.84)%、Treg/WBC(0.05±0.05)%均值均明显低于PR组[(29.68±5.49)%(P<0.01),(21.85±2.10)%(P<0.01),0.50±0.69(P<0.05)]。回输CAR-T细胞后1~15 d内Treg/CD4+T均值较低的患者,CAR-T拷贝数峰值更高(P<0.05)。结论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CAR-T细胞免疫治疗过程中,Treg/CD4+T与Treg/Lym先增高后降低。预处理后CAR-T输注前外周血Treg细胞占比较低的患者疗效更好,CAR-T 输注后早期Treg/CD4+T 水平相对低的患者CAR-T 细胞的扩增更好,在CAR-T细胞免疫治疗过程中利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对Treg比例进行动态监测,对免疫治疗最佳疗效以及治疗反应的预测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受体,抗原,T细胞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免疫治疗 调节性T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DNA甲基化在结核分枝杆菌(MTB)裂解物诱导CD4+T细胞细胞介素6受体(IL-6R)表达下调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本研究属于前瞻性研究。收集并分选2019—2020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10名健康人(对照组)和10例结核病患者(TB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T细胞,亚硫酸氢盐测序法分析IL-6R启动子区和3′非翻译区(UTR)区CpG岛甲基化变化;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IL-6R和DNA甲基转移酶(DNMT)表达;进一步通过MTB裂解物刺激anti-CD3/CD28抗体活化的对照组PBMC和Jurkat E6-1细胞,检测IL-6R不同区域CpG岛甲基化和IL-6R、DNMT表达的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IL-6R 3′UTR区甲基化状态对其转录活性的影响;两组间采用非配对t检验,三组及以上多组运用one-way ANOVA分析。结果在对照组和TB 组外周血CD4+T细胞中,TB组中IL-6R表达低于对照组,而DNMT1和DNMT3B则高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比,IL-6R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UTR区CpG岛甲基化率分别为54.3%±4.7%和69.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体外,MTB裂解物刺激活化对照组PBMC后,IL-6R表达低于未刺激的,而DNMT1和DNMT 3B表达高于未刺激的;同时CD4+T细胞中IL-6R 3′ UTR区CpG岛甲基化率由58.9%±11.6%增加至79.4%±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样地,MTB刺激活化Jurkat E6-1细胞后的结果与对照组PBMC相一致。进一步发现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5-aza)与MTB裂解物共处理后IL-6R 的表达均高于MTB 裂解物单独刺激的;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5-aza)与MTB裂解物共处理后IL-6R 3′ UTR区CpG岛甲基化水平低于MTB 裂解物单独刺激的,并且完全非甲基化修饰的IL-6R 3′UTR报告基因的转录活性高于完全甲基化修饰的IL-6R 3′ UTR区CpG岛。结论MTB裂解物刺激通过诱导CD4+T细胞IL-6R 3′UTR区CpG岛高甲基化抑制IL-6R转录活性进而下调其表达;MTB诱导CD4+T细胞IL-6R 3′UTR区CpG岛高甲基化可能与DNMT1、DNMT3B表达增加有关。

  • 标签: 分枝杆菌,结核 DNA甲基化 CD4+T细胞 IL-6R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RA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及CD4+ 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①采用ELISA检测77例RA组患者和24名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IRAK1的活性表达量;②收集RA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观察指标(包括DAS28评分、ESR、CRP、外周血CD4+ T细胞亚群等);③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两组间的比较;采用Spearman秩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RAK1的表达水平与各临床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 RA组外周血IRAK1的表达相比于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② RA组外周血CD4+ T细胞亚群,较健康对照组相比,调节性T细胞(Treg)绝对值、Treg%均降低(P<0.001),辅助性T细胞17(Th17)绝对值、Th17%、Th17/Treg比值均升高(P<0.001),且Th1/Th2比值明显升高(P<0.05)。③随着RA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增加,IRAK1的活性表达量也增加,RA组外周血IRAK1的表达与ESR、受累关节的个数、DAS28评分呈正相关(r=0.23,P<0.05;r=0.24,P<0.05;r=0.27,P<0.05);同时,又与Treg%呈负相关(r=-0.27,P<0.05),与Th17/Treg比值呈正相关(r=0.23,P<0.05);而与Th1/Th2比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RA组的IRAK1与ESR、受累关节个数均呈正相关(β=0.34,P=0.019;β=0.27,P=0.004;),与Treg %呈负相关(β=-0.23,P=0.057,R2=0.219)。结论RA患者外周血IRAK1表达上调,且与疾病活动度相关;IRAK1高表达所致Treg减少、Th17/Treg失衡可能是RA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CD4阳性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调节性 T淋巴细胞,辅助诱导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切除T4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在我院通过手术切除T4期肺癌患者34例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因素(临床因素、病理因素和治疗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T4期肺癌患者34例资料术后均存活(存活率100%),术后1年累计死亡8例(存活率76.5%),术后3年累计死亡23例(存活率32.4%),术后5年累计死亡28例(存活率17.6%).结论T4期肺癌患者手术预后与年龄、手术切除范围大小、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现象和是否根治性切除有关.

  • 标签: T4期肺癌 淋巴结转移 手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