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3,RIPK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细胞因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住院的30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患儿作为研究1组(RMPP组),3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2组(MPP组),选取同期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性别、年龄匹配的患儿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BALF中的RIPK3、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ALF中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并对组间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MPP患儿BALF中RIPK3水平与MLKL、IL-6、IL-1β及TNF-α的相关性,并对RIPK3水平与MLKL水平做线性回归分析。结果RMPP组、MPP组和对照组患儿BALF中RIPK3分别为4.85(4.33,5.68)、2.80(2.30,3.60)、1.00(1.00,1.10),MLKL分别为3.00(2.30,3.80)、1.60(1.10,2.10)、1.00(1.00,1.10),IL-6分别为(50.06±11.96)、(35.79±6.77)、(10.93±5.26) ng/L,IL-1β分别为(41.76±8.59)、(31.10±7.03)、(20.04±5.81)ng/L及TNF-α分别为(130.59±41.19)、(97.96±19.14)、(60.35±19.07) n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9.609、51.164,t值分别为121.218、52.753、35.665,P均<0.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且均以RMPP组最高,其次为MPP组,对照组最低。MPP患儿BALF中RIPK3水平与MLKL、IL-6、IL-1β及TNF-α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11、0.676、0.725、0.651,P均<0.001),自变量RIPK3每增加1个单位,因变量MLKL增加0.432个单位(MLKL=0.432×RIPK3)。结论RIPK3可能参与了儿童MPP的发生及发展,且与IL-6、IL-1β及TNF-α等细胞因子密切相关。

  • 标签: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肺炎支原体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细胞因子
  • 作者: 李强 赵欣 王岩峰 田国峰 杨天卓 谢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大庆市龙南医院)骨外科 163453,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十医院(大庆油田总医院)物理诊断科心电室 163001,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十医院(大庆油田总医院)病理科 163001,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外科学教研室,湛江 524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7(CXCR7)和细胞周期数依赖性蛋白激酶4(CDK4)在骨肉瘤组织、骨软骨瘤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大庆市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十医院(大庆油田总医院)和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88例骨肉瘤组织标本和32例骨软骨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XCR7和CDK4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采用χ2检验行统计学分析,分析CXCR7和CDK4的表达与骨肉瘤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骨肉瘤组织CXCR7表达率为72.73%(64/88),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织CXCR7表达率[18.75%(6/3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30,P<0.01)。CXCR7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者恩内金分期(Eneeking分期)、肺转移、软组织浸润明显相关(χ2=4.982、6.094、5.029,P<0.05),CXCR7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者性别、年龄、组织类型、病变部位、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无相关(χ2=0.008、0.008、0.139、0.002、0.071,P>0.05)。骨肉瘤组织CDK4表达率为72.73%(60/88),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织CDK4表达率[18.75%(6/3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05,P<0.01)。CDK4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者Eneeking分期、肺转移明显相关(χ2=5.430、4.897,P<0.05),CDK4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者性别、年龄、组织类型、病变部位、软组织浸润、ALP水平无相关(χ2=0.048、0.045、0.091、0.012、1.056、0.282,P>0.05)。结论CXCR7和CDK4过度表达是骨肉瘤侵袭、转移的生物学标志,联合检测CXCR7和CDK4有助于评估骨肉瘤生物学特性。

  • 标签: 骨肉瘤 CXC趋化因子受体7 免疫组织化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索拉非尼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涉及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下调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索拉非尼对肠嗜铬细胞(EC细胞,购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增殖的影响,以确定索拉非尼的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将EC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索拉非尼组、索拉非尼+短发夹RNA以下调荧光素酶的质粒(shLuc)组和索拉非尼+细胞外调解蛋白激酶下游作用底物磷酸化ets样基因-1(Elk-1)短发夹RNA(shElk-1)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Elk-1、Mcl-1、蛋白激酶B(Akt)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5和10 mol/L的索拉非尼作用后EC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67.42±5.08)%、(50.81±6.11)%和(38.49±5.41)%,显著低于0 mol/作用浓度(99.98±0.25)%(t1=5.148,t5=2.142,t10=1.764,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索拉非尼作用12、24和48 h后EC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65.41±4.61)%、(49.64±4.73)%和(42.49±5.02)%,显著低于0 h作用时间(99.99±0.18)%(t12=4.624,t24=1.856,t48=1.751,P值均<0.05);而与作用6 h比较,EC细胞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1.266,P>0.05)。与对照组比较,索拉非尼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t=12.235,P<0.05);与索拉非尼组比较,索拉非尼+shElk-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t=9.271,P<0.05);各组间bcl-2相对表达量、bax相对表达量和bcl-2/bax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bcl-2=0.198,Fbax=0.541,Fbcl-2/bax=2.679,P值均>0.05)。与对照组比较,索拉非尼组细胞Elk-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lk-1蛋白=1.426,P>0.05),而Elk-1 mRNA、Mcl-1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tElk-1 mRNA=2.266,tElk-1 mRNA=0.045,tMcl-1蛋白=2.774,tMcl-1 mRNA=2.987,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索拉非尼组比较,索拉非尼+shElk-1组细胞Elk-1蛋白及mRNA、Mcl-1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tElk-1蛋白=5.340, tElk-1 mRNA=6.240, tMcl-1蛋白=6.248,tMcl-1 mRNA=5.217,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索拉非尼组细胞Akt蛋白及mRNA、GSK3β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tAkt蛋白=3.579,tAkt mRNA=3.641,tGSK3β蛋白=2.694,tGSK3β mRNA=3.091,P值均<0.05);与索拉非尼组比较,索拉非尼+shElk-1组细胞Akt蛋白及mRNA、GSK3β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tAkt蛋白=8.041,tAkt mRNA=6.342,tGSK3β蛋白=4.391,tGSK3β mRNA=8.327,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索拉非尼可促进EC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lk-1/Mcl-1和Akt/GSK3β通路有关。

  • 标签: 索拉非尼 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蛋白降解 肿瘤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MAPK)-肌质网Ca2+-ATP酶2α(sarcoplasmic/endoplasmic reticulum Ca2+ ATPase 2α, SERCA2α)信号通路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 g)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15只),其中A组用于测定心肌梗死面积,B组用于检测心肌组织p38MAPK和SERCA2α蛋白量,C组用于检测心肌组织SERCA2α mRNA。分别将A组、B组和C组组内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5只):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组(I/R组)、I/R+SB203580组(I/R+S组)。I/R+S组于术前1 h腹腔注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2 mg/kg),其余两组于术前1 h仅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30 min后再灌注10 min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I/RI动物模型。再灌注结束后,动脉血气分析法监测大鼠内环境状态,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磷酸化p38MAPK(phospho-p38MAPK, p-p38MAPK)、SERCA2α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RT-qPCR)法检测心肌组织SERCA2α mRNA水平,伊文蓝及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 3, 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 TTC)双染色法测定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各组大鼠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I/R组与I/R+S组心肌梗死面积与心肌组织中p-p38MAPK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0.05)、SERCA2α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I/R+S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p38MAPK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SERCA2α蛋白和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p38MAPK可能通过介导SERCA2α参与大鼠心肌I/RI。

  • 标签: 心肌再灌注损伤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肌质网Ca2+-ATP酶2α
  • 简介:目的观察机械应力下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抑制剂和细胞松弛素D对体外培养的成骨样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早期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点弯曲细胞力学加载装置系统,对人成骨样细胞进行加力:频率0.5Hz,加力板变形量4000ustrain牵张应力作用成骨样细胞(MG-63)5min时。使细胞发生单轴牵张和压缩应变。运用Westem免疫印迹检测不同方向应力应变下TPK抑制剂和细胞松弛素D对ERK1/2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TPK抑制剂预处理后,牵张应力激活ERK的作用被明显阻断,与单纯张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压缩应力的诱导作用未受影响(P〉0.05):低剂量的细胞松弛素D处理后.压应力的诱导作用被明显阻断,ERK的磷酸化水平甚至低于基态,与单纯压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牵张应力对ERK的激活仅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单纯张应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力学信号可同时激活细胞内的细胞骨架、TPK转导通道.但各自主要激活的部分存在差别.无论是牵张还是压缩,成骨细胞对力学信号的感知和转导都与微丝细胞骨架密切相关.TPK的活化可能是牵张应力引起黏附斑复合物形成后的主要后续反应.压缩应力的主要后续反应与之关系不大。

  • 标签: 机械应力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酪氨酸蛋白激酶 细胞松弛素
  • 简介:背景:在研发新的治疗方法时,发现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PTK)是一种有前景的策略,可针对黑色素瘤增生的信号传导途径起作用。Gleevec是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可能对黑色素瘤有潜在治疗作用,黑色素瘤常涉及abl、c-kit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酪氨酸激酶活性异常。方法:肿瘤标本来自13例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在治疗前及Gleevec400mg每132次治疗2周后,用免疫组化法筛查PKT[c-kit,C-abl,abl相关基因(ARG),PDGF受体α(PDGFR-α)和PDGFR-β]的表达。同时评价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和染色强度。结果:作者在治疗后的随访活检标本中发现PKT表达出现选择性缺失,在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数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DGFR-α和PDGFR-β的表达均有最大水平的降低。其中1例患者临床反应持久,随访活检显示4个PTKs(即c-abl、ARG、PDGFR-α和PDGFR-β)均为阴性表达。结论:作者的研究报道首次证实,在抗酪氨酸激酶治疗中,Gleevec在体内可引起显著的PTKs表达选择性降低,提示了抗酪氨酸激酶治疗在黑色素瘤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 标签: 转移性黑色素瘤 酪氨酸蛋白激酶 治疗方法 甲磺酸伊马替尼 表达研究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2O2)对A549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同浓度H2O2(0、100、200、400、600、800 μmol/L)干预A549细胞2 h、4 h、8 h、12 h、24 h和48 h,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干预时间点A549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实验检测不同干预时间点A549细胞生长受抑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12 h时HDAC-2和MK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H2O2干预A549细胞,与对照组(H2O2浓度为0 μmol/L)相比,随H2O2浓度提高,不同干预时间点(2 h、4 h、8 h、12 h、24 h和48 h)A549细胞存活率均呈下降趋势。2.LDH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H2O2干预A549细胞,与对照组(H2O2浓度为0 μmol/L)相比,随H2O2浓度提高,不同干预时间点(2 h、4 h、8 h、12 h、24 h和48 h)A549细胞抑制率均呈上升趋势。3.不同浓度H2O2干预A549细胞12 h时,随H2O2浓度增加,HDAC-2蛋白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下降(F=14.588,P<0.01),MKP-1蛋白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升高(F=64.297,P<0.01)。结论H2O2可通过调控HDAC-2及MKP-1的表达,参与肺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过程。

  • 标签: 过氧化氢 A549细胞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磷酸酶-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钠尿肽(BN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水平变化情况,以便早期诊断AMI,对AMI及时进行干预,挽救缺血心肌,减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入选人群分为对照组(168例)、急性心肌梗死组(168例),共两组;比较对照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中CTNI、CK-MB、BN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AMI患者入院时CTNI、CK-MB、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监测血清中CTNI、CK-MB、BNP水平对确诊AMI有重要临床价值,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相关性高。

  • 标签: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钠尿肽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细胞凋亡和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对于正常发育和机体自稳非常重要。凋亡和上皮细胞间质转化这些事件的改变常与一些病理过程相关,比如肿瘤形成和转移、肝脏与肾脏的纤维化疾病、胚胎发育异常等。TGF-β1诱导凋亡和EMT同时发生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作者研究了TGF—G1诱导细胞凋亡和EMT的潜在机制。TGF—β1诱导细胞凋亡和EMT与蛋白激酶A、信号转导分子、转录激活子3(STAT3)的活化相关。

  • 标签: 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诱导细胞凋亡 信号转导分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蛋白激酶A 转录激活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灯盏细辛(EBHM)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对大鼠急性高眼压的影响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BHM低剂量组(A组)、EBHM中剂量组(B组)、EBHM高剂量组(C组),每组均为12只;以左眼为实验眼。模型组、A组、B组、C组大鼠通过前房加压灌注生理盐水构建急性高眼压模型;对照组仅给予全身麻醉。建模后2~ 30 d,对照组、模型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3 ml,1次/d;A组、B组、C组大鼠分别给予0.30、0.45、0.60 g/100 g EBHM灌胃,1次/d。建模前以及建模后1、14、30 d测量大鼠眼压,并统计高眼压模型比例。建模后30 d,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RGC数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中p38MAPK、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mRNA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中p38MAPK、磷酸化p38MAPK (p-p38MAPK)、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多样本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样本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建模后1 d,对照组大鼠均未出现急性高眼压,其余各组均建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B组、C组建模后14 d急性高眼压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01,P<0.05);A组、B组、C组建模后30 d急性高眼压率均为0。A组、B组、C组建模后14、30 d之间急性高眼压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结构完整,各层清晰可见;RGC计数未见异常,形态饱满圆润。模型组大鼠视网膜明显变薄;RGC数量大量减少,形态空泡化,排列稀疏。A组、B组、C组大鼠视网膜变厚,RGC数量增多,其中C组视网膜结构恢复程度更好。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A组、B组、C组大鼠RGC计数较模型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7.514,P<0.05 );组间两两比较,A组低于B组、C组(q=2.842、5.263),B组低于C组(q=2.45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RT-q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A组、B组、C组大鼠视网膜中Caspase-3 mRNA (F=267.912)、蛋白(F=692.279)相对表达量及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F=150.061)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间两两比较,C组大鼠视网膜中Caspase-3 mRNA (q=6.977、15.642 )、蛋白(q=6.997、15.642)相对表达量及p-p38MAPK蛋白(q=12.443、24.358)相对表达量低于A组、B组,B组低于A组(q=11.678、12.471、10.2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EBHM可以显著降低急性高眼压模型大鼠眼压,提高RGC计数,减轻视网膜损伤;其调控机制可能与MAPK通路有关。

  • 标签: 灯盏细辛 高眼压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腔热灌注(IHP)对兔急性肺损伤(ALI)中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NF-κB)/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1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撞击组(A组,7只)、胸部撞击组(B组,8只)、撞击+35 ℃常温灌注组(C组,8只)和撞击+43 ℃度热灌注组(D组,8只),垂直撞击兔右侧胸部,建立ALI模型行IH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肺组织中NF-κB、p38MAPK、TLR4。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p-ATF2、磷酸化蛋白p38(p-p38)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IHP12 h后,D组的HSP70(17.40±2.30)高于A组(5.30±2.40)、B组(6.10±2.10)、C组(6.20±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26、10.262、9.963,P<0.05)。D组NF-κB的mRNA(2.74±0.10)高于A组(0.73±0.13)、B组(1.85±0.07)、C组(1.41±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23、20.623、12.652,P<0.05)。D组p38MAPK的mRNA(2.49±0.23)高于A组(0.39±0.12)、B组(1.43±0.16)、C组(1.25±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48、10.701、14.403,P<0.05)。D组TLR4的mRNA(3.41±0.32)高于A组(0.56±0.18)、B组(2.32±0.18)、C组(1.73±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47、8.397、14.043,P<0.05)。D组磷酸化活化转录因子2(p-ATF2)的蛋白灰度值(1.04±0.12)高于A组(0.48±0.11)、C组(0.65±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69、7.649,P<0.05)。D组p-p38的蛋白灰度值(0.79±0.13)高于A组(0.37±0.09)、C组(0.53±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2、4.981,P<0.05)。D组的TNF-α(50.30±7.70)低于B组(94.40±5.80)和C组(79.6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39、-7.273,P<0.05)。D组的IL-1(63.40±9.70)低于B组(135.70±6.80)和C组(103.2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63、-8.773,P<0.05)。D组的IL-6(34.20±3.70)低于B组(78.40±2.90)和C组(56.70±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93、-13.715,P<0.05)。结论胸腔热灌注通过TLR4/NF-κB/p38MAPK信号通路的高表达,对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热休克蛋白70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炎症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分析神经胶质细胞生长因子-1β(neuregulin-1β)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促血管生成素(Ang2)、大麻素受体(CB1)、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neuregulin-1β干预组(eachn=10)。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20mg/kg)的方法建立慢性心衰大鼠模型,并通过心脏超声确定模型成功。干预组于建模成功后连续1周每天尾静脉给予neuregulin-1β(10μg/kg·d),正常组给予与模型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三组大鼠均于实验第9周行大鼠心脏超声及血流动力学检测,取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测,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三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KC蛋白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ng2、CB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和neuregulin-1β干预组在第8周心脏超声指标均显示慢性心衰大鼠模型建立成功。neuregulin-1β干预1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的心脏超声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显著性降低(P<0.05),左室缩短率与左室射血分数均显著性升高(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均显著性升高(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压显著性降低(P<0.05);PKC相对蛋白量显著减少(P<0.05);Ang2和CB1阳性区域评分明显降低(P<0.05);同时病理结果显示,neuregulin-1β干预组较模型组心肌病变较轻,除部分心肌水肿外,未见明显的心肌细胞坏死、炎证浸润及明显的血管充血扩张。结论neuregulin-1β的干预显著改善大鼠心肌细胞的病变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KC蛋白及Ang2、CB1的表达有关。

  • 标签: 神经胶质细胞生长因子-1β 慢性心衰 促血管生成素 大麻素受体 蛋白激酶C 大鼠
  • 简介:目的:研究线粒体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PBR)对缺氧复氧损伤所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蛋白激酶C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Simpson法分离培养心肌细胞,建立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培养融合的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PBR拮抗剂PK11195组(P组)、PBR激动剂Ro5-4864组(R组)、PK11195+Ro5-4864组(PR组)。P、R组在缺氧前30min于培养液中分别加入终浓度10^-4mol/LPK11195和Ro5-4864,PR组在缺氧前30min加入以上浓度的两种药物共同孵育,然后再进行缺氧复氧。结果:R组细胞凋亡率(9.4±0.6)%与HR组(26.6±2.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R组细胞凋亡(27.4±3.1)%与R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R组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172±29)与HR组(207±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组(222±26)与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组细胞蛋白激酶C表达(21±4)%与HR组(12±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R组(11±4)%与R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BR激活明显抑制缺氧复氧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该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和激活蛋白激酶C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

  • 标签: 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 缺氧复氧损伤 细胞凋亡 心肌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二甲双胍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Nod样受体家族包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二甲双胍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二甲双胍组大鼠建模前灌胃给于二甲双胍250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与等体积生理盐水。3组大鼠再灌注2 h后,采用生化酶法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酸激酶(CK-MB)和肌钙蛋白Ⅰ(cTn Ⅰ);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分析大鼠心肌组织梗死面积和凋亡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分析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大鼠心肌组织AMPK、NLRP3和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1表达水平。计量组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二甲双胍组大鼠心肌梗死比例[(26.14±4.71)%]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比例[(43.74±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0,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血清CK-MB和cTn Ⅰ水平[(1 821.88±213.52) U/L、(1.45±0.13)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3 100.87±149.41) U/L、(3.08±0.25)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20、18.240,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心肌凋亡比例[(10.56±2.36)%]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心肌凋亡比例[(27.43±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10,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心肌组织磷酸化AMPK表达水平(1.22±0.11)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0.59±0.08、0.81±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70、10.510,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心肌组织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1.19±0.15、1.24±0.10)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1.78±0.12、1.82±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95、9.554,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血清IL-1β和IL-18水平[(98.20±7.25)、(94.90±8.57) pg/ml]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和IL-18水平[(148.70±15.33)、(156.10±21.03)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14、8.633,P<0.05)。结论二甲双胍通过激活AMPK,抑制NLRP3介导的炎性反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起保护作用。

  • 标签: 二甲双胍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Nod样受体家族包含pyrin结构域蛋白3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
  • 简介:临床上肾上腺肿瘤的良、恶性难以鉴别,缺乏早期诊断依据,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端粒酶是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逆转录酶。与细胞周期、衰老、凋亡和永生化密切相关,恶性肿瘤中端粒酶激活而使细胞获得永生化。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在蛋白细胞周期调控网络中发挥负调节作用,而细胞周期调控网络的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研究提示二者在肾上腺肿瘤中的表达均有异常,可能联合参与肾上腺肿瘤的发生、发展,为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端粒酶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蛋白
  • 简介:摘要血浆中apoB水平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至70岁以后,apoB不再上升或开始下降;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目的讨论载脂蛋白B的临床检验。方法对样本进行临床检验,从而对医生为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提供依据。结论apoB增高见于动脉粥样硬化、肥胖、Ⅱ型高脂血症、胆汁淤滞、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apoB减低见于肝脏疾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 标签: 载脂蛋白B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1,MKP-1)对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大鼠行为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CUMS组(n=8)、空载组(n=10)、MKP-1下调组(n=10)。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用来构建抑郁症大鼠模型,其中空载组和MKP-1下调组在CUMS造模之前进行海马CA1、CA3区的腺相关病毒的注射。采用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及旷场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MKP-1、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和BCL-2相关X蛋白质(Bcl-2 associated protein,Bax)的表达。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DNA断裂情况。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体重和行为学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应激后CUMS组大鼠平均体重下降(F=44.664)、糖水偏爱率降低(F=14.978)、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延长(F=8.436)、旷场实验中排便粒数增加(F=9.572),MKP-1、Bax/Bcl-2相对表达水平升高(t=4.415、3.4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空载组相比,应激后MKP-1下调组大鼠糖水偏爱率增高(F=11.922)、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缩短(F=12.868)、旷场实验中心区停留时间比增加(F=6.291)、直立次数增加(F=14.327),MKP-1、Bax/Bcl-2(t=3.775、6.193)相对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UNEL染色观察到CUMS组海马CA1区细胞核断裂的DNA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MKP-1下调组细胞核断裂的DNA数量则明显少于空载组。结论下调MKP-1基因可能改善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 标签: 抑郁症 细胞凋亡 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和应激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 海马神经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葛根总黄酮(PRF)诱导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凋亡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转导通路相关信号分子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将NB4细胞分为对照组[以0.025%二甲基亚砜(DMSO)代替PRF]和10、30、50 μg/ml PRF组,作用24、48、72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作用48 h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学变化。将NB4细胞分为对照组(加入0.025% DMSO)和10、30、50 μg/ml PRF联合或不联合10 μmol/L 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组,作用48 h,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APK通路相关蛋白JNK、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p38 MAPK表达变化。结果10、30、50 μg/ml PRF作用24、48、72 h后NB4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均P<0.05),24、48、72 h半数抑制浓度(IC 50)分别为(40.03±2.23)μg/ml、(22.92±1.72)μg/ml、(17.99±1.48)μg/ml。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NB4细胞经PRF处理后呈现明显凋亡特征。10 μmol/L SP600125与不同浓度PRF共培养NB4细胞48 h后,NB4细胞JNK1表达受抑(P<0.05),JNK2/3、p38 MAPK表达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RK1、ERK2在单药组表达逐渐上调,联合用药组则表达递减,TNF-α在50 μg/ml PRF+SP600125组较50 μg/ml PRF单药组表达下调,10、30 μg/ml PRF+SP600125组则较10、30 μg/ml PRF单药组表达上调。结论10~50 μg/ml PRF可能通过TNF-α激活MAPK信号途径,JNK、ERK1/2、p38 MAPK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激活促凋亡相关蛋白,诱导NB4细胞凋亡。

  • 标签: 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 葛根总黄酮 细胞凋亡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 简介:目的观察祛风宣肺方对豚鼠咳嗽敏感性增高模型的肺组织病理及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PF级健康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祛风宣肺方组、西药对照组4组,每组10只。采用卵蛋白和氢氧化铝腹腔注射及卵蛋白溶液雾化的方法建立豚鼠咳嗽敏感性增高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胃给药10d,取材留取肺组织,应用电镜和光镜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肺组织p-p38MAPK的表达情况。结果光镜下,空白对照组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可见支气管管腔狭窄、上皮细胞脱落、黏膜皱襞增厚,且可见支气管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肺泡腔内及周围等炎症细胞浸润,其中以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病理变化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祛风宣肺方组。电镜下,空白对照组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可见肺毛细血管增厚、基底膜增厚、肺泡炎症细胞浸润及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结构改变。病理变化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祛风宣肺方组。肺组织pp38MAPK的分布情况,光镜下4组均有p-p38MAPK的阳性表达,主要表达于支气管、肺泡、肺毛细血管周围,阳性表达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祛风宣肺方组、空白对照组。各组肺组织p-p38MAPK平均积分光密度数值比较,模型组、祛风宣肺方组、西药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咳嗽敏感性增高动物模型造模成功;祛风宣肺方组、西药对照组较模型组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祛风宣肺方组较西药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宣肺方对豚鼠咳嗽敏感性增高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修复气道损伤、抑制气道炎症细胞分泌及影响p-p38MAPK的表达水平等有�

  • 标签: 咳嗽敏感性 气道神经源性炎症 祛风宣肺方 豚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蛋白激酶Cε(PKCε)活性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T2DM患者229例,根据病情分为T2DM组112例,T2DM+NAFLD组117例,另选同期健康对照组110例。比较3组入选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计算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PKCε活性,并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T2DM+NAFLD组患者血清PKCε活性和HOMA-IR均高于单纯T2DM组和健康对照组[(195.5±62.1)μg/L比(188.7±61.2)μg/L和(89.1±20.2)μg/L、(12.5±7.9比14.1±5.7和5.8±4.1),F值分别为9.76、10.21,均P=0.010]。Pearson相关分析,T2DM+NAFLD组患者血清PKCε活性、HOMA-IR及三酰甘油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9、0.305、0.329,均P<0.015)。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PKCε活性、HOMA-IR和三酰甘油是T2DM+NAFLD组的危险因素(β值分别为0.849、0.022和0.710,均P<0.05)。血清PKCε活性升高是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PKCε活性升高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降低血清PKCε活性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延缓或改善T2DM及NAFLD。

  • 标签: 糖尿病,2型 脂肪肝 蛋白激酶Cε 胰岛素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