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脂肪肝患者的肝功学指标、血糖及血脂检测结果,并探索其临床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去5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丙氨酸氨基转移(ALT)、γ-谷氨酰转移(γ-G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AST)等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TG、TC、LDL以及FBG水平均明显升高,HDL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LT、AST以及γ-GT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机体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指标水平存在异常,检测上述指标对于脂肪肝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脂肪肝 肝功酶学指标 血糖 血脂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指标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51例脂肪肝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51例健康体检者,将其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TC、TG、LDL-C、ALT、AST、GGT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脂、血糖、肝功学相关指标异常升高,是判定脂肪肝的主要参考依据。

  • 标签: 脂肪肝 血脂 血糖 肝功酶学指标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还原联合检测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东莞市康华医院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8月收治的脂肪肝的患者共 100例为该研究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来该院体检健康者 100名为该研究对照组,观察 两 组人群的血清谷胱甘肽还原(GR)、谷丙转氨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 (AST)等的数值 、 检测阳性率以及对脂肪肝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过相关检验对照组 血清 GR 、 ALT 、 AST 水平 情况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有差异 ( P<0.05 ) 结论: 联合血清谷胱甘肽还原等系列检测, 可有效提高脂肪肝诊断效能,有效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谷胱甘肽还原酶 脂肪肝 应用 价值
  • 简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进行了7个饲用燕麦品种的引种试验。通过对各品种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农艺性状和营养价值的比较分析,探讨适宜呼和浩特地区的饲用栽培品种。结果如下:白燕7号、蒙燕1号、Leggett、草莜1号在抽穗期时均达到了其自身生育期中的干重峰值,而且粗蛋白含量也较高。蒙燕1号在乳熟期的地上生物量干重达到其整个生育期的峰值。蒙燕1号和Morgan种子产量高于其他品种。

  • 标签: 燕麦 品种比较 地上生物量 营养价值
  • 简介:燕麦属于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遍及各山区,高原及北部高寒冷凉地带,是八大粮食作物之一。燕麦巾营养物质含量非常丰富,包含丰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及抗氧化成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含量高达11.3%-19.9%的蛋白质,在粮食作物巾居首位。燕麦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必需氨基酸含量较其它粮食作物高两倍左右。因此,燕麦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如降血脂,降血乐,降血糖,防癌及抗氧化等,这些都决定了燕麦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生物活性肽(BAP)指的是一类分子量小于6000Da,在构象上较松散,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多肽和小到10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据文献报道,活性肽在体内吸收快,利用率高,并且营养丰富,具有抗高血压,抗血栓形成,降血糖,抗癌,抗衰老,防止肝硬化等多种保健功能。

  • 标签: 生物活性肽 燕麦属 实用价值 必需氨基酸含量 一年生草本植物 可溶性膳食纤维
  • 简介:采用2种分层方法、3种确定组内取样量方法和2种个体选择方法,分析了3255份燕麦种质资源的12个农艺性状的数据,构建出13个初级核心种质样本。为确定这些样本代表性,分别与总体进行了7个指标的比较,包括数量性状的极差、符合度、平均数、表型方差、遗传多样性指数方差、变异系数及质量性状的频率分布。结果表明。2种分层方法产生的样本在代表性上差异不明显;3种确定组内取样量方法以比例法的代表性最好,对数法的代表性其次,平方根法的代表性最差;在个体选择中,聚类法明显好于随机法。因此,在燕麦核心种质的构建中,先按省份分组,再按比例法确定组内取样量,通过聚类结果选择个体为最佳取样策略。

  • 标签: 燕麦 核心种质 取样策略
  • 简介: 摘要:燕麦是禾本科,燕麦属,草本植物,抗旱、抗寒,耐瘠、适应强、稳产。秋、春、夏季均可栽培,有食用型(裸燕麦)、饲用型(皮燕麦)之分,营养价值高,2018年以来为促进高寒冷凉山区的特色产业发展,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唐华俊、孙启忠、徐丽君等专家团技术指导下,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共同引进了坝莜、白燕麦、香燕、青燕等9个燕麦品种系列共30个品种进行秋播实验、示范推广。2021年会泽县已推广种植15万亩,经测产最高450㎏,最低298㎏,比本地品种燕麦亩曾200㎏以上,所以发展新品种燕麦秋播是以冷凉山区利用冬闲田,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农业增粮、农民增收的一条路子。

  • 标签: 燕麦  栽培  技术
  • 简介:目的分析常见市售植物中特征性脂肪酸构成及含量范围,并探讨在此基础上如何综合利用上述指标对常见植物进行定性鉴别。方法从6个城市采集9个品种125份样品,每种两个批次。按照GB/T22223—2008方法测定46种脂肪酸,分析植物中的特征脂肪酸及其构成。结果菜籽中的特征脂肪酸为芥酸;花生油中为C20∶0、C24∶0和C22∶0脂肪酸;茶油中的油酸含量高达75.45g/100g,是其特征脂肪酸;亚麻籽的特征脂肪酸为α-亚麻酸;葵花籽的特征脂肪酸为亚油酸;稻米中棕榈酸含量范围为15.13~16.37g/100g,可以此作为其特征进行鉴别;大豆油中n6/n3比值最接近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比值;芝麻油中油酸和亚油酸的总含量及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的组成特征比较稳定,可以此作为芝麻油的鉴别依据;玉米脂肪酸特征不明显。结论结合单体特征脂肪酸、脂肪酸构成以及n6/n3比值分析可达到常见植物定性检测的目的。

  • 标签: 食用植物油 特征脂肪酸 检测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艾粉、艾片、艾的抗氧化、抗络氨酸活性。方法采用DPPH法、生化学法。结果艾粉、艾片、艾与阳性对照清除DPPH自由基的大小顺序为熊果酸﹥维生素C﹥艾﹥艾粉﹥艾片,在抗络氨酸活性实验中,艾粉、艾片在0.25mg?mL-1时抑制效果最佳分别达到31.82%、41.67%,艾的抑制率在0.25mg?mL-1~2.0mg?mL-1随着浓度的增加而上升,最高达到62.50%。结论艾粉、艾片、艾缺乏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的抗络氨酸活性。

  • 标签: 艾粉 艾片 艾油 抗氧化活性 抗络氨酸酶活性
  • 简介:摘要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是致死率排第二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逐年升高。PCa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和发生转移一直是其治疗的难点,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因此,亟需对PCa进展的机制进行更加广泛且深入的研究,以寻找新的治疗靶点。脂肪酸合(FASN)作为长链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的一个关键,与PCa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密切相关,可与雄激素/雄激素受体(AR)信号通路相互调节,促进PCa细胞的生长、增殖,抑制凋亡,协助PCa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并促进放、化疗抵抗。FASN还可以作为新的生物标志物协助PCa的诊断,FASN基因的改变可以预测不良预后。随着对FASN在PCa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的更加深入,发现FASN可作为PCa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脂肪酸合酶 生物标记,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指标变化的检测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40例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40例非脂肪肝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肝功学中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AST)以及γ-谷氨酰转移(GGT)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血糖、肝功学、血脂等指标均与健康群体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患者需定期进行体检,以及时发现肝脏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治疗与预防,减少脂肪肝的发生。

  • 标签: 脂肪肝 血脂血糖 肝功酶学指标
  • 简介: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丙基酸氨基转移(ALT)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把脂肪肝患者作为实验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脂蛋白胆固醇(HDL-C)、ALT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TC、TO[(4.94±0.94)mmol/L、(2.23±1.55)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4.69±0.85)mmol/L、(1.46±0.73)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验组的HDL-C[(1.24±0.22)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46±0.36)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ALT的异常检出率(12.3%)明显高于对照组(1.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脂肪肝患者既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紊乱,也存在着肝细胞病理损伤。检测TC、TG、HDL-C、ALT对脂肪肝患者监测病情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脂肪肝/诊断 脂类/血液 丙氨酸转氨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脂肪肝与生化检验血脂、血糖、血清检测水平的关系。方法:于2022年2月-2023年1月,取该时间段内本院接受体检的30例脂肪肝患者为甲组,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的人群为乙组,对比两组、脂肪肝患者生化检验各指标水平。结果:乙组生化检验各指标TC、GLU、AST、ALT、GGT水平均低于甲组(P<0.05);甲组轻度、中度脂肪肝患者生化检验各指标水平均低于重度脂肪肝患者(P<0.05)。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生化检验中的血糖、血脂及血清水平的增加有着明显的关联性。

  • 标签: 血脂 血糖 血清酶 脂肪肝
  • 简介:摘要:机械设备80%的安全隐患是由于润滑、磨损等故障造成的,这些问题是导致大型装置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机组油液是贯穿于整个机械设备的“血液”,并且始终贯穿于整个设备运行的全生命周期,它在各种机械设备中都起着了密封、润滑、降压、冷却、清洗、减振和抗蚀防腐的重要作用,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来自机器运动摩擦副表面的信息。

  • 标签: EH油 酸值超标 水分
  • 简介:本为应用气相色谱法,对典型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植物油脂与动物油脂中的肉豆蔻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地沟往往是既含有植物又含有动物的混合油脂,对照实验证明地沟中肉豆蔻酸含量有别于植物和动物。故可通过此法对未知油品的特征性脂肪酸肉豆蔻酸含量进行测定,从而鉴别地沟、合格食用油与掺入地沟的食用油。

  • 标签: 地沟油 气相色谱 特征脂肪酸 肉豆蔻酸
  • 简介:脂肪不仅能为宝宝的生长发育提供一定的能量,也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比如磷脂,就是构成人体细胞膜的重要成分)。除此之外,脂肪还能为宝宝提供人体必须的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还具有保暖、缓冲外界压力、保护内脏的作用。含脂肪丰富的食物主要是食用油、肉类、蛋黄和坚果。相比较而言,畜肉含的脂肪比较丰富,但多数是饱和脂肪酸;家禽、鱼类的肉含脂肪比较少,但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很多,比较适合宝宝的需要。蛋黄的脂肪含量比较高,约为30%左右,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

  • 标签: 不饱和脂肪酸 脂溶性维生素 组成成分 生长发育 维生素A 维生素D
  • 简介:了解脂肪脂肪有助于激素的生成,能确保所有细胞的正常结构,特别是那些对记忆和消化必不可少的细胞;促进血管的健康;有助于神经到肌肉脉动的正常传输;有助于控制主要腺体的功距。

  • 标签: 脂肪 正常结构 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酸去饱和2(FADS2)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集GDS4602统计分析银屑病患者皮损FADS2的表达变化。取5只咪喹莫特诱导的C57BL/6小鼠银屑病模型背部皮肤,并取收集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的人正常对照皮肤和银屑病患者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前及10周后的皮损组织标本各4份以及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前及12周后的皮损组织标本各3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表皮中FADS2的表达。体外培养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用50 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0、6、12或24 h,用200 ng/ml白细胞介素17A(IL-17A)刺激0、6、12 h;用TNF-α单独或联合NF-κB通路抑制剂BAY 11-7082(5 μmol/L)刺激6 h。处理完成后,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FADS2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GDS4602统计结果显示,与人正常皮肤对照组FADS2基因表达水平(2.035 ± 1.226)相比,银屑病皮损(0.656 ± 0.475)及非皮损(1.503 ± 1.062)组织中显著降低,F值分别为55.17、3.07,P值分别<0.001、= 0.012,并且皮损处显著低于非皮损处(F = 26.27,P < 0.001)。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皮肤FADS2蛋白表达(灰度值比值:1.000;荧光强度:30.720 ± 6.850)相比,咪喹莫特组小鼠皮损表达显著降低(灰度值比值:0.463 ± 0.172,t = 7.00,P = 0.002;荧光强度:21.840 ± 3.125,t = 3.15,P = 0.035)。银屑病患者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10周后,皮损中FADS2蛋白表达(43.775 ± 3.342)较未治疗时(27.950 ± 1.218)显著升高(t = -6.95,P = 0.006);而使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12周后的银屑病患者皮损处FADS2蛋白表达(28.667 ± 3.402)与治疗前(31.933 ± 2.987)比较没有显著升高(t = 2.72,P = 0.113)。qPCR显示,与HaCaT细胞TNF-α 0 h组相比,TNF-α 6 h组、12 h组FADS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02、0.003);与IL-17A 0 h组相比,IL-17A 6 h组、12 h组相对表达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49、0.961)。与HaCaT细胞对照组(正常培养基培养,1.000)相比,TNF-α 6 h组FADS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0.682 ± 0.132,t = 4.82,P = 0.017);与TNF-α 6 h组相比,TNF-α + BAY 11-7082 6 h组显著升高(1.541 ± 0.525,t = -3.58,P = 0.037)。Western印迹显示,与HaCaT细胞TNF-α 0 h组相比,TNF-α 24 h组FADS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F = 6.24,P = 0.013)。结论FADS2在银屑病皮损中表达下降,其表达下调可能与TNF-α有关。

  • 标签: 银屑病 脂肪酸去饱和酶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7A 角蛋白细胞 脂肪酸去饱和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