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淀粉脂肪联合检验对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11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参考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淀粉脂肪水平,并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检验阳性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AMY与LPS水平明显更好。AMY、LPS联合诊断的阳性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采用血清淀粉脂肪联合检验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胰腺炎诊断率。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胰脂肪家族包括三酰甘油脂肪及其相关蛋白1、相关蛋白2、羧基酯脂肪,各成员的功能与高脂饮食所致的急性胰腺炎和肥胖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本文总结胰脂肪家族主要成员对脂类代谢吸收的特点,阐述胰脂肪家族在脂代谢相关的急性胰腺炎和肥胖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胰脂肪酶 急性胰腺炎 脂肪 消化 肥胖
  • 简介:为提高促合成食品添加剂乙酸肉桂酯的效果,选用荧光假单胞脂肪(PFL)为生物催化剂,肉桂醇为底物,乙酸乙烯酯为酰化试剂和溶剂,研究了PFL在反应器内壁上的固定化、及其催化转酯反应合成乙酸肉桂酯的动力学。结果表明,相对于塑料(PMMA和PET),在玻璃壁上的固定化PFL,吸附牢固,活性高。的固定化中,水可以明显优化PFL,但是不能稳定PFL;如果添加亲水性大分子羧甲基纤维素(CMC),则可以更好地稳定PFL。催化转酯18h,在玻璃壁上的CMC-固定化PFL可转化底物99%,再次使用时仍可转化83%的底物;而水-固定化PFL可转化底物98%,但再次使用时仅转化底物76%;粉转化底物86%,再次使用时转化底物62%。可见,在玻璃载体上的CMC-固定化PFL可更有效地催化合成乙酸肉桂酯。

  • 标签: 乙酸肉桂酯 荧光假单胞菌脂肪酶 酶固定化 酶活性 酶稳定性
  • 简介:利用重叠延伸PCR法对扩展青霉碱性脂肪(PEL)基因进行体外定点突变,并构建了含突变基因的重组质粒pPIC3.5K-lip-D92P.将该质粒在毕赤酵母GS115菌株中表达.与野生型表达产物PEL-GS相比较,突变体表达产物PEL-D92P-GS最适作用温度为45℃,比野生型提高了5℃;其热稳定性与野生型相当;突变体在40℃下的表达量为109U/mL,约为野生型的29%.结果分析表明,Pro替代Asp92后,可能是由于Pro一级结构的特点,使结构更加稳定,在高温下更适于与底物结合.

  • 标签: 扩展青霉 碱性脂肪酶 最适作用温度 定点突变 重叠延伸PCR法 蛋白质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验科急诊组标本检测要求准确、快速,能及时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用于临床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方法:每个亚组都配备两台仪器用于临床检测,而两台仪器的检测结果均应具有可比性,其偏差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质控测试结果对比分析两台设备差异,从而我们发现两台仪器脂肪的质控偏差差距较大,本文就此展开探讨。结果:通过探讨,我们发现基质效应对脂肪的检测有一定的影响,在今后实验和临床中应该加以重视和区别,推动了在临床上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广泛应用。

  • 标签: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脂肪酶  质控  偏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联合检验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时间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与病理结果相比较,分析诊断准确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结果三种方式联合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三种方式联合检验准确率较高。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脂肪、血清淀粉检验应用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在本院就诊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组)和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再将疾病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40)和重症组(n=40)。对比疾病组、正常组以及轻症组、重症组的实验室检验结果。结果疾病组淀粉(621.21±64.15U/L)、脂肪(1025.21±113.35U/L)、C反应蛋白(43.26±5.10mg/L)水平高于正常组,重症组的淀粉(782.15±91.34U/L)、脂肪(1350.24±126.54U/L)、C反应蛋白(52.58±5.17mg/L)水平高于轻症组(p<0.05)。结论C反应蛋白、脂肪、淀粉三项血清指标不但有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还可作为病情评估指标。

  • 标签: C反应蛋白 脂肪酶 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淀粉脂肪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效果及检出率评价。方法:试验时间段为2019年4月~2021年4月,选取来我院消化内科94例胰腺炎患者,分别采用血清淀粉方法和脂肪联合血清淀粉方法,统计所有患者检出率。结果:联合检测方法检出率高于单一检测方法,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脂肪联合血清淀粉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检出率,为今后的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在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脂肪酶 血清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血清脂肪,淀粉,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的早期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设为实验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实验组又分为重型(19例)和轻型(31例)两个亚组,均行血清脂肪,淀粉,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对比两组和亚组检验效果。结果:实验组血清脂肪(LPS)、淀粉(AMY)、C反应蛋白(CRP)比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CRP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血清脂肪酶 淀粉酶 C反应蛋白 联合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急性胰腺炎(AP)早期患者的诊断中血清脂肪(LPS)、淀粉(AMY)、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验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2月到2020年2月之间收治的AP早期的患者30例,并将其划分为观察组,选择相同时间的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受检者30例,划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CRP、LPS、AMY上的不同。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指标的结果上均高于对照组,且均P<0.05;在三者联合检测的结果方面,准确性高于其中任何一项的单独检测,且P<0.05。结论:为急性胰腺炎早期的患者执行LPS、CRP、AMY三者的联合检测,可以有效提升急性胰腺炎早期患者的诊断,相关医护人员也可以按照以上三相指标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患者的实际严重程度。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早期诊断 血清脂肪酶 淀粉酶 C反应蛋白 联合检验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玉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口粮之一,也是饲料的主产品之一。由于收获时玉米的原始水分高,其胚部大,呼吸旺盛,致使其储藏稳定性大大降低,极易导致生霉,生霉后,带菌量大,容易酸败。本文就是从玉米生霉后来验证其脂肪酸值的大小与其关系的影响。

  • 标签: 玉米 生霉粒 脂肪酸值
  • 简介:摘要玉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口粮之一,也是饲料的主产品之一。由于收获时玉米的原始水分高,其胚部大,呼吸旺盛,致使其储藏稳定性大大降低,极易导致生霉,生霉后,带菌量大,容易酸败。本文就是从玉米生霉后来验证其脂肪酸值的大小与其关系的影响。

  • 标签: 玉米 生霉粒 脂肪酸值
  • 简介:摘要:稻谷脂肪酸值是评估稻谷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其测定过程存在一定误差。本文旨在分析稻谷脂肪酸值测定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认真分析误差来源,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稻谷脂肪酸值测定的精确度,为稻谷品质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 标签: 稻谷脂肪酸值测定 误差分析 误差控制策略 样品处理 测量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联合检验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的价值。方法2018年7月—2019年2月,从我院挑选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A组,选50例非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B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组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联合检验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比较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检查结果显示,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水平A组高于B组和对照组,且B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实施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价值显著,可通过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水平反应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C反应蛋白 急性胰腺炎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联合检验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的早期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将其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对比其血清淀粉脂肪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急性胰腺炎患者经检测的血清淀粉浓度为(665.46±61.99)U/L,脂肪浓度为(1411.97±125.97)U/L,C反应蛋白浓度为(44.31±12.08)mg/L,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联合检验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的早期诊断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C反应蛋白 急性胰腺炎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淀粉脂肪配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里的价值与应用。方法选取健康的体检者、重型的胰腺炎患者、轻型的胰腺炎患者当作此次的A组(轻型)、B组(重型)、对照组(健康),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脂肪以及淀粉的含量,对体征缓解的情况以及临床症状进行观察。结果A组和B组的C反应蛋白、脂肪以及淀粉的含量都比对照组高,而B组又比A组高(p<0.05);三种指标所联合的检测在准确度、特异性以及灵敏性上都高于一种指标的检测或者是两种指标的检测(p<0.05);B组不良反应的时间也比A组长(p<0.01)。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脂肪以及淀粉配合检测可以让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准确度、特异性、灵敏性提高,并且C反应蛋白的含量可准确的判断病情。

  • 标签: C反应蛋白 脂肪酶 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淀粉脂肪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9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50例非急性胰腺炎的急腹症患者为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淀粉、血清脂肪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轻型胰腺炎和重型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血清脂肪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淀粉、血清脂肪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762.27±123.60)U/L、(1685.27±135.27)U/L、(44.90±13.38)mg/L,对照组患者的血清淀粉、血清脂肪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204.23±102.23)U/L、(389.56±143.34)U/L、(36.32±11.3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血清脂肪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572.34±223.23)U/L、(1276.56±106.46)U/L、(26.56±10.26)mg/L,重型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血清脂肪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679.29±234.87)U/L、(1536.38±126.89)U/L、(141.27±12.3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应用血清淀粉、血清脂肪以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应用价值高,能够指导患者做早期临床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C反应蛋白 急性胰腺炎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