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背景:胰腺癌发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极差。光动力疗法(PDT)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肿瘤治疗手段。目前关于PDT在体内靶向治疗胰腺癌的研究甚少。目的:探讨以量子-RGD(QDs-RGD)探针为光敏剂的PDT联合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移植瘤裸鼠的治疗效应。方法:合成QDs-RGD探针,制备胰腺癌移植瘤裸鼠模型。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术观察QDs-RGD、QDs探针注射入模型裸鼠体内1、5、10、24h后的显影情况。取40只造模成功的裸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单纯光照组(激光630nm,120J/cm2,持续照射20min);PDT组(QDs-RGD0.5nmol+激光照射);吉西他滨组(吉西他滨50mg/kg);联合治疗组(QDs-RGD0.5nmol+激光照射+吉西他滨50mg/kg)。第18d处死全部裸鼠,取出瘤体,称重并测量体积,计算抑瘤率。结果:QDs-RGD注射1h后,肿瘤显影逐渐清晰,注射5h后显影达高峰,随后逐渐减弱。QDs于瘤体附近的聚集浓度明显低于QDs-RGD,注射10h后肿瘤部位已无显影。PDT组、吉西他滨组和联合治疗组的瘤重、瘤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单纯光照组(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又显著低于PDT组和吉西他滨组(P<0.05);对照组与单纯光照组间、PDT组与吉西他滨组间瘤重、瘤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吉西他滨组、PDT组的抑瘤率分别为70.5%、43.5%、37.1%。结论:以QDs-RGD探针为光敏剂的PDT联合吉西他滨能明显抑制裸鼠体内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为临床治疗胰腺癌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 标签: 胰腺肿瘤 光化学疗法 量子点 RGD序列 吉西他滨
  • 简介:目的:探讨驻内蒙古某团患间歇性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官兵皮肤刺试验(skinpricktest,SPT)阳性界值对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IgE,sIgE)诊断价值的影响,并评估SPT与血清sIgE测定值的诊断一致性。方法对驻内蒙古某团66例间歇性AR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官兵进行23种常见的吸入变应原的SPT,选择阳性变应原数量≥4个和SPT阳性结果等级高者31例进行sIgE检测,采用瑞典Pharmacia的UniCAP100系统检测其血清中艾蒿、苦蒿、三裂叶豚草、葎草、榆树、柳树、桦树和蒲公英的血清sIgE,以临床症状、体征和SPT阳性结果作为诊断AR的参考标准,评价SPT阳性界值“+”和“++”对UniCAP100系统检测血清sIgE诊断价值的影响。评价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并评价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①蒿属花粉是该驻地官兵间歇性AR的最主要变应原,其SPT阳性率在60%以上,其次依次是向日葵、葎草、豚草、白桦、榆树、柳树,SPT阳性率均在30%以上。②以SPT“+”为阳性界值时,血清sIgE的灵敏度为0.500(葎草)~0.982(蒿属),特异度为0.500(豚草、榆树、桦树)~1.000(蒿属),一致率为0.581(葎草)~0.984(蒿属);以SPT“++”为阳性界值时,血清sIgE的灵敏度为0.524(葎草)~0.982(蒿属),特异度为0.462(豚草)~1.000(蒿属),一致率为0.581(豚草、柳树)~0.984(蒿属),诊断指标无明显变化。③两种检测方法诊断一致性,经Kappa检验显示,蒿属、豚草、葎草、榆树、柳树、桦树Kappa值分别是0.900(P=0.000)、0.131(P=0.447)、0.214(P=0.155)、0.377(P=0.034)、0.209(P=0.242)、0.158(P=0.373)。结论以蒿属花粉为代表的夏秋季杂草花粉和部分春季树花粉是该驻地官兵间歇性AR的主要变应原;SPT阳性界值“+”和“+

  • 标签: 间歇性变应性鼻炎 皮肤点刺试验 特异性IGE 变应原
  • 简介:时间:2014年4月14-18日地点:成都市金牛区汉庭酒店蜀汉新店(诺贝口腔医学培训中心)联系方式:18663333922(周老师)内容:讲课内容包括:口腔正畸摄影技术、正畸基础及头影测量分析基础、头影测量综合分析操作、正畸矫治计划制定、拔牙与非拔牙临床选择、病例分析。讲师来自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正畸科、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广东省口腔医院正畸科、大阪齿科大学矫正学教室。

  • 标签: 成都市金牛区 口腔正畸 培训班 头影测量分析 口腔医学院 第四军医大学
  • 简介:目的:探讨“扳机”结合“循经取穴”发散式冲击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33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局部经络行发散式冲击波治疗组(对照组)16例,发散式冲击波结合“扳机”治疗组(治疗组)17例,首次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末次治疗后及末次治疗后4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采取t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运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各时间段VAS评分、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均有明显下降,近期与远期疗效明显提高,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扳机”结合“循经取穴”与单纯“循经取穴”均能够有效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但前者较后者疗效更佳。

  • 标签: 扳机点 循经取穴 体外冲击波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毫刃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24例。在征得患者的同意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12例,主要采用针刺治疗法;对照组患者12例,主要采用西药治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如下表1所示)。结论针刺可松解肌肉的痉挛可调整肌力的平衡;同时可释放五羟色胺类致痛因子,所以能立竿见影。即刻止痛。针刺治疗偏头痛具有痛苦小、操作简单、副作用少、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刺 偏头痛 非洛地平片
  • 简介:摘要目的识别和分析电子产品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找出该类企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明确电子产品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结果该企业主要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二氧化锡、苯、甲苯、粉尘、异丙醇、氧化锌和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该企业除喷金岗位氧化锌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4.460~5.294mg/m3超过国家标准外,其他各岗位化学有害因素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该企业工作场所噪声超标率达57.1%,噪声危害较重的是溶接、喷金、拆带、赋能等岗位。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噪声作业人员纯音听阈测试结果异常率为23.81%(25/105),且检出异常人数随噪声强度增高而增多(P<0.01)。结论电子产品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岗位为溶接、喷金、拆带、赋能、涂装和切断岗位,可通过综合采取防控措施减少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 标签: 电子产品 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
  • 简介:拔牙术后,由于牙槽突上拔牙位质和量的改变,骨组织大量吸收。此随机临床试验有3个目的:①比较采用拔牙位保存术和自然愈合的拔牙窝剩余骨量变化;②分析植骨后的拔牙窝的组织学和形态学特点;③比较拔牙窝相邻牙在拔牙前后探诊深度(PPD)和临床附着水平(CAL)的变化。本研究共观察了41位患者的48颗牙齿,每位患者的上颌或下颌的前磨牙或磨牙区至少有一个拔牙位。所有拔牙位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拔牙后未做处理),另一组为试验组(拔牙后进行位保存)。在试验组中,拔牙窝内植入牛骨矿物质并覆盖了猪胶原膜。拔牙前和拔牙后4个月,测量拔牙窝相邻牙的探诊深度(PPD)、龈退缩(REC)、及临床附着水平(CAL),在石膏模型上评估牙槽嵴宽度在拔牙后4个月内的变化。拔牙后4个月,实验组中进行了植骨的拔牙窝和对照组中未予处理的拔牙窝内都有充分的骨质填充,两组在PPD、REC及CAL方面都相差甚微。然而,在拔牙后4个月,试验组在牙槽嵴宽度(1.04±1.08mmVS4.48±0.65mm,P〈0.001)和高度(0.46±0.46mmVS1.54±0.33mm,P〈0.001)上的降低量明显减少。组织学观察,植骨的拔牙窝内无炎症反应,呈现骨形成与骨成熟的各个阶段,两组中的骨质矿化与未矿化结构无明显差异。与未行处理的拔牙窝相比较,采用拔牙窝内植入牛骨矿物质并覆盖胶原膜的方式对拔牙位进行保存,很有可能减少了垂直向与水平向上的骨量丧失。

  • 标签: 随机临床试验 组织学分析 骨矿物质 随机对照 胶原膜 牙位
  • 简介:目的探索改良三式重睑术治疗上睑皮肤松弛的短期预后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上睑皮肤松弛患者7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重睑手术(埋线法、切开法或缝线法),实验组应用改良三式重睑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恢复时间(35.23±6.56d)明显低于对照组(79.81±13.24d)(P〈0.05),而两组Ⅰ期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满意度调查结果示,实验组满意度(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78.38%)(P〈0.05)。结论改良三式重睑术治疗上睑皮肤松弛,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重睑术,安全指数高,术后恢复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三点式 重睑术 上睑皮肤松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噻托溴铵治疗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慢性肺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5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普通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行噻托溴铵治疗,对比两组治疗之前与治疗之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之后呼吸室中空气下动脉血氧饱和度、峰值时呼气流速以及最大通气量均由于治疗之前;研究组治疗之后呼吸室中空气下动脉血氧饱和度、峰值时呼气流速以及最大通气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治疗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吸室中空气下动脉血氧饱和度、峰值时呼气流速以及最大通气量的改善,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噻托溴铵 治疗 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 疗效
  • 简介:目的基于焦磷酸测序技术建立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裂解位突变的快速检测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RT-PCR扩增甲型H1N1病毒血凝素基因中的HA片段.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甲型H1N1病毒血凝素基因含有裂解位序列片段.分别设计一套生物素标记的PCR引物和测序引物.运用焦磷酸测序技术对含甲型H1N1病毒裂解位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同时分析青岛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株的裂解位基因特征。结果建立了基于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位突变方法.实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裂解位的高通量检测,青岛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位344氨基酸序列没有发生变异。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和结果准确等特点,适用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位进行快速高通量检测。

  • 标签: 焦磷酸测序技术 甲型H1N1流感病毒 血凝素(HA)基因 突变 裂解位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氯诺昔康痛注射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取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氯诺西康、复方倍他米松痛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美诺西康缓释片配合止痛膏药痛贴用。结果5周一疗程,每周一次,治疗组30例,治愈15,显效12,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30例,治愈9,显效6,有效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3%,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局部痛阻滞能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口服药物,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玻璃酸钠 氯诺昔康 复方倍他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补体C3基因rs7951位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易感性。方法纳入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82例健康对照组,采用SNPscanTM多重SNP分型技术对C3基因rs7951位进行基因分型,比较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支气管哮喘组及健康对照组间的分布。结果补体C3基因rs7951位检测到CC、CT、TT3种基因型,支气管哮喘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气管哮喘组各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体C3基因rs7951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支气管哮喘的发病风险。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补体C3 rs7951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探讨CYP1B1基因rs1056836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125例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和160例体检的健康维吾尔族女性(对照组)CYP1B1基因rs1056836位多态性,分析该位点多态性在不同群体中的分布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和病例查询的方法收集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的资料,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s1056836位多态性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相对危险度。结果CYP1B1基因rs1056836位中存在CC、CG、GG3种基因型,其在乳腺癌组和健康女性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3.2%、51.2%、5.6%和60.6%、34.4%、5.0%,两组基因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C、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8.8%、31.2%,对照组分别为77.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携带CC基因型维吾尔族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降低。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层分析显示初潮早、有肿瘤家族病史、未绝经妇女中携带CG、GG基因型者乳腺癌患病风险明显增加。结论CYP1B1基因rs1056836位多态性与维吾尔族乳腺癌的发生有关,其突变基因型增加了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 标签: 乳腺癌 CYP1B1 维吾尔族 基因多态性
  • 简介: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从1983年由现任理事长陈祥友、秦俊法、王广仪、徐辉碧四位学者发起倡议,到1994年获得国家科协正式批准.并在民政部注册登记以来的二十多年里,在第一任理事长、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教授的带领下和第二任理事长陈祥友教授的领导下,先后开展学术研究全国性会议20次,参加专家、学者10123人,发表学术论文2874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多次.微量元素学术机构遍布全国31个省、市、地级研究会和5个专业研究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多学科综合性的一级学会,拥有2.1万名会员。期间、陈祥友教授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几十年如一目,专心致志,为我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元素平衡医学》理论与实践为共和国的科学创新立了不朽的功勋.今年春夏,正当“中微研会”面临换届之际,作者一行3人特地拜访了这位超强能力的“科教精英”。

  • 标签: 元素平衡医学 科学研究 微量元素 理事长 创新创新 中国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α基因启动子-238位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的相关情况。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Library、Ovid、WileyOnlineLibrary、EBSCO、ElsevierScienceDirect、Springer、Goolgescholar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已发表或未发表TNF—α基因启动子一238位多态性与AS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Meta分析综合定量分析最终纳入的文献。结果17篇文献共纳入1899例患者和2381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提示在总人群(OR=0.96,95%CI:0.76一1.21,P=0.720)、亚洲人群(OR=1.38,95%6/:0.84~2.24。P=0.200)、非亚洲人群(OR=0.97,95%6/:0.61—1.55,P=0.900)均不能明确TNF—Ot-238位(GA十AA)vs.GG基因型与AS间存在关联;非亚洲人群(OR:0.40,95%CI:0.08~2.03,P:0.270)均不能明确TNF-α-238位(GG+GA)VS.AA基因型与AS间存在关联;在总人群(OR:0.95,95%6/:0.52~1.74,P=0.870)、亚洲人群(OR=1.39,95%6/:0.90~2.14,P=0.140)、非亚洲人群(OR=0.79,95%6/:0.33~1.86,P=0.590)均不能明确TNF—α-238位GVS.A等位基因多态性与AS间存在关联。结论Meta分析显示总人群、亚洲人群和非亚洲人群TNF—α-238位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多态性与AS间均未显示关联。

  • 标签: 脊柱炎 强直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多态性 单核苷酸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广西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BCL11A基因rs467139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其胎儿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选取100例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通过毛细管电泳分析患者的红细胞HbF含量,提取患者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含rs4671393位的BCL11A基因片段,PCR-RFLP多态性检测并统计基因型频率,分析其位与正常对照者分布频率的差异,及其多态性与HbF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重型β地贫患者rs4671393突变基因型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HbF有相关关系。结论在广西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与正常人有差异,且与HbF有相关关系。

  • 标签: 重型&beta 地中海贫血 单核苷酸多态性 胎儿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