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耳鼻喉科门诊耳呜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12月~2010年7月在本科门诊就诊的2408例患者进行耳鸣问卷调查,将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08例患者中,年龄6—95岁,平均(47.02±17.05)岁。确诊的耳鸣患者共996例,其中男性388例(38.96%)、女性608例(61.04%),男女耳鸣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排除4例12岁以下患者,将其余992例患者,根据耳鸣对生活影响的轻重分为4类:无影响149例(占15.02%)、轻度影响480例(占48.39%)、中度影响329例(33.16%)、重度影响34例(3.43%),对生活影响的轻重程度与就诊的关系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01)。耳鸣持续时间与单双耳发病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01)。随机询问44例耳呜患者,发现治疗时间〈1个月者,有效10例、无效14例;1—2个月者,有效6例;〉2个月者,有效8例、无效6例。结论耳鸣的发生率在耳鼻喉科门诊患者中所占比例极高,其中尤以女性多见。双侧耳鸣持续时间更长。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有效率有增加趋势。(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13:173—175)

  • 标签: 耳鸣 门诊患者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研究分析神经内科耳鸣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以获取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方法 本次观察选择了神经内科90名耳鸣患者,试验组45名,口服药物西比灵与敏使朗,常规组45名服用药物西比灵,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进行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比对。结果 试验组口服用药1个月后,耳鸣治疗显效有19例,占比42.2%,总有效共计42例,占比为93.3%,常规组经过治疗后,显效患者12例,占比为26.7%,总有效32例,占比为71.1%。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数据比对分析发现,试验组也要好于常规组。结论 在神经内科耳鸣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西比灵与敏使朗联合用药的方案疗效确切,明显提高了耳鸣治疗的总有效率。

  • 标签: 耳鸣患者 神经内科 耳鸣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耳鸣治疗仪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医院128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4例。两组均实施对症综合治疗,对照组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应用耳鸣治疗仪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1个月时,两组纯音听阈值均较治疗前下降,且与对照组纯音听阈值相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耳鸣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时,两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鸣治疗仪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恢复患者听力,减轻耳鸣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耳鸣 葛根素注射液 耳鸣治疗仪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早期干预对听力残疾儿童的康复是极其重要的.早期干预可概括为三早,即听力障碍的早期发现与诊断、早期验配助听器和早期进行听觉、言语训练.人类听觉系统的发育自降生后即开始,在3个月之内主要为皮层下脑干各级听觉中枢完成的反射性听觉反应,在3个月以后由于外周及中枢各级听觉系统迅速发育,使有意义的听觉活动得以逐渐发展.

  • 标签: 听力残疾 儿童 语言文字 耳声发射 听力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肢体残疾的康复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通过各种正确的康复护理,才能使肢体残疾患者缩短疾病的疗程,减轻痛苦,加速肢体残疾康复,最终获得尽可能多的生活自理能力,尽快、尽早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 标签: 肢体残疾 康复护理
  • 简介:考试焦虑在学生群体中相当普遍,考试焦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考试焦虑因子结构的演进反映了考试焦虑量表的发展;考试焦虑调查表、考试焦虑量表、五因素考试焦虑调查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等都是典型的测量考试焦虑的工具。考试焦虑的本质是状态的还是特质的争论,不仅体现了焦虑在人格变量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也进一步发展了人格变量中特质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对于考试焦虑影响测验成绩的机制,尽管还不能确定到底是支持干扰模型还是缺乏模型,但对两者的思考都有助于建立成功的治疗考试焦虑的干预策略。

  • 标签: 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调查表 考试焦虑量表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 学生群体 学业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意识障碍患者应用CRS-R量表和GCS量表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7.6-2018.6期间收治的80例严重意识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40例(应用GCS量表进行检测),观察组40例(应用CRS-R量表进行检测),观察两组意识状态检测情况,评估两组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最小意识状态检出率为30.00%,植物状态检出率为70%,观察组则分别为47.5%和52.5%,观察组检测处于植物状态患者更少(P<0.05);在检测条目对比上发现观察组诊断为最小意识状态的患者多于对照组。结论严重意识障碍患者应用CRS-R量表进行意识检测更适合,能够准确检测出植物状态和最小意识状态患者。

  • 标签: 意识障碍 最小意识状态 植物状态 行为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穴位注射麝香对耳鸣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严重主观性耳鸣患者140例,对所有的患者均采取在患侧听宫穴和翳风穴注射复方麝香注射液的方式进行治疗,每日一次,每个穴位注射0.2mL,一个疗程为期5天,必要时可以隔3天再进行下一疗程,进行三个疗程后结束。结果在140例患者中,通过治疗后临床治愈45例(32.14%),显效33例(23.57%),有效40例(28.57%),总有效率为84.28%。其中,只有一名患者出现耳廓局部变态并发症,其他患者没有其它并发症的出现。结论试验发现,通过对患有严重主观性耳鸣的患者进行穴位注射麝香的方式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穴位注射 麝香治疗 耳鸣
  • 简介:摘要作为耳科三大主要症状之一的耳鸣,常常使患者感到困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认知行为疗法作为一种经循证医学论证的有效的非侵入性治疗手段,近年来在耳鸣患者的诊治中收获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被各类指南所推荐。由于国内认知行为治疗跨学科应用于耳鸣患者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多方配合,目前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实施方案。本文通过认知行为治疗相关理论、认知行为治疗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耳鸣的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其他手段治疗耳鸣等方面对耳鸣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实践进行综述,期待能为耳鸣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失代偿性耳鸣是临床治疗的难题,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对慢性耳鸣的研究显示听力下降、失眠、焦虑和抑郁障碍、听觉过敏、头痛、慢性疼痛等因素可能是影响耳鸣代偿的常见因素,然而对于慢性耳鸣的代偿机制仍不清楚。了解急性耳鸣向慢性耳鸣的转变过程的病理机制可为深入研究耳鸣代偿机制及影响因素提供可靠依据。目前,对于急性耳鸣慢性化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介绍急性耳鸣慢性化的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为研究急性耳鸣向慢性耳鸣的纵向转变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耳鸣 听力损失 失代偿 转归
  • 简介:80%以上的耳鸣者有听力下降所谓耳鸣是指人体不在外界干扰的情景下,耳内发生蝉鸣声、嘶嘶声、嗡嗡声等。耳鸣的原因有很多。患了耳鸣首先要确认病因是源于耳鼻喉循环系、还是神经系统的,这点很重要。特别是当患者有晕眩、麻木等症状时。没有什么病因而表现出的耳鸣大都是由于听力下降引起的。临床发现,有80%以上的耳鸣患者存在听力下降倾向。不过这类患者自己大都觉察不到自己患了听力下降。轻度听力下降,在日常生活中本人并不会感觉到的。但如到医院耳鼻科测试,一般都可得到确诊。

  • 标签: 耳鸣 听力下降 减轻 散步 耳塞 棉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鸣患者的神经内科有效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耳鸣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单独选择西比灵治疗,观察组选择长春西汀联合西比灵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76%;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以及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耳鸣患者联合用药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单一用药治疗,能够更有效缓解耳鸣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耳鸣 神经内科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耳鸣病人不仅采取药物治疗和掩蔽治疗,还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以提高疗效,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将206例门诊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给予药物和耳鸣掩蔽治疗,实验组106例还给予心理护理,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实验组耳鸣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为70%。结论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可见对耳鸣病人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指导,可提高耳鸣治愈率。

  • 标签: 耳鸣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