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肿瘤术后缺损舌骨下肌瓣修补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60例口腔肿瘤术后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其他部位肌瓣修补)和观察组(舌骨下肌瓣修补),各30,比较治疗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其他部位肌瓣修补,口腔肿瘤术后缺损患者应用舌骨下肌瓣修补有着更高的成活率,具有应用意义。

  • 标签: 口腔肿瘤 术后缺损 其他部位肌皮瓣修补 舌骨下肌皮瓣修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瓣周漏经介入封堵术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 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行心脏瓣周漏经介入封堵术的4例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术前评估,术中密切配合,术后预防并发症,观察病情,完善出院健康指导。【结果】4例心脏瓣周漏患者均手术顺利,恢复良好出院。【结论】对心脏瓣周漏患者行经介入封堵术全过程给予精心护理、严密观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心脏瓣周漏 经皮介入封堵术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患者男,28岁,因左侧胸部单发褐色肿物4年、多发小丘疹1年就诊。皮肤科检查:胸部左侧一1.2 cm × 1.1 cm × 1.0 cm褐色类圆形肿物,质韧,其右侧数个直径3 ~ 5 mm褐色丘疹,左侧腋下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手术完整切除肿物后行组织病理检查:肿物和小丘疹内均可见真皮浅层痣细胞聚集成巢,考虑内痣;最大肿物内见一结缔组织增生性结节,其内痣细胞散在分布于纤维之间,并见痣巨细胞;结节中痣细胞体积较大,呈上皮样或梭形,细胞核呈类圆形或梭形,可见明显核仁,痣细胞分裂象少见。免疫组化:内痣和增生性结节内痣细胞S100均阳性;内痣真皮浅层痣细胞Melan-A、HMB45阳性,而增生性结节内Melan-A、HMB45阴性;内痣及增生性结节Ki-67 1%、CD34阳性,P16、P63均阴性。诊断:内痣伴结缔组织增生性结节。

  • 标签: 痣,色素 结缔组织 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眉间斧形瓣修复内眦部及其邻近的鼻根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浙江绍兴第二医院整形美容科共收治5例内眦部及其邻近的鼻根部皮肤肿瘤患者,男2例、女3例,年龄48~61岁。皮肤肿瘤切除后,创面大小为0.9 cm× 0.8 cm~2.0 cm×1.8 cm。根据缺损修复的需要,于眉间区域设计并切取斧形瓣,根据血供情况,瓣蒂部宽度与斧刃长的比例为1∶ 3~1∶ 2,将内眦动脉于内眦角处的穿支血管包含在蒂部时,蒂宽可进一步缩窄。旋转推进斧形瓣修复内眦部及其邻近的鼻根部皮肤缺损。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本组5例眉间斧形瓣均顺利成活,修复内眦部皮肤缺损3例,蒂宽为瓣长的1/2;修复内眦旁鼻根部皮肤缺损2例,蒂宽为瓣长的1/3。瓣面积为1.8 cm×1.0 cm~4.0 cm×2.0 cm。术后瓣成活良好,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短期内两眉间距均有一定缩窄。随访2~24个月,瓣色泽、质地较好,切口瘢痕纤细、平坦,对于修复内眦部病例,瓣的上睑部分略厚,其余病例瓣厚薄适中。两眉间距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皮肤逐步松弛而获得较大改善,所有患者皮肤肿瘤均无复发。医患双方对手术效果均很满意。结论眉间斧形瓣的质地、色泽和厚度与内眦部及其邻近的鼻根部较为接近,血供可靠,简单易行,是修复内眦部及其邻近的鼻根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泪器 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指背筋膜蒂瓣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手足外科收治14例指腹缺损患者,男12例,女2例,年龄27~63岁,平均49岁。指腹缺损创面面积1.6 cm × 1.4 cm~2.5 cm × 1.6 cm,以患指背侧筋膜为蒂部设计瓣,旋转点不超过中节指骨的中点水平。倒L形切断远侧指间关节水平筋膜组织后翻转筋膜蒂及瓣,修复指腹缺损。近节供区以前臂全厚片移植修复。记录瓣术后存活情况,随访观察瓣外观、两点辨距觉,根据关节总活动度法对手功能进行评价。结果14例瓣全部成活,瓣大小1.8 cm × 1.6 cm~2.7 cm× 1.8 cm,其中1例瓣远端出现水泡,抽液换药后自行愈合。14例均获得5~12个月随访,平均8.9个月。瓣外观质地与周围组织相近,外观满意,末次随访评定手功能:优9例,良5例。瓣两点辨距觉8~11 mm,平均9.9 mm。结论改良指背筋膜蒂瓣切取简单、重建效果满意,可得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指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肾取石术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8年9月份以来,我科先后对16例患儿上尿路结石进行了微创经肾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Ⅰ期mPCNL为14例15侧,Ⅱ期mPCNL为2例;Ⅰ期结石完全清除14例15例(87.5%),Ⅱ期结石完全清除1例(6.25%),总的结石清除率为93.75%,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结合小儿上尿路结石的特点,通过熟练的手术操作技术及合适的操作方法,微创经肾取石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微创经皮肾 小儿 上尿路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肋软骨片支撑结合局部瓣转移矫正隐耳畸形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对14例(19耳)隐耳畸形患者应用肋软骨片支撑结合局部瓣转移矫正法行手术治疗。采取部分第7肋软骨,雕刻成扇形软骨片,植于耳后软骨上,松解展开畸形耳软骨,耳后设计“M”形切口,旋转瓣覆盖创面。结果14例患者术后拆线隐耳畸形均得到矫正,外观满意。有1例患者术后2周出现耳轮边缘破溃,经修补后愈合良好。术后随访4个月~3年,14例患者矫正后耳廓外形无明显改变。结论肋软骨片支撑结合局部瓣转移矫正术式能够使隐耳畸形得到充分矫正,术后远期效果满意,是对传统隐耳畸形矫正术式的重要补充。

  • 标签: 耳畸形, 先天性 隐耳 外科, 整形 外科皮瓣 肋软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瓣、肌瓣修复慢性难愈性溃疡创面的效果。方法 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科手术应用局部瓣4个,轴形瓣38个,肌瓣移植20个,肌瓣转移2个。修复慢性溃疡创面60例(64个创面)。结果 除2个瓣边缘出现表皮坏死,换药后治愈,其余62个瓣、肌瓣、肌瓣均全部成活,创面一期修复。结论 瓣、肌瓣血运丰富,不失为是一种修复复杂、慢性难愈性溃疡创面的好方法。

  • 标签: 慢性溃疡 皮瓣 肌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乳腺良性结节超声引导经微波消融治疗的疗效。方法:2019.6-2020.7,抽取医院收治的90例乳腺良性结节患者展开研究,基于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分别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超声引导经微波消融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治疗有效率97.78%大于对照组82.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小于对照组17.78%(P<0.05)。结论:超声引导经微波消融术可有效治疗乳腺良性结节,改善预后状态,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乳腺良性结节 传统开放性手术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术 手术治疗有效率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围手术期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发生较普遍,可能导致麻醉药物用量增加,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增加。经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TEAS)是经神经电刺激与中医针灸理论结合而成的一种无创、安全的穴位治疗方法,研究证实其对缓解焦虑、术后恶心呕吐及术后疼痛方面有积极影响,但相关参数并无统一定论。文章描述了围手术期焦虑的危害性及其自评量表,TEAS缓解焦虑的临床应用、相关参数选择及相关机制。TEAS对缓解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有积极影响,其治疗参数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最大程度发挥治疗效果。

  • 标签: 围手术期 焦虑 经皮穴位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筋膜蒂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出现血供障碍时改用静脉动脉化瓣修复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3月-2019年5月,在切取第1掌骨背筋膜蒂岛状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时,出现瓣血供障碍30例,将瓣内主干静脉与受区指掌侧固有动脉吻合,改成静脉动脉化瓣进行修复。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8~50岁,瓣切取面积为2.0 cm×1.5 cm~6.2 cm×4.5 cm。术后观察瓣成活情况,远期随访瓣质地、色泽、感觉及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瓣均成活,伤口一期愈合。经3~15个月随访,瓣外形、色泽、质地与拇指皮肤相近,恢复保护性感觉。拇指功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结果优25例,良3例,可2例。结论在切取第1掌骨背筋膜蒂岛状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时,出现瓣血液循环欠佳后,将瓣内携带的1条主干静脉与拇指末节创面的指掌侧固有动脉吻合,瓣能够顺利成活,为手术的成功提供另一道保障。

  • 标签: 静脉动脉化皮瓣 拇指 筋膜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大量心包积液病人的治疗中应用经穿刺心包置管护理的效果。方法:2020年09月-2021年09月,选取我院收治的大量心包积液病人40例研究,均应用经穿刺心包置管进行治疗,根据病人入院先后分成两护理小组,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临床疗效和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所有病人置入导管均一次成功,其中试验组导管留置时间在6-28 d范围内,均值为(16.58±4.39)d,参照组留置时间为7-30 d,均值为(18.97±4.96)d,试验组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所有患者置管成功后,试验组完全缓解例数为18例,其余2例部分缓解,而参照组有15例完全缓解,治疗效果试验组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大量心包积液 经皮穿刺心包置管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经肾碎石术针对高危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所选择的案例为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所接诊的100例高危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且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别分为了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的数量为50例。通过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手术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经肾碎石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实际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结石的清除率为80%,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6%,并且其手术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 标签: 经皮肾碎石术 高危肾结石患者 治疗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双盲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n=35)和对比组(n=35),对比组患者实施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经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比对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比组,而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比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显著,可给予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脊柱骨折 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芬太尼透贴剂治疗晚期癌痛的临床成效观察。 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癌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盐酸吗啡片滴定干预,观察组采用芬太尼透贴剂干预,对比两组癌症患者的疼痛评分及抑郁评分,观察芬太尼透贴剂对晚期癌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RS评分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晚期癌痛 芬太尼透皮贴剂 盐酸吗啡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在开展经肾镜碎石取石术的过程中,倘若患者得不到良好的护理,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的最终效果,降低其的成功率,并且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由此可见,在手术期中进行良好的护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意义。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相关的护理措施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就我国目前经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护理进展进行深入且全面的分析,为相关医护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参考以及理论基础。

  • 标签: 经皮肾镜 碎石取石术 围手术期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经肾穿刺输尿管镜用来治疗上尿道结石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对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随机选择在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期间来我院泌尿外科使用经肾穿刺输尿管镜进行治疗的上尿道结石患者50名,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中25名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分为常规组,将剩下的25名采用特殊护理方式的患者分为实验组,探讨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过特殊护理的实验组的三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两组间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经肾穿刺输尿管镜用于治疗上尿道结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 上尿道结石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简单瓣修复术在手外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月,以50名手外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简单瓣修复术治疗,以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情况作为评价标准,对简单瓣修复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名患者治疗显效33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8.00%(49/50);治疗后,患者的手功能总优良率由74.00%上升至92.00%,(p<0.05)。结论:借助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手部皮肤的恢复,加快缺损软组织的愈合,有效修复患者的组织功能,恢复手部原有基本功能与外观,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简单皮瓣修复术 手外伤 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皮肤病多缠绵难愈,外用药多治标不治本,从整体出发,着眼于五脏气血,辨证施治,运用乌蛇荣汤随证加减,屡获疗效。

  • 标签: 乌蛇荣皮汤 慢性湿疹 荨麻疹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手外伤带蒂岛状瓣术后应用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内接收的手外伤患者中随机抽选25例,入选患者均进行手外伤带蒂岛状瓣手术,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13例接受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12例接受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以及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与镇痛药物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